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访农创客、森宇集团农业部科研行政处长张振媛
张振媛工作中
夏季余热还未散尽,近乎40℃的大棚里,一个身影正蹲坐着,手中拿着一盆铁皮石斛苗株仔细端详,她是浙江省农业技术能手、金蓝领、工匠名师、金华市林业铁皮石斛乡土专家、义乌市“新农匠”、森宇集团农业部科研行政处长张振媛。
科技研发、技术推广、市场准入……16年间,为破解铁皮石斛产业发展中的难题,张振媛投入了多少时间与精力已无法计算,但可以确定的是,铁皮石斛已融入她的生命。
“我始终是农民的孩子!”
“走,带你去认识一下我们园里的铁皮石斛。”跟随着张振媛的脚步,记者踏入森山国草博览园,放眼望去,园内的铁皮石斛培育棚笼罩在一片朦胧的雾气之中,宛如置身于雨林深处。只见铁皮石斛在树木、枯木以及岩石上若隐若现,棚内还播放着虫鸣鸟叫的音乐。在这里,张振媛和她的团队正致力于培育出更多优质的铁皮石斛,为人们带去健康与福祉。
“80后”张振媛出生在河北一个小山村。作为一名从大山中走出来的大学生,不断学习是她丈量世界的方式。“即使家境贫困,我爸也要供我读书,同时得益于国家助学政策,让我顺利读完本科、研究生。”张振媛戴着卡其色帽子,穿着工服,游走在一片绿茫茫的“铁皮石斛海”中,说话的时候总是微笑。身为农民的孩子,田地里的春种秋收对她来说有着一种特殊的浪漫,长大以后,因为懵懂的“喜爱”,她选择了农业。
经历了数年学习沉淀,张振媛对农业研究更加向往。研究生毕业后,她毫不犹豫地寻找与农业相关的工作,机缘巧合下进入森宇集团,与铁皮石斛结下不解之缘。第一次面试的情景,她至今记忆犹新:“当时我在公司佛堂种植基地面试,那里的环境让我感到非常放松,我喜欢与淳朴农民打交道的感觉,一切是那么自然,那么真实。”
在同事眼中,张振媛有想法,敢创新,更是实干家。她把学到的书本知识播撒田间,让每一个想法落地生根、付诸行动,积极推动产业转型升级,为集团发展注入新的活力和动力。经过16年不懈努力,她已经成长为森宇集团农业部科研行政处负责人,管理着50名员工,8个种植基地。
“一个人的力量有限,要想发展壮大,我们必须依靠农民的力量,我始终是农民的孩子!”独行快,众行远,张振媛不忘农民的孩子这一身份,带着情怀和兴趣不断前行。
把科研成果转化为经济效益
“一千年前是仙草,一千年后还是仙草”,说的就是铁皮石斛。铁皮石斛种植不同于普通农作物,传统铁皮石斛一般采用大棚种植,对种植技术要求特别高,而且回报周期长,一般农民从事不了这个产业。
“要让农民种得出、老百姓吃得起,就要把高新的种植技术简单化、平民化,让‘仙草’变得接地气。”张振媛这些年一直潜心钻研栽培技术。基质栽培受到众多因素影响,在研究和培育过程中,任何数值的微小变化都可能导致截然不同的结果。她回忆起2009年的一次失败试验,当时,大量种苗死亡,损失高达数万元。“董事长给予容错机会,告诉我们失败并不可怕,关键是要从失败中吸取教训。”张振媛表示,正是董事长的鼓励与支持,为她和团队注入强大的动力和信心,激励他们在农业科研道路上不懈探索。
自2008年以来,张振媛先后参与集团大大小小项目40余项。从一笼统的苗床地栽到架空小单元种植;从粗犷柱状喷灌到不留死角的雾化节水喷灌;从高矮胖瘦、良莠不齐的种苗到整齐划一、定向培育的种苗;从靠天吃饭到保供保产等,都凝聚了她的汗水和辛劳。
2019年,张振媛团队攻克铁皮石斛野外附生繁育难、药材质量不稳定、管理难等产业发展瓶颈问题,摸索优化出“活树附生原生态高效栽培模式”,大大降低人工栽培的成本和难度。
2022年,张振媛团队根据基地特色,结合“机器换人”、未来农场等项目,建设智能化控制系统,远程控制终端,并引进臭氧杀菌技术病虫害防治、水肥一体气雾技术、萤火虫养殖技术生态防虫等。试验开展及项目实施以来,每年,节省植保费用3万元,节省人工费5万元,铁皮石斛亩产量提高50kg/亩以上,提升产品间接效益100万元。
2023年,张振媛带领团队,通过环境调控、品种培育、精准种植三条路径,进行有效、标准把控,突破铁皮石斛竹林附生种植关键技术,建立铁皮石斛自然环境、不用肥料、不用农药、人种天养的竹林近野生种植模式。
森山国草博览园作为三产融合发展景区,日常除了培育铁皮石斛外,还需要将它与园区环境设计结合起来。为此,张振媛团队通过麻片和麻绳捆绑,让铁皮石斛附生在园区内的梨子树、枣树等树木上,再在树木下方间隔处种上黄精,提高园区整体附加值。“这样不仅可以在铁皮石斛开花时提高园区观赏性,还可以增加园区各处利用率,为森山国草博览园赋能。”张振媛指着树干上的铁皮石斛介绍,“设施架空小单元种植模式,能有效解决烂根问题,满足铁皮石斛生长需要通、透、漏的特性。”在张振媛团队研发推广下,该模式使铁皮石斛亩产量从300kg/亩增加到850kg/亩。同时,通过园区示范、推广,技术人员上门指导,带动周边农户共同种植,实现“乡村共富”。
把科研成果转化为经济效益,让“仙草”惠及千家万户,这是张振媛的追求目标。展望未来,她将继续深耕铁皮石斛领域,不断加强科研力量,拓宽延展产业链,做大健康产业,致力让“仙草”走出国门,打响义乌品牌的同时,为中医药“发声”。
采访札记
逐梦沃野 科技兴农
一路艰辛一路歌。
张振媛的成长经历令人动容。从一个偏远山村的女孩,到成为农业科技专家,她的每一步都充满了挑战与坚持。她用自己的实际行动证明了知识改变命运的道理,更体现了当代青年的责任感与使命感。
在与张振媛交谈的过程中,最让人印象深刻的是她对农业的热爱与执着。无论是谈及林下栽培技术推广,还是铁皮石斛花卉培育,她都能侃侃而谈,眼中闪烁着对未来的憧憬。这份专注,正是她取得今天成就的关键所在。
张振媛的目标简单而质朴——“种出品质更好、价格更实惠的铁皮石斛”。这一目标背后,是她对民生的关怀,更是对健康产业发展的深刻理解。她深知,健康产业发展,离不开科学技术,只有让更多人享受到优质的农产品,才能真正实现农业的价值。
面对未来,张振媛有着清晰的规划,无论是继续攻克技术难题,还是拓展新的业务领域,她都充满斗志。正如她所说,“还有很多事要做,很多题要解”。在现代农业发展的道路上,每一位“新农人”都是不可或缺的探索者与践行者。正是有了像张振媛这样勇于追梦的农业科技专家,我们的农业才能不断进步,人民的生活才能更加美好。(陈秋池)
相关知识
通州区:深化文明村镇创建,让文明之花盛开在乡村
国家税务总局江苏省税务局网站 工作动态 江宁开发区:文明创建铸税魂 多维赋能促发展
【原创】景洪市普文镇:解锁“文明”密码 书写乡村蝶变
乡村文化振兴|槐荫区:打好文化IP赋能乡村振兴“三张牌” 激活乡村发展新动能
党建赋能文明创建 文明之花竞相开放
文化产业赋能乡村振兴
杜鹃花坪焕生机 乡村振兴赋新能 怀宝镇开展花卉种植活动
安徽绩溪:农文旅融合发展助力乡村振兴
文化赋能焕发新活力 乡村产业振兴大有可为
乡村振兴绘就文明秀美图景
网址: 醉心农业科研 赋能乡村振兴 文明创建 义乌文明网 https://m.huajiangbk.com/newsview432202.html
上一篇: 智能化猪场管理系统.pdf |
下一篇: 兰花智能化管理系统.pdf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