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分享 > 棉花专用配方缓控释肥技术

棉花专用配方缓控释肥技术

 

电台片头+传授知识、智慧农民,倡导文明、和谐农村,这里是中央人民广播电台中国乡村之声《乡村大讲堂》。

1、主持人:听众朋友、农民朋友们,晚上好!我是节目主持人关常。欢迎您收听晚间的《乡村大讲堂》节目。

【片花】棉花生育期长、需肥量大、常规施肥次数多、追肥操作不便,由于很多农民盲目施肥,造成了肥料利用率低、成本逐渐升高、效益逐渐降低并造成面源污染等问题,不符合现代农业的需求。由安徽省农科院棉花所等研制成功的“棉花专用配方缓控释肥技术”成为棉花高产超高产轻简栽培的支撑技术。

从刚才的片花中听到,今天我们的话题是同棉花配方施肥有关。很高兴我们邀请到江苏农林职业技术学院杨宝林教授做客嘉宾,为大家介绍棉花专用配方缓控释肥技术。杨教授已经来到我们的演播室,欢迎杨老师!

专家:主持人好!听众朋友、农民朋友,大家好!

2、主持人:杨老师,棉花专用配方缓控释肥技术听起来比较专业和陌生,您能简要介绍这项施肥技术的概况吗?

专家:棉花专用配方缓控释肥技术由安徽省农业科学院棉花所、安徽省司尔特肥业股份有限公司等单位,在农业部公益性行业科研专项和安徽省科技攻关等项目资助下,成功研制出“棉花专用配方缓控释肥”。该产品应用自主创新的“配方造粒+尿液母剂涂膜+防结缓控释剂包裹”工艺和专用配方生产。配方根据“棉花品种类型+土壤特性+生态条件+种植制度+缓控释肥释放性能”模式制定,含氮、磷、钾、硼、锌等棉花必需的元素,养分全面,配比合理,可实现肥料养分释放速率与棉花生长所需基本同步,只需做基肥一次性施入即可满足棉花全生育期需要,施肥次数减少,解决了棉花生长关键时期(花铃期)因天气干旱或雨涝难以追肥等问题,提高了肥效,减少了肥料的污染,是一种节本、省工、安全、高效、环境友好型肥料,符合肥料的发展方向,满足农民轻简栽培管理的需求,已成为棉花高产超高产轻简栽培的支撑技术。

3、主持人:在介绍这项施肥技术之前,是否能简要介绍一下棉花一生中有怎样的吸肥特性?以便棉农朋友理解运用这项科学施肥的新方法。

专家:棉花一生中需要大量元素和微量元素肥料,属于全营养型作物。科学施肥有利于提高棉花产量,改善品质,降低生产成本,减少污染。为了获得棉花高产优质,必须在了解棉花需肥规律、不同类型棉花品种特征特性以及种植方式的基础上,进行科学合理施肥。棉花从出苗到吐絮,每个生育阶段都有不同的生长中心。由于不同生育时期的生长中心不同,棉株的营养代谢特点也不同,现从4个时期进行简述。

4、主持人:您能分别介绍一下,每一个时期的需肥特点。

专家:好!

(1)出苗至现蕾的苗期吸收的养分较少,但养分对培育壮苗有重要作用。一些元素,如钾和铜,有利于增强幼苗抗病能力,提高棉苗活力。三叶期缺磷,后期也难以弥补,称为营养临界期。苗期对氮反应也很敏感,进入自养后的胚根就开始吸收环境中的氮。如果苗期供氮不足对纤维品质也将产生不利影响。

(2)现蕾到开花盛期的蕾期气温升高,雨量适宜,土壤微生物活动旺盛,养分释放快,加上根系入土逐步加深,棉花吸收养分增加。此期由于叶面积逐渐增长,碳的代谢达到最高峰,这时氮素如供应过多,碳水化合物会过多地用于合成含氮化合物,促进营养器官过度增长,常会引起棉株徒长,增加蕾铃脱落。因此,棉花施肥要与化学调控相结合。

(3)开花盛期到吐絮的花铃期养分吸收达到一生中的高峰。由于养分吸收强度、养分元素之间的比例关系、养分吸收持续时间长短及其峰值高低与产量的关系十分密切,故这一时期是营养效率最高的时期。为了满足棉花营养生长和生殖生长的养分需要,棉花生产十分强调重施花铃肥。

(4)吐絮到收花结束的吐絮期养分吸收能力下降,吸收强度减弱,若养分吸收下降过快,时间过早,棉花易早衰。为了防止早衰,生产上在重施花铃肥的基础上提倡喷施叶面肥料。

5、主持人:我国传统棉田施肥技术及存在问题主要有哪些?

专家:目前,我国棉田灌溉、施肥大多处于经验阶段,肥水利用率仅30~40%,配方施肥面积仅占20%左右。棉花常规化肥及其施用方法主要存在肥料用量过大、施用方法不妥、肥料利用率低、环境污染严重、土壤性能下降、施肥工序复杂等问题,主要包括以下几个方面:

第一是肥料利用率低。常规化肥对施肥技术的依赖性强,在没有很好的施肥措施下,施用后快速释放到土壤中,导致较大量的损失。目前我国化肥的当季利用率低,氮约为30~35%,磷为10~20%,钾为30~50%,比世界平均水平低十几个百分点。

第二是对环境的影响。由于常规化肥的养分利用率低,损失的化肥还不同程度地造成环境的污染。如N、P素的淋洗导致地表水富营养化及地下水的硝酸盐超标,这些污染又影响农产品,最后通过食物和饮用水而危害人们的健康。甲烷、氧化亚氮等气体的排放,导致地球温室气体效应。由于化肥利用率低,超量化肥的使用还导致土壤团粒结构的破坏,使土壤物理性状变坏。

第三是棉花常规施肥名目繁多。有基肥、送嫁肥、苗肥、蕾肥(平衡肥)、当家肥、花铃肥、盖顶肥等,是一项复杂的操作工序,次数多,花工多,肥效低,尤其是后期追肥难度更大,影响了棉花综合效益的提高。

另外,我国农民的教育水平低,农户土地面积小而分散,农化服务体系难以建立和到位,配方施肥和其它技术措施很难为农民提供方便的服务。还有,许多地区农民已不愿意在追肥等农艺操作上花费太多的时间和精力。

6、主持人:欢迎回来,听众朋友您现在收听到的是《乡村大讲堂》节目。今天我们为您介绍“棉花生产全程质量控制技术”。为我们作介绍的专家是江苏农林职业技术学院杨宝林教授。刚才杨老师给我们介绍了专用配方缓控释肥技术概括、棉花生育期四个阶段的需肥特点及目前施肥技术中存在的问题。接下来我们继续听杨老师介绍。

杨老师,为什么棉花专用配方缓控释肥技术已成为棉花高产超高产轻简栽培的支撑技术?棉花专用配方缓控释肥技术有什么优点?

专家:首先,使用了缓控释肥技术,实现了肥料养分释放速率同棉花生长所需同步。其次,节本省工、环境友好。施用缓控释肥后,在维持同等产量情况下,单位面积施肥量减少15%以上,节省施肥用工50%,节省施肥成本20%以上。再次,变革和大大简化了棉花施肥技术。做移栽肥一次性施入即可满足棉花整个生育期的需要,施肥次数由3~5减为1~2次,而且与等养分普通复合肥相比,它的肥料利用率提高10%以上。这就解决了棉花生长关键时期(花铃期)因干旱或雨涝无法追肥,或施大量肥料后遇雨涝造成死苗的重大难题。

7、主持人:棉花专用配方缓控释肥,根据地势和气候条件不同,可采取哪些施肥方法?

专家:(1)每亩施棉花专用配方缓控释肥80~100公斤作基肥或移栽肥一次沟施,盛花期(7月底至8月初)每亩加施5~10公斤尿素,适于偏旱年份、地势较高排水较好的棉田。

(2)每亩施80~100公斤棉花专用配方缓控释肥加30~50公斤饼肥作基肥或移栽肥一次施下,适于偏旱年份、地势较高排水较好的棉田。

(3) 每亩施40~50公斤棉花专用配方缓控释肥+10公斤氯化钾+25公斤过磷酸钙+50公斤饼肥作基肥或移栽肥,7月底至8月初每亩加施20公斤尿素作盖顶肥,适于雨水偏多年份、地势较低排水不畅的棉田。

上述三种方法,在8月中旬至9月上旬,结合治虫叶面喷施0.5~1.0% 尿素溶液加0.3~0.5%磷酸二氢钾溶液,每次每亩用液量50公斤,每隔7~10天喷一次,连喷3~4次。适宜在长江流域棉区和黄河流域棉区推广应用。

8、主持人:采用棉花专用配方缓控释肥技术蕾铃脱落的原因有哪些?如何减少蕾铃的脱落?

专家:棉花的蕾铃脱落是本身的特性,也是生产上存在的普遍现象。

(1)蕾铃脱落的原因。棉花蕾铃脱落的原因是复杂的,是受多种因素综合影响的。基本上可分为生理脱落、病虫危害和机械损伤。据各地调查,一般棉田生理脱落占70%,病虫危害占25%,机械损伤占5%。尤其生理脱落是在不良的环境条件影响下,由于棉株某些生理过程的不平衡而引发的蕾铃脱落,称为生理脱落。引起生理脱落的因素很多,主要是有机营养失调、没有受精和激素不平衡等。

(2)增蕾保铃、减少脱落的途径。在选用结铃性强、抗病虫、丰产优质品种的基础上,首先要改善肥水条件,采用棉花专用配方缓控释肥技术,合理调节肥水供应,协调营养生长和生殖生长;其次是合理密植,建立合理群体结构,改善棉田通风透光条件。另外,加强病虫害的综合防治,减少因病虫危害引起的脱落。

9、主持人:欢迎回来,听众朋友您现在收听到的是《乡村大讲堂》节目。今天我们为您介绍“棉花生产全程质量控制技术”。为我们作介绍的专家是江苏农林职业技术学院杨宝林教授。刚才杨老师给我们介绍了专用配方缓控释肥技术优点、施肥方法和蕾铃脱落的原因。接下来我们继续听杨老师介绍。

如何施用专用配方缓控释肥技术来调控棉花成铃的保有率?

专家:棉花成铃的空间分布与产量品质也有密切的关系。就空间的纵向分布看,一般以中部(5~10果枝)的成铃率较高,铃大、品质好,下部(1~4果枝)次之,上部(11果枝以上)较低。但如管理不善,营养生长过旺,棉田过早封行,中、下部蕾铃脱落严重。这时由于棉花结铃的自动调节功能,上部成铃率也会提高。如棉田中、后期脱肥脱水,出现早衰,则上部蕾铃大量脱落,即使成铃,其铃重也较轻、品质差。就空间的横向分布看,靠近主茎的内围1~2果节,特别是第一果节成铃率高,而且铃大,品质好,越远离主茎的外围果节成铃率越低,铃重越轻。栽培上适当密植所以能增产的原因,主要就是增加了内围铃的比重。而内围铃之所以优于外围铃,一是内围铃多是伏桃和早秋桃,成铃时间正好与气候条件最有利于棉铃发育的时段同步;二是内围铃靠近主茎,得到的有机和无机养料比外围铃多。

因此在生产上,一是要适当密植,以提高内围铃的数量,获得优质铃;二是适当打顶和去边心,减少后期无效铃的发生,集中营养使中部和内围多结大铃;三是要调节开花结铃期,使大量开花结铃时间与当地最佳成铃温度相一致,如黄河流域棉区优质成铃的最佳温度时段在7月上中旬至8月中下旬。要应用一切调理手段使棉花内围第一、二果节的成铃比例达到85%~90%,并且在8月15日以前开花的成铃比例达到85%以上,以实现棉花优质高产的目的。

10、主持人:棉花专用配方缓控释肥技术在生产过程中如何喷施生长调节剂?

专家:棉花生产上正确使用缩节胺等植物生长调节剂,可促进叶绿素合成,抑制主茎与果枝节间的伸长和赘芽的生长,增强棉根系活力,促进营养生长和生殖生长协调发展。

目前生产上化调的时期和剂量,主要根据“叶龄模式”和“全程化调”进行。“叶龄模式”调控技术是:在7~8叶龄期,每亩用0.5g缩节胺进行第一次化控;16~17叶龄期,每亩用量1~1.5g;20~21叶龄期,每亩用量2~3g。初花期每亩用缩节胺2g,结铃期用3~4g,兑水喷雾,贪青旺长的棉花,还可以增加喷雾次数,适当加大用量。全程化调技术是:分别在盛蕾期、初花期和盛花期使用缩节胺等生长调节剂。注意:夏季高温季节最好在上午10时以前和下午3时以后喷施,以防药液蒸发干燥,影响吸收,降低药效。

11、主持人:在实际运用棉花专用配方缓控释肥技术时,需要注意的问题主要有哪些?

专家:(1)棉花专用缓控释肥须开沟集中深施,不得穴施或满田撒施。施肥沟深度15~20厘米,与棉株间隔距离30~35厘米。肥料均匀撒在沟底,再覆土。  (2)施肥后应根据棉花长势,从蕾期开始喷适量缩节安进行化调,以防疯长。  (3)棉花专用缓控释肥应作基肥(或移栽肥)尽早施用,不宜作中后期追肥使用。(4)棉花专用缓控释肥应作基肥(或移栽肥)按足量施用,否则易造成后期缺肥。(5)低洼、容易积水以及排水不畅的棉田不宜施用。

12、主持人:今天的节目就讲到这里,谢谢杨老师的精彩讲授。听众朋友、农民朋友,下次再见!

专家:再见!

【节目简介】:

棉花生育期长、需肥量大、常规施肥次数多、追肥操作不便,由于很多农民盲目施肥,造成了肥料利用率低、成本逐渐升高、效益逐渐降低并造成面源污染等问题,不符合现代农业的需求。由安徽省农科院棉花所等研制成功的棉花专用配方缓控释肥技术是一种节本、省工、安全、高效、环境友好型肥料,符合肥料的发展方向,满足农民轻简栽培管理的需求,已成为棉花高产超高产轻简栽培的支撑技术。本节就向您介绍:棉花专用配方缓控释肥技术优点、施肥方法、增蕾保铃、成铃调控、喷施生长调节剂等技术措施及使用该技术的注意事项。

相关知识

棉花专用配方缓控释肥技术
节肥农业——节肥技术
花生专用纯硫基复合肥料13
花生专用复合肥料14
红四方品牌复合肥 花生配方肥40%(16
世界肥料看中国 肥料大国显实力
花多多、奥绿肥怎么用,有哪些注意事项
【洛阳批发牡丹花专用肥花肥羊肥有机肥植物通用肥料 发酵羊粪肥】批发
膜下滴灌棉花氮磷肥料施用效果研究
棉花要高产 把好花铃关

网址: 棉花专用配方缓控释肥技术 https://m.huajiangbk.com/newsview43185.html

所属分类:花卉
上一篇: 植物生长调节剂。植物生长调节剂是
下一篇: 花卉专用植物生长调节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