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基本情况
江西赣州市林科所座落于江西峰山国家森林公园西北侧,东依群山,北接赣州沙河工业园,西毗赣州环城高速,是一所集林木、果树、药材、园林花卉的育种、栽培、病虫害防治和规划设计、生态评价以及野生动、植物保护研究于一体的林业基层科研单位。创建于1959年,现为副县级差额拨款事业单位,核定事业编制150名,内设党政办公室、计财科、科管科、经济林研究室、用材林研究室、新树种引种驯化研究室、资源管理科、森林保护研究室、茶叶产业研究室、分析化验室等10个科室。现有职工169人,其中在职91人。研队伍中有享受国务院政府特殊津贴1人, 高、中级职称28人,硕士研究生8人。今年7月,江西省林科院依托赣州市林科所成立了省林科院赣州分院,通过“院所合作,平台共建,资源共享,优势互补”的形式,进一步加强省、市两级林业科研机构在林业科技资源要素方面的有效整合和集成。目前为两块牌子,一套人马。
赣州市林科所,管辖国有山林面积10101.0亩。自有苗木培育圃地50余亩,育苗大棚1600m2,年产组培苗1000万株以上的植物组培中心一座。有集植物、林木病害、林木种子、木材、大型真菌、昆虫、野生脊椎动物(鸟类、兽类、两栖、爬行)标本于一体的展览馆一座,馆藏各种标本3万余件。建有江西省林木良种基地1个,所部现有珍稀树木品种300余种。建所以来,共承担国家、省、市林业科研项目320多项,其中有60多项(次)获部、省、市科技成果奖。多年来,我所将良种选育和高产栽培等方面取得的多项成果及时进行转化,形成了油茶优良无性系苗木、白僵菌生物农药、花卉苗木等科技产业并规模化发展。
二、现有科研优势
我所建所悠久,在本所几代科研人员的不懈努力下,形成了大量有价值的科研资源。
1、油茶方面,我所几代科技人员经过不间断的试验筛选,成功选育出21个省级以上“赣州油系列”油茶良种,其中国家级11个,省级10个。建有“赣州油”系列油茶优良品种采穗圃400亩,种子园250亩,油茶种质收集区36亩。根据这些良种的生产及栽培实际,不断创新,通过良种良法配套组装成赣州油系列油茶优良无性系栽培技术规程,拓展了油茶研究领域。近年来,我所主持国家、省、市油茶方面的科研项目10余项,其中,我所主持承担的“高产高品质油茶新品种选育及推广”获2009年度江西省科技进步二等奖。
2、野生动植物保护与利用方面,我所1998年便主持承担我市第一次全国性的野生动物种群调查,获得了大量的原始数据,摸清了我市野生动物种群及数量,填补了我市野生动物资源家底不清的空白。还多次主持完成了赣南自然保护区、森林公园的动植物资源调查研究,为我市发展自然保护区建设、林特产业提供了详实的数据支撑,相关成果应用至今,我所还长期辅导江西理工大学、赣南师范学院、江西环境工程学院等院校教学实习及中小学校科普教育。
3、有害生物防治方面,我所70年底起就开始微生物农药的研究与产业化工作,特别是在球孢白僵菌的品种筛选、繁殖,粉爆生产及应用等方面积累了大量的经验。
4、花卉苗木方面,我所在培育常规绿化苗木的同时,开发完善了竹根艺术盆景的制作工艺,获取了一套采种、造型、管护的最佳技术。还收集保存了桂花4个品种群约20余份种质,并分类应用于我市绿化工程当中。
5、生态保护与植被重建方面,我所从上世纪80年度起就开展了马尾松、杉木等针叶用材林培育技术及马尾松飞播林改造技术研究,在混交林营建及水源涵养林建设等方面取得了较好的研究成果。由我所完成的《马尾松用材林速生丰产技术标准》在全省发布实施,《江西马尾松产区区划立地分类与评价及经营数表编制研究》、《杉木人工林抚育间伐的应用研究》、《江西混交林调查研究》等成果均获得省级以上科技进步奖。近年来一直致力于稀土残矿区植被恢复研究及崩岗等困难立地造林技术研究工作,先后与赣州有色冶金研究所、江西农业大学合作进行国家科技部及中央财政林业科技推广项目的研究,取得了良好成效。
6、营林分析化验方面,利用现有的科研设施,为广大林业企业和林农提供了与林业生产相关的土壤、林(苗)木、种子等样品的各项分析化验。
三、今后的科研方向
1、深化木本油料植物研究
以油茶、油橄榄、油桐等木本油料植物为主要研究对象,重点开展种质资源挖掘、收集、引种和保存,选育高产、优质、高抗的新品种,研究掌握特色经济林果复合经营,园艺化、精细化和生态化栽培管理技术,在保护开发原特色林业产业的同时大力开发新型产业,开发高附加值产品,建立保障特色经济果从资源培育到加工利用一体化的产业技术体系。
2、开展工业原料林以及园林绿化树种培养技术研究
围绕高档、优质、珍贵用材树种的资源培育,特别是优质家具木材树种资源的开发研究。重点开展南方红豆杉、樟树、楠木、檫木、榉树、杉木以及紫花含笑、广东含笑、桂花、枫香等树种的种质资源收集与保护;主要珍贵树种的良种选育关键技术研究;种苗现代培育技术研究与应用;自然式混交林营建和资源高效生态培育技术研究。
3、拓展新能源植物领域的研究
为提高山地利用率,发展立体林业,一是选择适合林下发展的经济作物新品种,特别是非木质资源的开发研究,二是选择无患子、乌桕、山乌桕、麻风树、光皮树等能源树种为研究对象,进行其良种选育、快繁、配套栽培等技术研究。
4、探索生物防治技术研究
不断优化我所现有微生物农药白僵菌粉爆的生产工艺,以菌种培养及菌种度夏等关键技术为突破点,不断研究优化生产工艺,同时根据本市林业产业政策,大力开展对油茶、桂花、桉树、光皮树、松树、脐橙等纯林树种中常见病虫害生物防治技术研发。同时,针对全球气候变化下森林病虫害多发的态势,重点研究提出林分生物灾害诊断、持续控制、无公害防控、外来有害生物灾害预警与防控、极端气候灾害应对等研究工作。
5、继续野生动植物保护与利用研究
研究野生动物、植物区系的特征,确定需引种和迁地保护的物种和规模。对野外数量稀少,受国家保护的珍稀野生动、植物采用不同的手段驯化繁育。特别是在几个水源源头保护区,通过调查,确定部分利用潜力大的种质资源,对优良的园林树种和观赏花卉,有重大材用、药用、工业原料、森林蔬菜、野生水果、油料用价值的植物以及“三有”野生动物进行大力开发研究。
四、人才需求
为加强我所科技人才队伍建设,促进赣南林业科技发展,我所拟招聘多名专业技术人员,具体要求如下:
1、基本条件
(1)政治素质好,拥护和贯彻党的路线方针政策,遵纪守法,品行端正,具有良好的职业道德和社会公德;
(2)专业知识扎实,热爱林业科研工作,能吃苦耐劳,有较强的事业心和责任感,具备一定的组织协调能力,具有较好的团结协作精神,有相关工作(实践)经验的男性优先;
(3)年龄40岁以内。身体条件符合《国家公务员录用体检通用标准》规定。
2、专业需求及人数
林业相关专业全日制硕士研究生若干名。
3、工资福利待遇
招聘的人员按《事业单位人事管理条例》等规定实行试用期,试用期满合格的,予以正式聘用;不合格的,取消聘用。工资待遇按照国家事业单位有关政策规定执行。
4、联系方式
所长:王兰英 电话:0797-8482519;18907978217
联系人:曾弘毅 陈煦 电话:0797-8481026
传真:0797-8482559 Email:gzslks@vip.163.com
欢迎有意从事相关研究工作的志士来函联系,尤其欢迎来所考察面议。谢谢!
相关知识
2015 No.6(全文+数字阅读)
福建省林业科学研究院
强化金融服务 支持经济发展——中行赣州市分行服务地方经济社会发展纪实【赣南日报】
江西省人民政府 工作动态 关于赣州市峰山国际?花漫里项目一星级绿色建筑设计评价标识的公示
福建梅花山国家级自然保护区管理局、福建梅花山华南虎繁育研究所2022年1月公开招聘5名编外聘用人员公告
「蚌埠市梅花山林业生态园有限公司招聘」
2021中国农业科学院植物保护研究所棉花害虫研究组招聘公告
2024中国农业科学院植物保护研究所棉花害虫创新任务博士后招聘公告
生态修复再现“高颜值” 江西2项目入选山水工程优秀典型案例
2019河南省农业科学院植物保护研究所花生病害课题组招聘公告
网址: 江西赣州市林业科学研究所2015招聘 https://m.huajiangbk.com/newsview43294.html
上一篇: 2024年蔬菜土传病害绿色防控技 |
下一篇: 病虫害防治技术课件.doc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