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福利,是北欧国家的标签。各种福利补助内容复杂、体系庞大、名目繁多,涵盖了儿童津贴、病假补助、医疗保障、住房补贴、失业救济、养老保险等各项内容,民众几乎样样都由国家“包起来”。羊毛出在羊身上,高福利源于其高税收。这些国家的个人所得税,征收率一般都达到30%至50%,高收入者的纳税率甚至达到70%至80%。
挪威是世界上最富的国家之一,人均国内生产总值名列世界前茅,人人享有“从摇篮到坟墓”的高福利,教育和医疗都免费。并且近年发生的国际金融危机对挪威经济冲击也不大,失业率只有百分之三,失业者也可以享受政府按月发放的失业救济金,甚至热衷于修建世界上最豪华的监狱。对过惯了富裕平静生活的挪威人来说,布雷维克疯狂袭击杀人事件非常难以理解。相较于政府对民众其他方面的投入来说,北欧国家将监狱建设作为一项政府支出,同样予以高福利,比别国有着更多的投入,这也没什么不正常的。
英美等国家,为了应对日益增加的囚犯人口,纷纷建造更大更严苛的监狱,而北欧人却为:传统的压迫性的监狱没有效果,人性化地对待囚犯能够提高他们重新融入社会的几率。他们觉得,既然监狱为他们提供了一系列重返社会的帮助举措,犯人很清楚自己的情况,如果违规,或者出去的时候再次犯罪,自由会被严格受限,犯人们不想失去既得自由,于是就会遵守规矩,好好改造。
例如,挪威只有极少数的杀人犯在狱中服刑的时间超过14年,即便是那些被判处最长刑期的罪犯,他们在服完2/3的刑期后就有可能获释。此外,还有很多罪犯在服完1/3的刑期后就能够获得无人监管的周末假释,加之较低的再次犯罪率。北欧人足可以为本地区的低犯罪率而自豪,并且认为是这种监狱政策显示了效果。
北欧国家,对犯人奉行的是人性化的改造理念,建造“高福利”监狱,是因为他们相信人性化地对待犯人能够达到最好的改造效果。他们不愿切开犯人过去的伤口,而是将犯人看成终究要回归社会的普通人,他们关注的是犯人的未来。
芬兰全国法律政策研究协会会长拉皮•塞帕拉说:“芬兰目前惩罚罪犯的政策好处是能够充分体现‘惩罚是为了重塑道德规范和价值观念’,而并非简单地把惩罚理解为罪有应得。” 他们认为,许多罪犯在入狱前过得是“非正常”的生活,而监狱要使他们体验到“相对正常”的生活,这样才能让罪犯出狱后都会渴望将正常生活继续下去,从而彻底改过自新。刑罚仅为人身自由的丧失,而其它权利限制仅在于维持监狱秩序和监管安全需要,保障犯人的权利以及重新获得享有失去权利的能力,是改造的宗旨。
除了监狱的硬件设施和人性化的制度设计,囚犯和狱警之间的亲密关系也有助于改造。不同于美国和英国的同行,挪威的狱警享有较高社会地位,他们不携带枪支,和犯人一起运动,一起用餐。囚犯对狱警的尊重源于感激而不是恐惧。
国家媒体对犯罪的描绘也帮助培养了人们对宽松刑罚体制的容忍。美国犯罪学家大卫•格林指出,英国和挪威曾发生过两起类似的儿童折磨杀害儿童的案件,而两国媒体的态度截然不同。英国媒体描绘这起谋杀“说明了深层次的英国社会道德沦丧,令人警醒”,挪威报纸则认为类似事件是“罕见的个别悲剧,需要专家干预,尽快让涉案的男孩重返社会”。
值得注意的是,与我们的想象截然相反,2011年,据挪威当地媒体的调查:近八成挪威民众并不赞成对布雷维克处以死刑。一位挪威人解释道:“我们对这个‘疯子’的态度,是给予更多的民主、宽容和爱,这些价值观正是布雷维克想要破坏的。我们要确保这个‘疯子’不能改变我们的价值观。”
对于挪威人而言,死刑已经太遥远。早在100年前,即1902年,挪威开始施行《一般公民刑法典》时,已对绝大多数罪行取消死刑,1979年废除了最后与战争相关的其他死刑罪名。挪威深受启蒙运动影响,保护人权观念深入人心,他们认为生命权是最基本的人权,这也解释了为什么“高福利”监狱得以存在。
相关知识
盛葳:艺术史的“监狱”
监狱开放日
监狱长花1400多万搞监狱文化软装,监狱装饰
花点钱,到监狱住两天
在监狱也能学习园艺?罪犯职业技能花卉栽培技术在闽江监狱开班
省第一监狱拓展教育改造形式 “九心”教育助力新生路
“70后”警花从事监狱教育改造16年 见证刑释人员自强创业
北欧风格室内装饰花艺的特色
母亲节特辑丨温馨五月花 感恩母亲节——呼和浩特第二监狱举办母亲节主题亲情帮教活动
创意北欧插画实验室:45堂创意绘画课教你创作出迷人的北欧民俗艺术
网址: “奇怪”的北欧监狱逻辑 https://m.huajiangbk.com/newsview432394.html
上一篇: 煤炭污染防治 |
下一篇: 仁怀市盐津街道卫生院防控新型冠状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