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分享 > 城市环境研究所在土壤病毒调控微塑料碳循环方面取得进展

城市环境研究所在土壤病毒调控微塑料碳循环方面取得进展

微塑料污染正在深刻的影响碳的生物地球化学循环。微塑料作为富碳的高聚物,自身便可能成为土壤碳储存的一部分。更重要的是,微塑料可为土壤微生物提供额外碳源,显著影响与有机碳分解代谢相关的微生物过程,进而影响土壤碳储存与碳排放。然而,目前对于这一过程的微生物机制仍然知之甚少。

病毒是地球上最丰富的微生物实体,在土壤与海洋碳循环中发挥重要作用。病毒可通过裂解加速土壤碳的周转,或通过编码辅助代谢基因影响宿主碳代谢。将病毒纳入微生物碳代谢模型将有助于更好理解这一重要的地球化学循环过程。

基于此,中国科学院城市环境研究所朱永官院士团队区域土壤环境与生物污染研究组利用微塑料污染长期野外控制实验,结合多组学、土壤化学多样性和微生物碳利用效率分析,研究微塑料污染下碳循环变化的微生物机制。结果表明,不可降解塑料处理中,病毒裂解的增加缓解了碳可利用性限制,但裂解物的引入有利于微生物的复杂碳水化合物代谢,更多的碳用于代谢中的能量投资而降低了土壤微生物固碳潜力。相反,可生物降解微塑料处理中,病毒通过辅助代谢增强了主要富营养细菌的碳利用能力,从而显著提高土壤微生物固碳潜力。这些结果也在相应的土壤塑料际中得到证实,强调了病毒调节微塑料污染下土壤储存环中的作用。

    研究成果以Soil viral-host interactions regulate microplastic-dependent carbon storage为题,发表于著名综合性期刊PNAS上。朱冬研究员和朱永官院士为共同通讯作者,博士后王璐为第一作者,中国科学院城市环境研究所为第一单位。该项目得到了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委员会、中国科学院青年创新促进会、宁波顶尖人才计划与宁波甬江人才工程项目等资助。

   论文链接

可生物降解和不可降解微塑料对微生物碳循环总体影响的概念性描述

相关知识

昆明植物所在农林土壤中微塑料的碳激发效应研究中取得新进展
烟草所在dsRNA纳米核酸药物防治茄科病毒病方面取得进展
城市环境研究所在单细胞技术揭示土壤中活性解磷菌获进展
昆明植物所在土壤重金属污染植物修复技术方面取得进展
水保学院研究团队在樟子松人工林对干旱响应方面取得进展
微生物所在人工固碳循环研究中取得进展
在城市绿地与微地形配合调节局地小气候方面取得进展
生态所低碳团队在生物炭促进农田土壤减排固碳方面取得系列进展
城市环境所城市绿地与微地形配合调节局地小气候研究取得进展
城市环境研究所在城市绿地与微地形配合调节局地小气候方面取得进展

网址: 城市环境研究所在土壤病毒调控微塑料碳循环方面取得进展 https://m.huajiangbk.com/newsview431078.html

所属分类:花卉
上一篇: 李国栋
下一篇: 【51538004】城市形态与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