面对不同环境压力,植物进化出一套复杂精细的调控机制来响应外界的刺激,以此来实现生存效率的最大化。例如,当植物遭遇病原侵害时,往往会以牺牲正常生长发育为代价,转移更多的资源用于激活防御系统来抵抗病菌入侵。然而,未加限制的防御启动会浪费了自身有限的资源,不利于植物的生长发育。目前,虽然对植物如何识别并响应病原菌进行了广泛的报道,但较少关注植物抗病的精细调控。因为所有的防御都是为了植物自身更好的生存,过度免疫必定影响植物正常生长,这就为我们带来一个思考:植物如何识别病原菌入侵是短期的偶然事件,还是持续的侵害,并作出正确的应对,其内在调控机制迄今尚未十分清楚。
近日,中国科学院华南植物园侯兴亮研究组在The Plant Cell 在线发表了题为EDS1-Interacting J Protein 1 (EIJ1) Is an Essential Negative Regulator of Plant Innate Immunity in Arabidopsis的研究论文,揭示了植物调节抗病响应的新机制。
EDS1是植物免疫响应的重要调控因子,参与植物抗病的basal抗性以及R蛋白介导的ETI过程。EDS1在细胞内具有质核分布的特点,面临病原菌入侵时,细胞核中EDS1的积累是后续抗病信号放大的重要条件,但其核质穿梭过程如何调控并不清楚。
图1. EIJ1负调控植物抗病响应的分子模型
这些发现揭示了EIJ1是植物应对病原体入侵早期反应中的重要负调控因子。有意思的是, 病菌分泌的AvrRPS4效应子可提早降解EIJ1蛋白,使植物在病菌侵害早期就启动ETI免疫响应,增强抗病性。这也导致eij1突变体与野生型对Pst DC3000 (AvrRPS4)具有相似的抗性,表明EIJ1并不控制ETI响应。
值得一提的是,EIJ1功能缺失并不影响植物的生长发育,其突变体与野生型未有可见的表型差异。而EIJ1基因广泛地存在单双子叶植物基因组中,这为作物抗病品种的培育提供了一个潜在的有利分子靶点。相关知识
华南植物园研究揭示植物抗病响应的新机制
华南植物园揭示植物协调生长
蔬菜花卉所病害课题组揭示抗病基因通过调控根际微生物组抑制病原微生物的新机制
我校学者揭示菊花响应低温胁迫的新机制
华南植物园揭示养分平衡调控土壤激发效应的微生物机制
我校林木分子育种团队揭示林木免疫反应调控新机制
我国科学家揭示植物开花时间的分子调控新机制
揭示抑制植物免疫新机制,探索通过遗传改良作物抗病反应的潜力
华南植物园揭示亚热带南岭地区群落开花物候对气候变化的响应
中国科学技术大学赵忠课题组揭示生长素调控植物干细胞稳态的新机制
网址: 华南植物园揭示植物抗病响应的调控新机制 https://m.huajiangbk.com/newsview429519.html
上一篇: 某自花传粉植物其高茎和矮茎分别受 |
下一篇: 关于生物农药,你都知道点啥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