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个冬天,赏梅成为武汉市民热门休闲选择,一场虎年瑞雪后,东湖梅园梅花精神抖擞,吸引诸多游客纷至沓来。
冬雪也为梅花起到“保鲜”作用。长江日报记者了解到,目前东湖梅园2万余棵梅花已开六成,元宵节前后均为最佳观赏期。2月11日踏访园区时,两位脚踩套鞋、手拿纸笔在梅花枝头东瞅瞅、西看看的“游客”吸引了记者注意。他们是谁?正在做什么?
■ 游客赏梅赏的是看花美不美,他们看梅看的是数据
走近询问得知,这两位“游客”实为位于东湖梅园的中国梅花研究中心高级工程师,正进行巡园记录的工作。高级工程师晏晓兰已在东湖梅园工作24年,她介绍,园林工程师观察梅花,看的是反映植物健康状况的各类数据。在冷艳亭旁的一棵梅树旁,晏晓兰轻柔拨开眼前梅花的花瓣,拿着尺子测量花茎长度,共测量十朵后,将平均数记录到纸上,又从兜里拿出色谱比对花色,再小声数着花瓣数量,记录在案。记者跟随其后,看见晏晓兰手上的白纸已密密麻麻写了一大半,笔记记录着园内不同品种花开比例、花瓣数量、花茎长度、花瓣颜色、树干分支情况等。
记者看到,在部分梅树前,晏晓兰一观察就是半个小时,“这棵树是实生苗品种,通俗说就是用来培育新品种的选育树种,花开后一般需要三年观察期,等到稳定性达到标准了,才能确认是否为新品种,所以更需详细记录。”
巡园结束后,晏晓兰返回办公室,将记录的数据录入在电脑相应表格中。今年园内每一种梅花第一朵何时吐蕊、前十朵何时绽放均记录在案,往年的记录也整齐码放在文件夹。
■ 岁寒三友“梅坚强”,要想养好还需全年细致养护
养护工作贯穿梅树整个生长周期。“虽然梅花素有凌霜傲雪的风骨,但梅树只有长得好、长得壮,花才会开得更繁密、盛开时间更长,所以全年跟踪精细养护必不可少。”中国梅花研究中心高级工程师江润清介绍,该研究中心共有7名常驻工程师,其中2名为正高级工程师,3名为高级工程师,分工明确,各司其职,目标很一致——照顾好800余亩梅园里的每一棵梅树。
中国梅花研究中心高级工程师陶冬枝主要负责养护工作,春季花开后修剪、抹芽、梅雨季节排涝、夏秋抗旱、秋冬施肥、冬季冬剪并清园消毒等,常年综合防治病虫害。“梅花天性‘坚韧’,花开时无需过多人工干预,让梅花自然生长即可。开园期间,专业技术人员需记录品种花期及性状、拍摄品种照片等。
陶冬枝告诉记者,花谢过后便要立即开启修剪模式,“修剪梅树是梅园重点任务,且黄金时间极短,3月底至4月初为宜。4月中旬叶子就长丰茂了,不修剪任其自然生长,枝条过密,夏季高温干旱,容易枯枝。”陶冬枝介绍,4月至6月排涝、7月至9月抗旱是每年例行工作。
■ 东湖梅园是梅花国际登录品种最多的基地,为世界新增160余种梅花
“根据花期,梅花分早花、中花、晚花品种,再往细数,国际登录的梅花品种有400多个,其中160余个品种为东湖梅园‘原创’后申请国际登录。”谈及东湖梅园梅花品种,江润清如数家珍,“20世纪50年代,东湖梅园所在地共有74种梅花。1991年3月10日中国花卉协会批准在东湖梅园成立中国梅花研究中心后,在中国工程院资深院士陈俊愉老先生的帮助和赵守边老教授的带领下,多年来通过引种、选育、杂交授粉等多种途径,目前园内共有梅花品种340余个,成为梅花国际登录的重要基地。”中国花卉协会梅花蜡梅分会秘书长、北京林业大学教授李庆卫如此评价东湖梅园:“武汉磨山东湖梅园是收集保存展示中国培育梅花品种最多、国际登录品种最多、梅花品种资源圃最标准的基地,是国家级的梅花种质资源库。”
培育新的梅花品种并不是易事,需经过5至8年的精心呵护。晏晓兰介绍,研发梅花新品种主要通过实生选种方式,同时也进行杂交育种。含苞待放时去雄,挑选不同品种花进行授粉,采用技术保护措施确保授粉成功后,静待6月结果,将种子沙藏数月后进行播种、长苗、移苗,往往需经过至少5年时间才会开花,再经过3年观察,待性状稳定后,筛选出形态更特别、更具观赏性的品种,再申请国际登录新品种。
相关知识
关于写花日记600字五篇
小学写花玫瑰花的日记
写花的日记(通用52篇)
梅花观怀古原文
浙江农林大学选育的9个梅花和5个蜡梅新品种获授权
有“一品九命”美誉的蜡梅是梅花吗
怀古绝句·梅花观怀古原文
观梅
观梅的意思
梅花蜡梅盆景制作之杂谈
网址: 一个梅花新品种 “观梅日记”写3年 https://m.huajiangbk.com/newsview431912.html
上一篇: 记超山梅花的文言文原文和翻译 |
下一篇: 茶梅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