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果说相较于人类的近代史,自然的变化就像一部超慢放的电影的话,植物则是电影中可以穿梭于认识和体验之间的研究对象,在自然史、科学史、殖民史与地缘政治之间游走。本期信睿书单试图从不同视角再现植物从本土经验知识转变为自然知识的过程,反思植物与社会、政治与自然科学发展的关系。
01
知识帝国
[美] 范发迪
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 2018
本书用丰富的历史细节还原了一场博物学视角的文化遭遇——清末一口通商的广州、花棣苗圃间野餐的洋人、在甲板上被啃食的植物以及博物学家们的多重身份。作者范发迪是美国科学史学会主席、纽约州立大学宾汉姆顿分校科学史教授,他以此书从博物学的视角剖析了中国近代知识转型的前奏。(戴西云)
02
潮汐图
林棹
上海文艺出版社 2022
这是一位苏格兰博物学者在广州的芦竹林遭遇一只巨蛙的故事。作者以一只雌性巨蛙的视角铺陈出鸦片战争前夕江河重洋的岭南和暗潮涌动的历史深处。结合《知识帝国》一起看,会发现“我是虚构之物”被作者不着痕迹地嵌套在真实的历史地层之中。作者用语言搭建出如密林般盘根错节的结构,令人着迷。(戴西云)
03
果园小史
[ 德 ] 贝恩德·布鲁内尔
译林出版社 2023
本书从意大利柑橘园的缘起出发,概述了柑橘类水果在东西文化中的驯化要点,包括南宋《橘录》中提及的栽培防害、采摘贮藏和制造加工知识,抑或16世纪中欧豪门望族的柑橘种植狂热。作者以舒缓的散文笔触配合生动的图像,描绘了人类在社会发展的历程中如何按照自身的欲望塑造自然的图景。(植南门市部)
04
草木花实敷
张钫
广西科学技术出版社 2021
作者从植物知识、绘画艺术和刻板技术三个维度揭示出明代植物图像多元化和碎片化的特征。明代士人的植物知识和画者的绘画知识相互独立,使得明代植物图像对植物知识本身的积累影响甚微。与此同时,西方植物图像逐渐同植物知识与绘画技术有机结合,形成植物科学画,成为促进近代植物学发展的有力手段。(张学渝)
05
植物学前史
[ 英 ] 艾格尼斯·阿尔伯
四川人民出版社 2024
近代植物学起源于欧洲,在成为一门科学之前,欧洲的植物学经历了一段漫长的探索时期。中国的传统植物知识以“本草”为重要代表和载体,欧洲则是以“草药志”的形式呈现。本书以丰富的素材为线索,梳理了欧洲草药志的起源与演变,使读者对植物学由传统知识转向升华为科学的脉络与历程有直观了解。(胡正刚)
06
嘉卉
张寿洲 等
江苏凤凰科学技术出版社 2020
这是一本做植物科学画研究必备的工具书。多位专家学者参与编著,系统梳理了中国植物科学画的百年发展历程,图文并茂,包含680余幅植物科学画精品、480余幅珍贵文献图片。读者可以通过该书了解中国植物科学画的整体面貌,欣赏画作之美,也可以将其作为工具书进行查阅使用。(陈玉莲)
07
棋王·树王·孩子王
阿城
江苏凤凰文艺出版社 2016
《树王》讲述了一位“人间树王”、贵州山民“肖疙瘩”因心爱的“森林树王”被当局命令砍伐也轰然倒下的故事。极辣的太阳下,搅和着乡土气息的对白,那棵“没用”的树王,那片“不会痛”的“野树”,在烧山的轰鸣声中消失殆尽,只留下鸟的哭声。田壮壮导演的电影《鸟鸣嘤嘤》也改编于此。(植南门市部)
08
行走的柠檬
[ 英 ] 海伦娜·阿特利
商务印书馆 2021
作者从长期的世界花园文化史出发,以柑橘类水果为切入点,呈现了过去1000年间,特别是近300年来西西里岛和意大利半岛上的柑橘兴衰。作者以旅行游记的轻松笔法,将柑橘类水果的各种趣闻逸事、烹调食谱、药物疗法和风俗习惯一一道来,其中也不乏柑橘水果所牵涉的黑暗政治和血泪过往。(植南门市部)
相关知识
书单 | 对抗焦虑,从阳台种花种菜开始......
历代花木经典书单:从花谱、竹谱中窥见古代文人的自然雅趣
书单|植物的记忆与藏书乐及其他
永睿鲜花礼品店
#科普书单#如何成为一个合格的植物爱好者
我插花养你?先读了这些书再说丨100本花艺必读书单
小问答 | 植物系书单推荐又双叒来了~
书单|花卉篇
#读书##书单# ...
至美书单丨感受种植,自然之诗
网址: 信睿书单|植物:从本土经验到自然知识 https://m.huajiangbk.com/newsview427417.html
上一篇: 尚义四台遗址:最早定居村落里的文 |
下一篇: 小蜂观察:福建省漳平市永福镇花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