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为研究广州市水稻作物生态系统对大气CO2的交换是碳源还是碳汇,依据广州市水稻作物系统的相关资料和实地观测数据,通过试验分析,并建立水稻作物系统固碳估算模型,估算了2005年广州市水稻作物生态系统的CO2吸收量和排放量。结果表明:2005年广州市水稻作物生态系统净生产力吸收CO2量为1 621 649 t/年,固定CO2能力为19.98 t/(hm2.年),其土壤CO2排放量(含CH4中的排C量)为1 168 625 t/年,单位面积CO2排放量为14.40 t/(hm2.年),吸收大于排放,系统净吸收CO2总量为453024 t/年。表明广州市水稻作物生态系统具有碳汇功能,其值为5.58 t/(hm2.年),是一个弱的碳汇。
相关知识
植物功能性状与湿地生态系统土壤碳汇功能
中国生态系统碳汇功能提升的技术途径:基于自然解决方案
【中国科学报】固碳新技术支撑有机水稻额外碳汇“第一拍”
基于森林碳汇的生态系统服务市场化分析
生态系统恢复的碳汇效应
碳汇及森林的碳汇功能
农业碳汇及低碳农业技术运用对策
中国陆地生态系统碳汇功能及其在“碳中和”目标中的作用—新闻—科学网
中国农业系统碳汇功能
《生态系统碳汇能力巩固提升实施方案》发布
网址: 广州市水稻作物生态系统碳汇功能 https://m.huajiangbk.com/newsview430834.html
上一篇: 一村民花2万元买碳汇的背后 |
下一篇: 青藏高原高寒生态系统是重要“碳汇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