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花葶”“花梃”还是“花莛”?
杨新安
“花葶”出自《咬文嚼字》2017年第8期第37页《〈楚辞〉中没有水仙》一文。原文为:“(水仙花)冬季抽花葶,花苞开后出花数朵,伞状花序,花被白色,中心黄色,有芳香。”
“花葶”此前我没见过,查手头《现汉》《辞海》《辞源》《康熙字典》等多种辞书,都没有。于是拆开查“葶”,则只见于“葶苈”;再查“苈”,也同样,只见于“葶苈”。原来“葶苈”是个联绵词,跟“仿佛”“逍遥”“蜈蚣”等词一样,各字都不可独立出来用于其他词里。由此来看,“花葶”写法肯定不靠谱儿。
那么这个tinɡ字,该如何写好呢?再查各种辞书,表示“枝茎”义的有“梃”(第三声)和“莛”(第二声)。“梃”和“莛”都是形声字:声符同为“廷”;形旁“木”和“艹”虽然不同,但都跟“植物”有关。比较有趣。其中还正好有“花梃”用例,见于《现规》。
但我觉得还是“花莛”更顺眼,因为都是“艹”部嘛。由此还想到部首一致的常见水果“草莓”和“杨梅”。诚然一些词早已约定俗成,也有“木”和“艹”搭配的,如属于半灌木的“树莓”(见《辞海》)。此外,我更看好“花莛”的理由是,“花梃”是方言(见《现汉》)或口语(见《现规》)词汇,而“花莛”是流行更广的普通话词汇。再者,“艹”部的“莛”是单音字,易读易记;而“木”部的“梃”是多音字,另有读第四声的,易读混而致错。
最后再比较一下“葶”和“梃”“莛”三字的声符“亭”和“廷”,也比较有趣。“亭”和“廷”都有“高挺”义。而水仙花的花茎或曰花梗,正是“高挺”的。
搜索“北大语料库”,则是错误的“花葶”最多,计3条。而较合理的“花莛”或“花梃”,却都不存在。
这种反常的情况不是孤立的。他如,也是在“北大语料库”里,错误的成语“犄角之势”,有22条之多,而正确的“掎角之势”同样1条也不存在。
相关知识
花蔺
大花蕙兰开花在即,花葶矮小不用急,3步操作就能长成大高个
春剑--常见兰花种类鉴别及介绍(花友兰谱)
大花蕙兰的花期管理
虎头兰--常见兰花种类鉴别及介绍(花友兰谱)
送春兰--常见兰花种类鉴别及介绍(花友兰谱)
水仙雕刻艺术
花材高光时刻|团状花材的花艺应用1️⃣。干货来咯!今天给大家
1种花,花朵好看,花香迷人可做香精油,你知道怎么养吗?
莲瓣兰--常见兰花种类鉴别及介绍(花友兰谱)
网址: (1)“花葶”“花梃”还是“花莛”? https://m.huajiangbk.com/newsview430495.html
上一篇: 玻璃翠图片 |
下一篇: 公园里常见的植物花卉有哪些?图片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