励阿姨向志愿者们传授绒线花的编结技艺。
□ 中国妇女报全媒体记者 丁秀伟
本次北京冬奥会,各国运动员的颁奖花束一改传统的鲜花,采用以非物质文化遗产——海派绒线编结技艺钩编而成的绒线花——“绒耀之花”。绒线花花束因其永不凋谢、低碳环保等特性,成为秉承“绿色、共享、开放、廉洁”办赛理念的北京冬奥会的生动写照。
“因为是冬奥会,所以鲜花要保鲜防冻代价太大,而且效果不好,这样一来不单解决了一个难题,还多了一个人见人爱的艺术品,太绝了。”有网友这样评价。
励美丽是“海派绒线编结技艺”上海市级传承人,从事绒线编结20多年,是这次花束编结项目的负责人之一。
励阿姨介绍说,编结是人类最古老的手工技艺之一,古今中外、世界各地都有各种各样编结技艺存在于人们生活中。100多年前,绒线编结技艺主要从欧洲进入中国沿海城市,中国的手工艺人将东方传统结绳技法与绒线编结技艺相结合,大大丰富了绒线编结的针法、花样、载体和应用场合,形成海派绒线编结技艺,绒线花艺就是其中之一。
“北京冬奥会是全球的体育盛事,我们采用融合中西技法的海派绒线编结技艺呈现颁奖花束,代表着我们对来自五大洲的运动员的热烈欢迎和祝贺,也代表着我们对人类美好未来的期盼与祝愿。此外绒线花束一方面不像鲜切花束需要从南方种植基地调运鲜花,大大降低了运输和管理的费用;另一方面也方便运动员携带回国、长久保存,既减碳降碳、节俭办奥又充满人性化安排。”北京冬奥组委表示。
在奖台上颁发具有象征意义的植物是奥林匹克运动的悠久传统。最初奥林匹克的最高奖品是橄榄枝桂冠,象征着胜利,带给运动员无限的荣光。后来演变成手捧花束等。历届颁奖花束虽然花材各异,但都兼顾体现奥林匹克精神和主办国、主办城市的文化特色。
记者了解到,本次北京冬奥会颁奖花束的花材共有七类,包括:象征友谊的玫瑰,象征坚韧的月季,象征幸福的铃兰、象征团结的绣球、象征胜利的月桂、象征收获的桂花、象征和平的橄榄。北京冬残奥会颁奖花束在此基础上多了一种——波斯菊,象征自由和永远快乐。这些花材的选用大有讲究,例如月季,它是2008年北京奥运会颁奖花束的主角,月季起源于中国、盛行于世界,是中国十大名花之一,也是北京市的市花,选择月季是与北京奥运会花束相呼应,展现了“双奥之城”的文化传承,而选用橄榄则寓意向奥林匹克传统致敬。
花材经过造型和捆扎成为高34厘米,胸径24厘米的花束,体积上恰到好处,力求精致又不失表现力。花束手柄的蝴蝶结丝带上印有“BEIJING2022”字样,花束整体清新、自然,与北京冬奥会主色调一脉相承,突显出鲜明的冰雪运动特色。
北京冬奥会和冬残奥会颁奖将共用花束1251束,累计花材共16731支。每束花材上有叶有花,均为纯手工制作。为了完成这项光荣又艰巨的任务,也为了创造条件让更多人参与北京冬奥会,来自北京、上海、天津、江苏、浙江等省市七地的编结社团共同参与,其中北京冬残奥会的花束主要由中国残疾人福利基金会负责完成。
为了确保花束最终统一一致,也为了提高制作的效率,每家编结社团仅负责制作1~2种花材。励美丽说,这个化整为零的方案非常科学,但比自己制作更费心力。首先她要为各地编织社设计花材的编结图纸;其次,教授并统一大家的工艺和技法,因为受疫情影响,她不能到各地的现场培训,只能通过录制视频和线上授课的形式进行,并通过电话、视频等方式实时解决各地碰到的各种问题;最后,各地负责的花材汇总到上海后,她要一支一支检查质量,再根据样稿扎成花束,确保虽然是手工制品,但尽可能保持一模一样。“尽管绒线花束没有鲜花那样娇嫩,但为了避免花束在运输中相互碰撞、挤压造成变形,他们反复和快递公司商讨运输方案,确保花束以最佳的姿态亮相颁奖台。”她说。
经过3个月的设计、讨论、修改设计稿,到5个月的培训、编结和包装,历经春夏秋冬四季的绒线花花束盛开在冬奥会上并将美好的情感定格成永恒的记忆。
相关知识
永不凋谢的“绒耀之花” 冬残奥会颁奖花束出自她们的巧手
北京2022年冬奥会“绒耀之花”诞生记
融入非遗!这届北京冬奥的颁奖花束大有来头
北京冬奥会“绒耀之花”出自上海!恒源祥编结师励美丽:让花束以最佳姿态亮相颁奖台
“永不凋谢”的北京冬奥会颁奖花束,出自这个黄浦奶奶之手
永不凋谢的奥运之花,北京冬奥会颁奖花束来自上海非遗!
文化产业评论:融入非遗!这届北京冬奥的颁奖花束大有来头
北京冬奥颁奖花束“绒线花”火了,网友们已经在求教程的路上
恒源祥冬奥会颁奖花束,让胜利永不凋谢
永不凋谢的荣耀之花,北京冬残奥会颁奖花束出自他们之手!
网址: 北京冬奥会颁奖花束一改传统的鲜花 永不凋谢的冬奥“绒耀之花”是如何编结的? https://m.huajiangbk.com/newsview426364.html
上一篇: 中等职业教育国家奖学金获奖学生代 |
下一篇: 守望四季静待满园花开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