食用花卉在我国已有2000多年历史,屈原的“朝饮木兰之坠露兮,夕餐秋菊之落英”诗句就是关于食用菊花的最早记载。唐朝以前,食用花卉还只散见于本草学、食学和文学作品中。到了宋代,一些传类列谱开始出现,如林洪的《山家清供》收录了梅粥、雪露羹等10多种花馔;明代高廉的《遵生八笺芳》中记录了多种可食用花卉,戴羲的《养余月令》载有食用花卉18种;清代曹慈生的《养生随笔》记有梅花粥、菊花粥等,《养小录》中收录了牡丹、兰花、玉兰等20多种鲜花食品的制作方法。这些食用花卉的菜谱还记载了食用花卉的栽培、采撷、加工、烹任等方法,集录了中国古代利用花卉制作食品的成果。 目前,世界各地正在悄然兴起食用花卉的热潮,食用花卉主要是作为食品原料。 南美洲人喜欢吃新鲜的旱金莲花及用金莲花制作的香酯;前苏联和东欧国家的人喜欢用蔷薇花瓣煮果酱;土耳其人用莱莉花和紫罗兰制作甜食;日本和欧美各国则将大波斯菊、雏菊、秋海棠、三色紫罗兰、金盏花、天丝葵、接骨木花、葫芦花、番瓜花、玫瑰花推上餐桌,其中以花卉为主料的色拉、点心等备受欢迎;而在东南亚各国,食用花卉现已走入市场,作为日常配菜之用。 泰国、越南、印度、菲律宾、马来西亚、印尼等国,原有的民族传统混合了殖民者遗留的欧洲贵州特质,形成的独特风情,给这些有着悠久历史的古国增添了神秘的色彩,就连菜肴中也依稀可见。东南亚菜肴最与众不同的应该是所用调料。地处亚热带的东南亚地区,奇花异草繁多,菜肴所用调料别致。咖啡、柠檬叶、香毛草等烹制出的食品,自然与众不同。其口味很接近于我们的潮粤菜。有些国家的菜偏辣,如泰国菜、印度菜,不过这种辣辣中带甜,品尝后让你感觉仿佛已沐浴在热带丛林的暖风中。 由于原料并不昂贵等原因,品尝南东亚风味的花费相对于西餐、日式料理或韩国烧烤要便宜很多。东南亚餐厅多开设在大饭店内,环境舒适,不少还摆放一些热带植物和当地风土民情的照片,有的餐厅服务小姐还身着当地民族服装,在这样的环境中品尝东南亚风味,相信您一定会有身临其境的感觉。 我国部分地区食花之俗盛行,如广东一带喜食用以白菊花做成的五蛇羹,槴子、莲花加肉片爆炒成时令菜莲花肉;在苏州,每年农历2月12日“花朝节”,人们喜食花粥,包括白糖桂花粥、玫瑰赤豆粥等;云南省少数民族众多,食花也相当普遍,可食用花卉有上百种,包括用花煮汤、烧肉,将花与辣酱拌食;1991年,我国台湾省还举办过逛花街、喝花酒、花卉大餐的活动,会上推出有荷花虾片、玉兰花肉片等几十个品种。此外,我国八大菜系中,也不乏食花这一精品,如鲁菜中的桂花九子、莱莉汤;粤菜中的菊花龙风骨大红菊;北京的芙蓉鸡片、桂花干贝;上海的荷花栗子、茉莉鸡脯等。 综上所述,目前食用花卉主要应用的途径有4方面:首先,食用花卉作为食品配料,能赋予食品一定的香气,改善食品风味,提高食品的质量和价值,如荣莉、玫瑰、桂花、丁香等用于糕点、糖果、饮料、调料等各个方面。其次,为食品工业提供香料原料,将芳香的花卉如玫瑰、依兰、香子兰等加工制成精油、浸膏、酊剂及油树脂等的浸出物,产品包括水溶性香料、油脂香料、乳化香料和粉末香料等。第三,作为食品主料,用于开发各类花卉食品,如金银花加水蒸馏,可制成金花露,气味清香,具有良好的清暑解毒作用;牡丹花、玫瑰花配制花酒,芳香怡人;桂花经糖制成桂花酱等。第四,作为烹任配料,经煎、炸、蒸、炒而成为餐桌上的美味佳看,如菊花瓣内含丰富的胡萝卜素、维生素C,是菜看中不可缺少的佐料,也是烧羊肉汤。烧鱼汤的必备之品;而“兰花鸭肝羹”、“茉莉花汤”等也都是色、形、味皆具的佳肴。(记者 不详)
分享到: 0
相关知识
云南少数民族食花文化,你知多少?
温州山区食花文化的民族植物学研究
北京世界花卉大观园“年花丰食大集”开市,持续至正月初六
独特的云南食花文化
大理的食花文化
世界花卉大觀園“年花豐食大集”正月初一開市
“世界花园”云南进入“食花季” 鲜花成美食“顶流”
2022工作室成果分享15|蜜蜂与食花文化
文化中国行丨鲜花入馔 花时花食
中国美食文化大揭秘,以花为食首屈一指,充满诗情画意且源远流长
网址: 世界食花文化 https://m.huajiangbk.com/newsview427281.html
上一篇: “花卉之乡”的顺德陈村花卉世界 |
下一篇: 花卉历史(花卉历史典故)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