秦岭位于暖温带与亚热带交界处,也是中国南北地理分界线,秦岭南北坡植被对干湿变化响应敏感性,可以折射出暖温带、亚热带地区主要植被类型对干湿变化的响应规律和机制特征,对深入理解不同气候带植被变化规律具有重要意义。白红英教授团队利用秦岭山地32个气象站点的气象数据和MODIS NDVI时间序列数据集,探讨了2000—2018年秦岭南北坡NDVI和SPEI时空变化特征,揭示了南北坡植被对干湿变化响应敏感性及其空间差异。结果表明2000—2018年秦岭植被覆盖情况整体显著改善,但秦岭南坡NDVI上升幅度和面积占比均高于北坡,表明南坡植被改善情况好于北坡(图1)。秦岭北坡植被比南坡植被更易受干湿变化影响,秦岭北坡植被对3—6月总体干湿变化最为敏感,南坡植被对3—5月(春季)干湿变化最为敏感。秦岭南北坡植被主要受3~7个月尺度干湿变化影响,对11~12个月尺度的干湿变化响应较弱(图2)。随海拔上升,植被对干湿变化响应敏感性先上升再下降,海拔800~1200 m是植被响应最敏感的海拔段(图3)。该成果得到陕西省重点研发计划和陕西省水利科技计划项目的支持,已在地理学科权威期刊《地理学报》发表。
图.1 秦岭南北坡NDVI 倾向率及显著性空间分布
图2 年NDVI 与各月份多尺度SPEI 相关性
图3 秦岭南北坡NDVI 与SPEI 相关系数随海拔变化情况
原文来源:http://www.geog.com.cn/CN/10.11821/dlxb202101004
相关知识
中国科学院黄河三角洲站在滨海湿地植被群落对气候变化的响应研究方面取得新进展
中国热带农业科学院 要闻聚焦 中国热科院在热带植物物候对气候变化的响应方面取得新进展
我国学者在探究湿地土壤酶对排水的响应方面取得新进展
科学网—气候变化对植被影响研究获进展
水保学院研究团队在典型温带森林生态系统蒸散发对气候变化的响应领域取得进展
水保学院郭梁青年研究员在植物物候响应气候变化机制领域取得新进展
我校农学院气候变化与农业适应课题组在气候变化对作物影响与农业资源利用方面连续取得新进展
高山林线树种太白红杉年轮生长对气候变化的响应
水保学院研究团队在樟子松人工林对干旱响应方面取得进展
车前草物候变化特征及对气候变化的响应
网址: 白红英教授研究团队在秦岭山地植被对气候变化的响应方面取得新进展 https://m.huajiangbk.com/newsview433226.html
上一篇: 以温度为主导因子的植物生态类型及 |
下一篇: 华南植物园在森林树木展叶物候对气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