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分享 > 花卉的病害(花卉常见病害的主要防治措施)

花卉的病害(花卉常见病害的主要防治措施)

花卉常见病害的主要防治措施

花卉病害主要的防治措施有以下几种。

选用抗病品种

要在多种选择中,筛选出抗病的品种,抗病毒品种,本身自带的抗体,就能够起到一定的保护作用,选择这样强壮,健康的品种,会让你接下来的种植以及花卉的养护减轻负担。

加强管理

植物和人一样,拥有生命,需要营养,因此,在花卉的养护过程中,应时时注意管理,比如合理的浇水,施肥,定期除草、修剪枝叶,搞清楚种植的花卉的生养习性,注意种植环境,光照环境是否和花的品种符合等。

加强土壤消毒处理

很多人在养花的过程中都经常忽视这点,但其实,对土壤进行消毒是很重要的,尤其对于名贵花种来说,更是重要,可以采取喷洒高锰酸钾或者搅拌生石灰粉等,这些看似简单地步骤,却能让花卉成长的更好。

适时、适度的进行药物防治

常用的保护剂主要有:百菌清、代森锌、波尔多液等,这些药剂在花卉未发生病症前喷洒,可以起到预防的作用。花卉染病时,常用的药剂有:甲基托布津、达克宁、甲霜灵、多菌灵等。

花卉常见的真菌性病害有哪些?

花卉的细菌性病害种类不如真菌的多,它们为害花卉后形成的典型特征主要的有叶斑、穿孔、腐烂、枯萎及畸形(见下图)。其病原菌在病部的表现特征也不如真菌那样明显,肉眼惟一能看到的是在潮湿的条件下,病部生出的黏稠状透明黏液(亦称菌脓),黏液干燥后形成块状物。

花卉的病害(花卉常见病害的主要防治措施)

彩图54 菊花褐斑病

彩图55 君子兰软腐病

叶斑一般表现为急性坏死,呈水渍状,病斑周围有一个黄色晕圈,如菊花、秋海棠等细菌性叶斑病。细菌性叶斑病和真菌性叶斑病有时难以区分,尤其在发病前期,菌体还未聚集到患病组织的表面,用常规的方法诊断难以进行,但我们可根据细菌病的一些特殊症状进行确诊,如细菌性叶斑病是有半透明状坏死斑,周围有黄色或紫色的晕圈,部分伴随着穿孔、疮痂等现象。

细菌性腐烂在花卉中发生较多,往往发生在球茎、根茎上,引起腐烂,如君子兰细菌性软腐病、鸢尾细菌性软腐病、紫罗兰细菌性腐烂病等。这类病害发生后,往往有一种恶臭味,且伴有患病组织黏稠的现象。

枯萎是花卉根系被破坏或维管束被破坏,而导致吸收和运输水分的能力下降,因此表现缺水枯萎的特征。细菌为害花卉,可使维管束坏死,不能运输水分,如菊花细菌性枯萎病、香石竹细菌性枯萎病等。将发病的根系拔起,用刀切开根,会发现维管束变褐色坏死。但有的真菌也可引起这种特征的病害,如香石竹镰刀菌枯萎病。区别它们的办法是:将病根洗净后,用刀切断,放置在一个盛清水的透明杯子里,过一会儿,细菌引起的枯萎病的病根切口地方就会冒出一些黏稠状物。

防治方法,一是加强栽培管理措施。细菌性病害一般为害较弱的植株,且从花卉伤口进入花卉体内,因此避免伤口、及时护理伤口和采用其他合理的管理措施都能提高花卉的抗病能力。对带病的种子、苗木、花卉应加强检查,防止栽培带病植株。对于已发病的花卉要注意及时清除病株残体,尤其是在发病前期,应及时清除,以防止病害进一步传播扩散。二是喷施药剂。用30%琥胶肥酸铜可湿性粉剂500倍液,或72%农用链霉素4000倍液,或34%绿乳铜500倍液,或70%琥乙磷铝可湿性粉剂500~600倍液,或10%脂酮粉尘剂每667平方米1千克,或5%防细菌粉尘剂1千克,喷洒。

真菌病害是花卉发生最多的常见病害,约占花卉病害的90%左右。常见的有白粉病、炭疽病、灰霉病、叶斑病等。

(1)白粉病。

白粉病是花卉最常见的病害,多发生于月季、菊花、大丽花、瓜叶菊、非洲菊等。主要为害嫩叶、嫩芽、嫩梢、花蕾和花梗。发病初期受害部位出现褪绿斑点,以后逐渐变成白色粉状物,后期病斑变成灰色。病害常造成花卉植株矮小,嫩梢弯曲,花少而小或不能开放,叶片凹凸不平,严重时叶片卷曲、干枯,甚至整株死亡(见彩图49)。

彩图49

(2)炭疽病。

多发生于兰花、君子兰、仙客来、鸡冠花等。主要为害叶片,也侵染茎、嫩梢、花蕾、果实等部分。初期从叶尖和叶边缘开始发病,在叶面上出现近圆形病斑,病斑边缘多呈紫褐色,中央为淡褐色或灰白色,后期病斑上生有黑色小点,呈轮纹状排列,严重时可造成叶片枯死(见彩图50)。

彩图50

(3)灰霉病。

灰霉病多发生于仙客来、大丽花、瓜叶菊、非洲菊、月季、翠菊、唐菖蒲、杜鹃、一品红、百合等,主要为害叶、茎、花和果实等部位。一般发病初期出现水渍状斑点,以后逐渐扩大,变成褐色或紫褐色病斑。天气潮湿时病斑上长出灰色茸毛状物,严重时整株死亡(见彩图51)。

彩图51

(4)叶斑病。

叶斑病是由于花卉受到不同的病菌侵染后,引起叶片上局部细胞坏死,而表现出的斑点症状。常见的有角斑、条斑、圆斑、灰斑、黑斑、褐斑等,其中发病较多、为害严重的是真菌性叶斑病,其主要分为黑斑病和褐斑病。黑斑病主要为害美人蕉、月季等,发病后叶片上出现近圆形或不规则的黑色、紫褐色或暗褐色病斑,严重时叶片变黄、脱落。褐斑病主要为害一品红、杜鹃、月季、菊花、非洲菊、鸡冠花等。发病后叶片上出现圆形或近圆形黑褐色、褐色病斑,严重时可造成大量焦叶(见彩图52、53)。

彩图52

彩图53

防治方法:①花卉生长期间,用65%代森锌可湿性粉剂400~600倍液,每隔7~10天喷一次,连续喷3~5次即可起到防治效果。②及时剪除病枝、病叶,集中销毁。冬春季彻底清除枯枝落叶。③注意通风透光,合理浇水与施肥,提高抗病力。④在发病初期喷50%多菌灵500~800倍液,或75%百菌清600~800倍液。防治灰霉病可用70%五氯硝基苯与80%代森锌等量混匀,进行土壤消毒,每平方米用药8~10克。

相关知识

花卉常见病害的主要防治措施
球根花卉常见病害的防治措施
花卉常见病害及其防治措施
花卉主要病害的综合防治课件
花卉病害分类及防治措施:了解常见病害,掌握有效防治方法
花卉种植常见病害防治措施
球根花卉主要病害发生规律与防治措施
花卉常见的病害及防治
花卉苗期主要病害诊断及防治措施
花卉常见病害怎样防治

网址: 花卉的病害(花卉常见病害的主要防治措施) https://m.huajiangbk.com/newsview434025.html

所属分类:花卉
上一篇: 科普|女孩手掌心皮疹,竟是梅毒惹
下一篇: 李子细菌性穿孔病发生规律,怎么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