首页 > 分享 > “虹鳟‘水科1号’‘全雌1号’新品种培育及产业化”成果达到国际先进水平

“虹鳟‘水科1号’‘全雌1号’新品种培育及产业化”成果达到国际先进水平

近日,黑龙江省水产学会组织专家对黑龙江水产研究所等单位完成的“虹鳟‘水科1号’‘全雌1号’新品种培育及产业化”进行成果评价。评价专家组由黑龙江省农业科学院研究员刘娣、中国海洋大学教授李琪、浙江省农业科学院水生生物研究所研究员楼宝、中国农业科学院哈尔滨兽医研究所研究员夏长友、东北农业大学教授杨雨虹组成。评价会由黑龙江省水产学会理事长张笑飞主持。

虹鳟作为我国冷水性鱼类养殖的当家品种,我国自主品种匮乏,种源长期以来受到国外限制,国产苗种供给无法满足内需,成为虹鳟产业面临的最大困境。黑龙江水产研究所经过三代科学家的不懈努力,联合国内多家单位,系统开展了虹鳟种质资源收集评价、育种技术研发、新品种培育、养殖模式构建等研究,取得了显著成效。

该成果一是在黑龙江省建立了亚洲规模最大、遗传多样性最丰富的虹鳟活体种质资源库,已获批国家淡水水产种质资源库—黑龙江流域分库。收集并保育了来自世界5个虹鳟地理种群共8万尾;开展了重要经济性状遗传机制研究,挖掘出7个与生长、育性和耐高温相关的分子标记;创制了耐高温新种质1个,淡水耐受温度最高达到26.5℃,海水度夏成活率达到88%。二是首次在国内建立了基于BLUP模型的虹鳟家系选育技术体系。发明了全雌三倍体核心制种技术,三倍体率达99.7%、雌性化率达100%;优化了苗种标准化繁育技术,实现了种源自主可控。三是培育出虹鳟“水科1号”和“全雌1号”国审新品种,填补我国虹鳟品种空白,其中“水科1号”入选2024中国农业农村重大新产品。与未选育的虹鳟生长速度相比,“水科1号”提高21.9%、“全雌1号”提高21.3%。四是在黑龙江省建成了国内最大虹鳟种源基地—省级鲑鳟良种场,并在黑龙江、新疆、四川、云南、青海、甘肃、山东等7个省份建立了7个扩繁基地和11个示范养殖基地。创建了高原流水池塘、高原库湾智能化网箱、陆-海-岛和陆基-近岸-远海等养殖模式。两个新品种全国市场占有率达30%,主产区覆盖率达80%,实现了虹鳟新品种由黑龙江辐射到全国主产区,扭转了种源长期受国外垄断的局面。

评价专家组一致认为该成果技术先进,经成果转化推动了产业化,经济效益、社会效益和生态效益显著,整体达到国际先进水平,其中全雌三倍体规模化制种技术、耐高温新种质创制达到国际领先水平。

相关知识

我国转基因生物产业化亟待突破
上海植物园在夏花型鸢尾新品种培育及产业化关键技术上获得重要进展
我校选育出扇贝新品种“橙黄1号”
鲁烟白猪新品种培育研究
“广州1号”、超级凤仙亮相
揭秘全球唯一春天开花的枇杷栽培品种:春花1号的诞生用了20年
揭秘梨优新品种苏翠1号的栽培技术要点
【花多多1号】
浙江农业新品种选育重大专项方案
向日葵品种介绍辽葵杂1号

网址: “虹鳟‘水科1号’‘全雌1号’新品种培育及产业化”成果达到国际先进水平 https://m.huajiangbk.com/newsview425485.html

所属分类:花卉
上一篇: 如何进行水果品种的繁育实验?
下一篇: 无土栽培花草种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