图:pinterest
当鲜切花失了水分,最终走向凋亡的那一刻,你是怎么处理它们的呢?
做成干花是个不错的选择。相较于切花,它们能保存更久。虽然颜色不再鲜亮,却以另一种形态陪伴我们。
花艺师们也很喜欢用干花来创作,在他们手中,那些已经死去的花朵仿佛重焕新生,千变万化,演绎出万千姿态。
Vol.2336
x
装置花艺
今晚19:00,牛排专场直播来啦!!!
这次二家来到了直供西餐厅的
高品质原切牛排品牌——牛排保鲜局!
除此他家的名片产品原切牛排,
还安排了暖胃的牛腩、
羊排以及火锅三件套(毛肚、黑/白千层)
几乎是你在外面餐厅吃到的1折左右就能拿下!!
另外,直播间也少不了福袋、秒杀送送送!
最重磅的是!这次直播间我们还会抽一个锦鲤全场免单!!
大家赶紧动动手指预约,说不定中奖的幸运儿就是你!
二家直播福利群也欢迎宝宝们加入!
喜欢花艺的你,想必对「花艺装置」有所耳闻吧?
小到一个桌面,大到数千平方米的空间,艺术家们用花艺手法去诠释一个可以具象表达的艺术形态,或者思想理念。
图;pinterest
观者步入其中,自由地解读眼前的景象,或许早已超脱出艺术家的本意,但这种思想的启蒙和流动令人着迷。花艺作品带来的力量也长久地浸润着我们。
图;pinterest
今天,四月想和大家介绍一位来自伦敦的装置艺术家—— 瑞贝卡·路易斯·劳,以沉浸式的花朵装置而闻名。她的作品用「一帘幽梦」来形容再合适不过。
现下正在美国火奴鲁鲁艺术博物馆(位于夏威夷州)举办的「唤醒」展,为期一年,从今年9月17号开始到明年9月10号结束。
瑞贝卡非常注重材料的环保和可持续性,「唤醒」使用的植物材料都是可回收的,也用了一些夏威夷当地的花卉标本,以及在当地社区团体的帮助下收集和串起来的其他材料。
这个装置反映了夏威夷独特的生态系统和景观,启发观众反思当今世界自然的美丽和脆弱。
观众进入场地,会先穿过一个漆黑沉重的空间,再慢慢进入光明。瑞贝卡希望通过这样的物理装置,唤醒观者的内在意识觉醒。
在创作的过程当中,瑞贝卡一直受到当地花卉、风土人情的启发。她在美丽的海滩上发现了一些不合时宜的海洋垃圾,并把它们纳入到自己的花艺装置中。
这并不美观,但世界需要关注浪费造成的破坏,这件艺术品是对觉醒的呼唤。
瑞贝卡于1980年出生于英国剑桥,毕业于英国纽卡斯尔大学。
她的家族连续六代都是艺术家和园艺师,成长在这样的家庭氛围中,她很小就受到父母的熏陶接触和观察自然。
瑞贝卡装饰过的空间包括英国各大博物馆,纽约时代广场等。同时她还为Hermes, Cartier, Gucci等品牌提供设计。她几乎每年在世界各地都有装置展,作品受到很多人的喜欢。
2021年5月在英国康普顿弗尼美术馆和公园的展览 「四季」。
英国是一个四季分明的国家,瑞贝卡很幸运生活在这样的环境中,能够感受不同时令的美好。
该装置蜿蜒曲折地环绕着画廊,带领参观者踏上一年四季的体验之旅:从春天开始,然后几乎绕一圈穿过夏季、秋季和冬季。这场展览是对时间流逝的反思和行动的号召。
装置使用约250,000 朵鲜花,它们被精心保存并作为艺术材料重生。有些花的历史可以追溯到 2004 年,它们的美丽和色彩在成为干花后再次展现给世人,犹如一次新生。
值得一提的是,这场装置是在全球大流行病爆发前就开始委托制作的。近几年发生的事,使得「四季」这个展得到更多重视。
很长一段时间,瑞贝卡都只能待在家中。突然多出了很多时间,她开始在日记本上记录下自然笔记。
许多人也和她一样,在观察家门口植物生长变化的过程中得到治愈和力量。
2021年11月在美国坎默艺术与花园博物馆的展览「旅行」。
当我们还是一个细胞的时候,就一直在这个动荡的世界中移动和改变。我们在大自然中行走,并一次次经历生命的诞生和陨落。每个人的一生都是一场旅行。
这个装置是一次穿越大自然的短途旅行,它具有多种形式和气味,将感官刺激放大到极致。
瑞贝卡希望这个展览能让观者意识到自然的美好,包括我们身边的人,唤起大家对美,对情感的渴求。
2019年9月在美国梅杰花园的展览「子宫」。
我们每个人都是通过母亲的子宫来到这个世界的,然而对于这个器官大家却是知之甚少,甚至是讳莫如深。
瑞贝卡将玻璃雕塑、陶瓷、绘画和干花结合在一起,象征性地将茂密花园的亲密感与子宫的亲密感联系起来。对瑞贝卡而言,花园和子宫都是茧状空间,同时具有保护性和脆弱性。
瑞贝卡说,对于子宫背后的科学,她研究得越多,就越发现这是一个值得终生关注的话题。她想用自己的作品,扩展我们对于子宫的了解。
「我们都是自然的一份 子,但很多时候我们走得太快,来不及思考。而有时候,我们只需要停下来,回到犹在母腹中的状态。在静止中感受自己的存在。」
2018年2月丹麦,一场纪念JL Jensen(专门画花卉的画家)的展览「自然死亡」。
在 JL Jensen 的时代,只有女画家才能画花卉,而且选择了画花卉就无法进入艺术学院。
但JL Jensen还是义无反顾地 投入了进来,他的作品受到很多人的喜欢,尤其是女性。
2017伦敦邱园「死亡中的生命」,灵感来自于瑞贝卡参观邱园植物学家的收藏,这些藏品包括历代手工艺品以及用植物标本做成的日用品。
这些藏品时间跨度极大,比如这些可以追溯至公元前 1700 年的古埃及丧葬花环,它们是瑞贝卡创作这次展览的主要灵感。
「邱园收藏的埃及墓葬花环与金字塔一样古老,甚至比斗兽场还要古老。它们在暴躁的皇帝和复杂的宗教争斗中艰难幸存。」邱园馆长不禁感慨。
与Found Studio合作的电影《阿尔宾之死》,《阿尔宾之死》是一幅描绘死亡的油画。
瑞贝卡的灵感则来自自然主义作家爱弥尔·左拉的小说《有罪的牧师》。左拉通过文字用花来描述人类的情感和身体,这给了瑞贝卡很大的启发。
影片镜头在光明与黑暗间不断切换,一边是向往着光明的油菜花第,一边是枯槁死寂的废弃别墅。
女孩发疯似的采摘鲜花,全然不顾皮肤被玫瑰尖刺划破,又一朵朵精心布置好,然后躺在花园般的床上安静地死去。全无痛苦,却充满凄凉与不安。
女孩相信在花园中死去是幸福的。能和花草度过最后一刻,也许明年她就会化为花园里的玫瑰,挺拔的白桦,再次绽放。
看了这么多瑞贝卡的作品,四月真得很佩服她的想法。她的作品早已超脱于一般意义上的美丑,更多是带着观众感受生命的历程,体悟我们与自然的关系,发人深省。
这几年大环境的动荡,越发让我们领会到生命的珍贵。将自己低到尘土里,看一朵花开,听一场雨落,万般情长,皆为过往。
除标注外,文中图片均来自:
https://www.rebeccalouiselaw.com/installations
花艺来自于生活,又高于生活。
每一朵小花都是独立的个体,
组合在一起却迸发出强大的力量。
你喜欢这样的花艺装置吗?
本文照片仅作素材使用,
不视为与图中人物建立任何商业合作关系,侵删。
如果你喜欢这篇内容,欢迎转发朋友圈
转载请到后台回复【转载】,按要求操作
责任编辑:
相关知识
她用干花为观众编织出一场场梦境,引导我们走向美,走向爱!
鲜花消费走向多元多样
世园为媒 赛事为窗!越来越高水平开放的成都走向世界舞台
走向我们的小康生活丨娄星财政局电商扶贫精准滴灌“幸福花”
深入体验告别走马观花 定制旅游是如何走向大众的?
深入体验告别走马观花 定制旅游是如何走向大众的
从礼物走向生活,鲜花消费“盛放”
知名鲜花电商花加走向破产边缘:官司缠身,成失信被执行人
更多高品质花境植物材料从北京走向全国
拍卖师剖析近年花卉交易情况 预测2019年行情走向
网址: 她用干花为观众编织出一场场梦境,引导我们走向美,走向爱! https://m.huajiangbk.com/newsview42658.html
上一篇: FloralCHIN... |
下一篇: 2025中国花店用品展览会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