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分享 > 园林植物常见病虫害防治技术规范.pdf

园林植物常见病虫害防治技术规范.pdf

园林植物常见病虫害防治技术规范.pdf

IC S 65.020.01 C C S B05 山 西 1 4 1 0 省 临 汾 市 地 方 标 准 DB 1410/T 129—2022 园林植物常见病虫害防治技术规范 T ech nicalC ode forC omonPestC ontrolofL andscape Pl ant 2022 - 8 - 15 发布 2022 - 11 - 15 实施 临汾市市场监督管理局 发 布 DB 1410/T 129—2022 目 次 前言 ........................................................................................................................................................................ II 1 范围 ...................................................................................................................................................................1 2 规范性引用文件 .............................................................................................................................................. 1 3 术语和定义 ...................................................................................................................................................... 1 4 总则 ...................................................................................................................................................................2 5 病虫害的调查 .................................................................................................................................................. 2 6 病虫害的诊断 .................................................................................................................................................. 2 7 防治方法 .......................................................................................................................................................... 3 8 技术档案 .......................................................................................................................................................... 4 附录 A(规范性) 临汾市园林植物病害诊断及防治对照表 ........................................................................ 5 附录 B(规范性) 临汾市园林植物害虫诊断及防治对照表 ...................................................................... 10 附录 C(资料性) 临汾市园林植物常见虫害名录 ...................................................................................... 14 附录 D(资料性) 临汾市园林植物常见病害名录 ...................................................................................... 17 I DB 1410/T 129—2022 前 言 本文件按照GB/T 1.1—2020《标准化工作导则 第1部分:标准化文件的结构和起草规则》的规定 起草。 本文件由临汾市城市管理局提出并监督实施。 本文件由临汾市园林绿化标准化技术委员会归口。 本文件起草单位:临汾市园林事业发展中心。 本文件主要起草人:王巍、郑明琴、霍琛琛、常星星、李吉明、郭红梅、赵觅雪。 II DB 1410/T 129—2022 园林植物常见病虫害防治技术规范 1 范围 本文件规定了园林植物常见病虫害的防治总则、调查、诊断及防治技术要求。 本文件适用于临汾市辖区内园林植物常见病虫害防治工作。 2 规范性引用文件 下列文件中的内容通过文中的规范性引用而构成本文件必不可少的条款。其中,注日期的引用文件, 仅该日期对应的版本适用于本文件;不注日期的引用文件,其最新版本(包括所有的修改单)适用于本 文件。 GB/T 8321(所有部分) 农药合理使用准则 CJJ/T 91 风景园林基本术语标准 3 术语和定义 CJJ/T 91界定的以及下列术语和定义适用于本文件。 3.1 园林植物 适用于园林中栽植且具有观赏价值的植物。 [来源:CJJ/T 91-2017, 7.3.1] 3.2 园林植物病害 园林植物由于受到病原物或不良环境条件的持续干扰,强度超过了植物能够忍耐的程度,使植物正 常的生理功能受到影响,在生理上和外观上表现出异常,从而影响景观效果。 3.3 园林植物虫害 园林植物受到昆虫和螨类等为害后,植物的根、茎、叶、花、果等部位受到伤害,从而导致植物生 长不良甚至死亡,最终影响景观效果。 3.4 植物检疫 植物检疫机构的工作人员依据国家及地方的有关法律、法规,采用科学的方法,运用一定的仪器设 备对输出或输入的植物及其产品是否带有危险性有害生物进行检疫检验和检疫处理的行政管理活动。 3.5 1 DB 1410/T 129—2022 农药 用于预防、消灭或者控制为害园林植物的有害生物,以及有目的的调节植物、昆虫生长的化学合成 或者源于生物、其它天然物质的一种或几种物质的混合物及其制剂。 3.6 非侵染性病害 由不适宜的物理、化学等非生物环境因素直接或间接引起的植物病害。又称生理性病害。 4 总则 园林植物病虫害的防治应从园林生态系统的整体出发,研究有害生物-寄主-环境因素三者之间的 相互关系,放眼整个系统的最优结果,贯彻“预防为主,综合防治”的方针,协调运用各种科学可行的 防治手段,把害虫种群控制在景观、生态和经济损失允许水平之下,达到长期控制害虫对园林植物为害 的目的,从而获得最大的经济效益、生态效益和社会效益。 5 病虫害的调查 5.1 调查范围 主要包括临汾市的公园绿地、防护绿地、广场用地、附属绿地和区域绿地。 5.2 调查内容 调查和记录病虫害的种类、分布、发生程度、发生原因、寄主范围、造成的损失、寄主的抗病性和 防治效果、主要影响因素(气象因素和栽培活动等)。 5.3 调查方法 5.3.1 采取普查和专题调查相结合的方式。 5.3.2 普查了解病虫害的分布和发生程度。 5.3.3 专题调查是专门对某一种园林植物的病虫害进行的深入细致的调查,并对该病虫害有较深入的 了解,在此基础上提出具体的防治措施。 5.4 记录 调查取样后,记录病虫害种类、发生时间、发生数量、寄主范围和为害情况等信息。无法鉴定的, 将样本呈送上级绿化主管部门或相关高校研究所进行鉴定。 5.5 预警信息发布 根据调查记录的数据,结合物候以及气象预报等资料进行全面分析,预测其发生动态,及时发布病 虫害预警信息。 6 病虫害的诊断 6.1 病害的诊断 2 DB 1410/T 129—2022 根据植物受害症状,在排除非侵染性病害后,按照附录A,确定病害类别及是否需要防治。 6.2 虫害的诊断 根据现场取得的虫害样本和植物受害情况,按照附录B,确定害虫类别及是否需要防治。 7 防治方法 7.1 植物检疫 应符合中华人民共和国《进出境动植物检疫法》、《植物检疫条例》、《森林植物检疫技术规程》。 进行绿化材料引进或输出时,应先经当地检疫人员按照检疫程序严格检疫,办理检疫手续,确无检疫性 对象后,方可引进或输出。若有危险性有害生物则不引进或输出或经过植保专业人员进行技术处理后, 方可引进或输出。 7.2 园林技术防治法 7.2.1 7.2.2 7.2.3 7.2.4 选育抗性品种 合理搭配树种 合理施肥与灌溉 加强田间管理 7.3 人工物理机械防治 7.3.1 人工捕杀行动迟缓、有假死性、飞翔力不强的幼虫、成虫。清除越冬场所的越冬虫体(越冬虫 茧、虫囊、卵囊、卵块等)。 7.3.2 秋末冬初,采用涂白剂对树干基部进行刷白,杀死树干上的越冬病虫害。 7.3.3 对具有明显趋性的害虫,利用其趋化性、趋光性、趋食性,在未发展成灾时,采取诱杀措施, 减少下一代虫口基数。 7.3.4 应用热处理,消灭植物材料及土壤所携带的虫源。 7.3.5 根据害虫的活动习性,设置物理性障碍阻止害虫扩散和为害。 7.4 生物防治 7.4.1 7.4.2 7.4.3 7.4.4 7.5 合理利用天敌昆虫。保护利用本地天敌昆虫,引进外地天敌昆虫,人工繁殖与释放天敌昆虫。 应用生物农药防治害虫。微生物农药,农用杀虫素,生化农药。 其它有益生物的利用。以鸟治虫,以螨治虫等。 其它生物技术的应用。遗传不育治虫,转基因抗虫植物,转基因抗性天敌。 化学防治 7.5.1 通过现场诊断确定病虫害类别,病害按照附录 A 进行防治,虫害按照附录 B 进行防治。 7.5.2 虫害的防治要掌握防治适期;病害在发生前或者初期,选用保护性杀菌剂进行防治,在病害发生后 宜用具有内吸、治疗作用的杀菌剂进行防治。根据具体情况,提倡病虫兼治。 7.5.3 根据不同的防治对象,严格按照规定的浓度、剂量和方法进行防治。不同药剂之间交替轮换使 用,多种药剂混用时,各单剂的用量可相应减少。化学农药的使用应严格按照 GB/T 8321 的规定执行。 8 技术档案 3 DB 1410/T 129—2022 及时记载、整理和分析当年的各项技术资料,建立防治技术档案。 4 DB 1410/T 129—2022 A B A 附 录 A (规范性) 临汾市园林植物病害诊断及防治对照表 病 病 害 害 类 名 型 称 主要 受害 诊断的主要症状 发病规律 化学防治方法 位置 以菌丝体或闭囊壳在病残体、病芽上越冬。 发芽前喷施 3-5 波美度的石 白 粉 叶片 病 次年春天气温回升时,闭囊壳成熟,释放子 硫合剂;生长季节选用 20%粉 叶片和嫩芽有一层白粉, 囊孢子,越冬菌丝体也产生分生孢子,分生 锈宁乳油 1000-1500 倍液、 叶片褪绿或变黄,初生白 孢子借风雨和人为活动传播,形成初侵染 15%三唑酮可湿性粉剂 500 色小粉状斑,稍后成大圆 源,侵染叶片和新梢、幼芽等幼嫩组织,并 倍液进行喷雾,每隔 7-10 天 形斑。白色粉层可汇聚成 可通过角质层和表皮细胞壁进入表皮细胞 喷 1 次,连喷 3-4 次,喷药时先 片,引起叶片扭曲、皱缩、 进行危害。生长季节可发生多次重复侵染, 喷叶后喷枝干,以控制病害发 枯萎早落。 该病主要发生在春秋两季,4-6 月,9-10 月 生。 份,气温为 17-25℃时是发病盛期,尤以秋 季发病严重。 梨 桧 叶片 锈 病 叶 真菌 病害 斑 病 叶片 叶片上显现出病斑并逐 3 月下旬至 4 月下旬,遇 5 毫米以上降水, 3 月下旬至 4 月下旬喷药,一 渐扩大,被害叶片背面相 雨后持续 1-2 天连阴天,冬孢子萌发并产生 般每隔 7-10 天喷一次,连喷 3 应位置形成黄色隆起并 小孢子随风飘移到梨树、海棠等树体上进行 次,50%多菌灵可湿性粉剂 形成橙黄色锈子腔。在圆 侵染,潜育期 6-7 天后发病。7 月锈孢子腔 500 倍液、15%三唑酮可湿性 (桧)柏上形成棱形瘤及 破裂,成熟的锈孢子随风飘移到圆(桧)上, 粉剂 500 倍液、80%代森锌可 角状突起的冬孢子角。 侵入后,小枝上形成棱形瘤及隆起的冬孢子 湿性粉剂 1000 倍液,这些药 角。 剂交替轮换使用。 发病初期叶表面出现红 病菌以菌核或在植物残体上的菌丝渡过不 褐色至紫褐色小点,逐渐 良环境条件。菌核有很强的耐高低温能力, 扩大成圆形或不规则的 侵染、发病适温为 21—32℃,发病盛期主要 暗黑色病斑,病斑周围常 在夏季 7-8 月。当气温升至大约 30℃,同 有黄色晕圈,边缘呈放射 时空气湿度很高(降雨、有露、吐水或潮湿 状。后期病斑上散生黑色 天气等),且夜间温度高于 20℃时是盛发期。 小粒点,即病菌的分生孢 子盘。严重时病斑可连成 发病盛期喷施 50%的甲基硫 5 DB 1410/T 129—2022 片,使叶片枯黄脱落。 菌灵可湿性粉剂 500 倍液或 50%多菌灵可湿性粉剂 500 倍液,75%百菌清可湿性粉剂 500 倍液,一般每隔 7-10 天 喷一次,连喷 3 次,这些药剂交 炭疽病病菌,一般寄存在病枝病叶病果和枯 炭 疽 叶片 病 叶片上有时出现不明显 枝落叶上越冬,在第二年春季回暖时开始繁 轮纹病斑,黑色子实体顺 殖孢子,通过风雨、昆虫传播侵染幼果、新 轮纹形成,高湿度下出现 稍,一年可以多次反复侵染。炭疽病发病在 淡红色至桔红色分生孢 13-38℃的温度下,有适量的雨水便会发病, 子堆。 5 月底到 6 月初是染病高峰期,7 月和 8 月 连阴雨天,是病害的盛发期。 灰 霉 叶片 病 灰霉病病苗色浅,叶片、 以菌核在土壤或病残体上越冬越夏,温度在 叶柄发病呈灰白色,水渍 20-30℃。病菌耐低温度,7-20℃大量产生 状,组织软化至腐烂,高 孢子。弱光,相对湿度在 90%以上或幼苗表 湿时表面生有灰霉。幼茎 面有水膜时易发病。花期最易感病,借气流, 多在叶柄基部出现不规 灌溉及农事操作从伤口、衰老器官侵入。 则水浸斑,很快变软腐 烂,缢缩或折倒,最后病 苗腐烂枯萎病死。 该病原为子囊菌所致,春季分生孢子成熟后 借风雨传播。分生孢子是由皮孔传入,潜育 溃 疡 病 叶片 边缘隆起,病斑木栓化, 期约 60 天,分生孢子在生长期可多次进行 中心凹陷呈溃疡状。 侵染。4-5 月为第一次发病高峰期,9-10 月 为第二次发病高峰期,多雨潮湿期病害严 重。病菌以分生孢子器、子囊腔越冬。 6 替轮换使用。 DB 1410/T 129—2022 此病主要发生于桃树枝 干,尤其在主干和主枝丫 部。枝干发病时,在树皮 或裂口处流出淡黄色透 流 胶 病 枝干 部 明的树脂,树脂凝结后渐 变为红褐色。病部皮层和 木质部变褐腐朽,易被腐 生菌侵害。病株叶色黄而 细小,发病严重时,枝干 枯死。 3 月下旬至 4 月中旬是侵染性 侵染性流胶病菌以菌丝体、分生孢子器在病 枝里越冬,次年 3 月下旬至 4 月中旬散发出 分生孢子,随风而传播,主要经伤口侵入, 也可从皮孔及侧芽侵入引起初侵染,可进行 再侵染。特别是雨天从病部溢出大量病菌, 顺枝干流下或溅附在新梢上,从皮孔、伤口 侵入,成为新梢初次感病的主要菌源,枝干 内潜伏病菌的活动与温度有关。当气温在 15℃左右时,病部即可渗出胶液,随着气温 上升,树体流胶点增多,病情加重。 流胶病弹出分生孢子的时 期,可结合防治其它病害,5 月上旬至 6 月上旬、8 月上旬 至 9 月上旬为侵染性流胶病 的两个发病高峰期,在每次 高峰期前夕进行防治,喷 70% 甲基托布津 500 倍液或 40% 多菌灵悬浮剂 600 倍液。每 隔 7-10 天喷 1 次,连喷 2-3 次,喷药次数根据病情而定。 种植前进行土壤消毒(40%五 病菌的菌丝残留在病根或土壤中,可存活多 真菌 白 植株 病害 纹 根茎 羽 部 病 植株根茎部皮层逐渐变 年,引起根腐,最后导致全株死亡,是重要 成褐色坏死,严重的皮层 的土传病害。主要以菌丝越冬,靠接触传染。 腐烂,并出现白色丝状病 凡树体衰老或因其它病虫为害而树势很弱 原体覆盖。 的果树,一般多易于发病。 氯硝基苯 10-20g 每平方米) 。 生长期发病,建议使用国光 丙环唑(25%乳油)2500 倍, 或 30%恶霉灵 1000 倍液 +12.5%烯唑醇可湿粉 2000 倍 液浇灌,用药前若土壤潮湿, 建议晾晒后再灌透。每 5-7 天灌一次,连续灌 3-4 次。 外观上表现为叶片萎蔫 枯 萎 病 系统 下垂,叶片失去光泽,逐 性病 渐失绿以至叶片枯黄,整 害 个植株枯死;地下部分表 现为须根枯死。 病原菌可在土壤、病残体内越冬。由地下根 在病害未出现症状前进行预 侵入,经过维管束扩散到植物各部分,并在 防。可以在 5 月下旬开始对 维管束内增殖造成堵塞或中毒,引起植物萎 重点发病区域进行喷药预 蔫直至枯死。病原菌侵染根系后,造成整个 防。可用 30%恶霉灵水剂稀 养分和水分输导功能丧失。枯萎病初现期在 释 1000-1200 倍液,国光根 5 月下旬,发病高峰期在 6~8 月份,可以一 灵稀释 800-1000 倍液浇灌。 直延续到 10 月份。高温高湿有利于病原菌 5~8 月初每月浇灌一次,有 的增殖和侵染,暴雨和灌溉有利于病原菌的 发病苗头的每半月浇灌一 扩散。 次,使用时配合壮根肥“根 多”一起使用效果更佳。 细菌 病害 细 菌 性 叶片 初生针头大小的水浸状 病原菌主要随病残体在土壤中越冬,成为第 病斑,后病斑扩大,因受 二年初侵染源。病菌侵染后,在适宜的条件 叶脉限制而呈多角形,黄 下发病并产生菌脓。菌脓随雨水、灌溉水飞 7 DB 1410/T 129—2022 角 褐色,湿度大时有菌脓。 溅蔓延,进行多次重复再侵染。病菌从气孔 斑 及自然伤口侵入。在 10-30℃时均可发生, 病 24-28℃属于高发期。 细 病原菌主要随病残体在土壤中越冬,也可在 发病后交替淋喷 90%土链霉 未腐熟的粪肥里越冬。环境条件适宜时,病 素、25%溴硝醇等能起到一定 菌 性 软 腐 系统 性病 害 病斑水渍状,组织软腐, 原菌通过雨水、灌溉水、昆虫、肥料、土壤 治疗作用。 很快萎蔫倒伏。 等多种途径传播蔓延,因病菌寄生性较弱, 侵染时多从寄主的伤口侵入。 病 病毒 丛 病 枝 害 病 枝干 病害开始多发生在个别 类菌质体在病株上,大量存在于韧皮部疏导 枝条上,致使腋芽和不定 组织的筛管内,在病株内类菌质体主要通过 芽大量萌发,丛生许多细 筛板孔移动,而侵染到全株。据观察,类菌 弱的小枝。这些小枝节间 质体在寄主体内运行,秋季随树液流向根 4—6 月份,用粉锈宁 300 倍 缩短,叶片变小,有不明 部,春季又随树液流向树体上部的规律。带 液或 50%多菌灵 500 倍液喷 显的花叶状。小枝冬季常 病种根和苗木的调运是病害远程传播的重 施 2~3 次。 枯死,次年在枯枝旁又产 要途径。 生更多的小枝,如此重 复,最后整株枯死。 土栖线虫,寄生在寄主植 根 结 线 根部 虫 病 病害 菟 子 8 病原线虫在土壤中以附着在根上的幼虫、成 根上形成大小不等的根 虫及虫瘿为翌年的初次侵染源。线虫为害的 结,植株地上部表现生长 根部易产生伤口,诱发根部病原真菌、细菌 衰弱、黄、矮,严重时导 的复合侵染,加重为害。6-9 月发生。 发病期可在植株附近穴施 10%克线磷 4-8 克/㎡或 3%米 乐尔 4-6 克/㎡。 致死亡。 其他 丝 株的根部,并在主根、侧 枝干 菟丝子以茎缠绕植株的 菟丝子成熟后,一部分种子掉落土中,一 使用“鲁保一号”生物制剂, 茎干部,并以吸器伸入寄 部分种子随收获、脱粒混杂到其它植物种 每平方米 3-5g,稀释为 100 主的茎或分枝干内与其 子中或进入肥料,翌年 4-5 月地温达 l3 一 -200 倍液,于雨后阴天潮湿 导管和筛管相连接,吸取 l8℃、湿度在 15%一 30%时,5—8 天种子 气候喷洒,效果很好。若用 维持其自身所需的全部 即可萌发。萌发的最适温度是 25—30℃。 药前抽打蔓茎,多造成伤口, 养分,因此导致受害茎干 菟丝子种子萌发后,产生黄白色丝状幼芽, 效果更佳。 发育不良,生长受阻,叶 以顺时针方向缠绕,并遇新延伸。当碰到 片黄化脱落,枝干干枯, 寄主植物时,则缠绕寄主,脱离土壤。菟 严重的整株枯萎死亡。 丝子的茎向寄主植物茎内伸入吸盘,开始 DB 1410/T 129—2022 寄生生活,吸取植物的营养和水分,迅速 生长扩大蔓延。并且繁殖力惊人,1 株可产 生种子近百万粒,因此危害严重。菟丝子 从出苗到成熟约需 3 个月。7—8 月份温度 高、湿度大、生长较快,蔓延迅速,危害 严重。若幼芽不遇寄主,13-l5 天即死亡。 9 DB 1410/T 129—2022 附 录 B (规范性) 临汾市园林植物害虫诊断及防治对照表 为 害 有害生 常见害 特 物分类 虫 发生规律及主要为害症状 防治指标 化学防治方法 性 旱季没有水浇灌的林 直翅目 短额负 蝗 一年 1 代,以卵在土中越冬。 地容易发生蝗害,若 翌年 5-6 月卵孵化,啃食多种 1 亩林地四周及中央 发生严重时喷洒 2.5% 植物,初期只取食植物的嫩叶, 5 个 1 平方米的样点 高效氯氟氰菊酯乳油 到老熟幼虫和成虫阶段,几乎 中,有 2 个样点的蝗 2000 倍液。 啃食植物的所有部位。 虫密度大于 10 头,即 需防治。 一年 1 代或多代,以幼虫在枝 鳞翅目 食 幼虫 叶 袋蛾、 刺蛾、 尺蠖等 性 幼虫发生初期喷洒 条上越冬或以蛹在土里越冬, 检查时剪取顶部新 幼虫危害期集中在 4-9 月。低 枝,观察叶背,若新 龄幼虫在叶背取食嫩叶,高龄 枝出现 10 头以上幼 幼虫进入暴食期后,可短时间 虫,即需防治。 吃光整株树的树叶。 害 虫 鞘翅目 叶甲 20%除虫脲悬浮剂 7000 倍液或 2.5%高效 氯氟氰菊酯乳油 2000 倍液。 在心叶抽出但未展开 成虫期向枝叶喷洒 时检查,若掰开心叶 10%吡虫啉可湿性粉剂 期;成虫取食叶片,造成缺刻。 后发现有为害,即需 2000 倍液或 3%高渗苯 一年发生 1 代,6-8 月为成虫 防治。 氧威乳油 3000 倍液。 1.于 4 月中旬向树冠喷 膜翅目 一年一代,该虫以幼虫咬食叶 剪取顶部新枝,观察 柳叶瘿 片,严重时整株植物叶片被吃 叶背,若新枝出现 10 叶蜂 光,该虫每年 5-10 月间发 头以上幼虫,即需防 生,以 5-6 月最为普遍。 治。 洒 2.5%高效氯氟氰菊 酯乳油 2000 倍液,毒杀 成虫。2.于 4 月下旬树 干钻孔注入 55%氯氰 毒死蜱原液,每厘米胸 径注药 1mL。 10 DB 1410/T 129—2022 为 害 有害生 常见害 特 物分类 虫 发生规律及主要为害症状 防治指标 化学防治方法 性 在花坛内放置 1 个 一年一代,以成贝和幼贝在落 叶下或浅土中越冬。翌年 3 月 软体动 物 开始活动,昼伏夜出。一般在 蜗牛 多雨的 6、7、8 月为害严重, 主要取食灌木的嫩叶或小苗, 严重影响植物的生长和景观。 20cm 宽的浅盘,盘内 倒入少许啤酒,在晚 为害期向寄主上喷洒 上取出观察,若盘内 10%吡虫啉可湿性粉剂 软体动物在 10 头以 2000 倍液或 50%辛硫 上,需要防治;另外, 磷乳油 1200 倍液毒杀 所调查花坛和苗圃受 成、幼虫。 害面积超过 10%,也 需要进行防治。 方翅网蝽繁殖能力很强,一年 半翅目 法桐方 发生 3-6 代,1 个世代 1 个月 观察新抽枝条,若 1 翅网 左右,1 只雌虫产卵几百个, 株植株 4 个方向的新 蝽、缘 世代重叠严重,大多有趋嫩性, 枝条中有 2 个方向以 蝽、麻 主要为害植株的嫩芽,为害严 上发生虫害,即需防 皮蝽等 重时导致植株不能正常生长, 治。 嫩芽枯死。 1.冬初向寄主植物喷洒 3-5 波美度石硫合剂, 杀灭越冬卵。2.若虫群 集枝上为害期,喷洒 2.5%高效氯氟氰菊酯 乳油 2000 倍液。 主要群集于叶背或幼嫩枝条上 刺 吸取树液,花木被害后,叶片 吸 变黄、脱落,长势衰弱,甚至 性 枯死。同时,由于它能分泌蜜 害 虫 同翅目 蚜虫、 露于花木上,极易引起煤污病。 蜡蝉、 若天气干燥虫害发生更严重, 木虱、 植株枯萎迅速。其中蚜虫世代 蚧壳虫 重叠严重,5-6 月虫口密度大, 等 繁殖最快,7-8 月份气温升高, 虫口下降,至 9 月再次大量繁 观察植株 4 个方向的 新枝,若有 2 处以上 的新枝发生虫害,即 需防治。防治重点时 期在 5-6 月和 9-10 蚜虫、蝉、木虱为害期 和蚧壳虫若虫期喷洒 10%吡虫啉可湿性粉剂 2000 倍液或 30%噻虫 胺噻嗪酮 1500 倍液。 月。 殖为害,直至 11 月份逐渐减 少;蚧壳虫一年发生 1-5 代, 每只可产卵 600-1000 粒,自身 11 DB 1410/T 129—2022 为 害 有害生 常见害 特 物分类 虫 发生规律及主要为害症状 防治指标 化学防治方法 性 分泌蜡质层,2 月中旬-10 月底 均有发生。 蓟马以成虫和若虫锉吸植株幼 嫩组织(枝梢、叶片、花、果实 发生初期喷洒 10%吡 等)汁液,被害的嫩叶、嫩梢变 缨翅目 蓟马 虫啉可湿性粉剂 2000 硬卷曲枯萎,植株生长缓慢, 一般只在花期和春季 节间缩短;幼嫩果实被害后会 新叶抽芽时防治。 倍液或 2.5%高效氯氟 氰菊酯乳油 2000 倍。 硬化,严重时造成落果,严重 影响产量和品质,5-7 月为发 生高峰期。 5 月底 6 月初使用 1.8% 一年多代,以卵在枝梢上越冬; 阿维菌素 3000 倍液或 成螨期:5-9 月;若螨期:4-8 螨类 红蜘蛛 月。螨类主要为害新叶和嫩芽, 部分螨类在为害严重时结网覆 盖嫩芽,导致植株落叶,营养不 注意观察新叶和嫩 10%苯丁哒螨灵乳油 芽,若发现有结网则 1000 倍液+5.7%甲维盐 需要防治。 乳油 3000 倍液混合后 喷雾防治,建议连用 2 良。 次,间隔 7-10 天。 蛀干害 鳞翅目 虫 12 幼虫 蠹蛾 两年发生一代,6-8 月为成虫 1 .找到幼虫蛀入孔,可 期,幼虫全年可见。以幼虫钻 用棉花蘸上敌敌畏、毒 蛀树干为害,主要取食植株的 当发现新鲜虫道时, 死蜱等农药原液塞入虫 韧皮部,蛀道较浅,经常被虫 即需防治。 孔,毒杀幼虫。 粪和丝网覆盖,严重时造成树 2.用辛硫磷乳液兑水 干干枯、容易造成风折。 100 倍,混合粘土,涂 DB 1410/T 129—2022 为 害 有害生 常见害 特 物分类 虫 发生规律及主要为害症状 防治指标 化学防治方法 性 抹封堵在植株的蛀孔, 临汾地区常见蛀干害虫多为两 并用保鲜膜覆盖以免脱 年一代或一年一代,天牛成虫 落。 期基本集中在 5-7 月,幼虫基 天牛、 鞘翅目 小蠹、 吉丁等 本全年都有;蠹类成虫期集中 观察主杆上的蛀孔, 在 6 月上旬至翌年 4 月,幼虫 若发现蛀孔下有新鲜 期集中在 4 月下旬至 5 月下旬。 虫粪或者流胶,即需 幼虫在植株的韧皮部蛀食,虫 防治。 3.利用天牛成虫产卵前 取食嫩叶和嫩枝皮层 作补充营养的特点,在 成虫期于树冠上喷洒 农药;在成虫羽化出穴 道不规则,并逐渐深入木质部 前,在树体有虫树干上 为害。被害树木生长衰弱,甚 喷洒农药防止成虫羽 至枯死。 化出穴。 二年一代,以成虫及幼虫在土 鞘翅目 幼虫 华北大 中越冬;成虫期:4-7 月;幼虫 黑鳃金 期:全年都有。为害植株根部。 龟幼虫 如危害结缕草时,咬断根部, 使整片草坪枯萎。 可在树冠投影外浅刨 地面,若发现 1 平方 米的区域内多于 3 头 蛴螬,即需防治。 三年一代,以成虫或 9 龄若虫 在土里越冬;除休眠期外,全 地 下 华北蝼 直翅目 蛄 害 虫 年可见。成虫和若虫在土中咬 食刚播下的种子和幼芽,或将 药剂处理土壤。用 50% 黑光灯诱杀数量突然 增多时即需防治,避 免幼苗受害。 辛硫磷乳油每亩 200-250 克,加水 10 倍 喷于 25-30 千克细土上 幼苗根、茎部咬断,使幼苗枯 拌匀制成毒土撒于土 死。 面,随即浅锄。 一年 2-3 代,5-6 月、8-10 月 为幼虫危害期,10 月中下旬老 鳞翅目 小地老 幼虫 虎 熟幼虫在土中化蛹越冬。多食 性害虫,以幼虫危害幼苗,将 幼苗近地面的茎部咬断,使整 黑光灯诱杀数量突然 增多时,即需防治, 避免幼苗受害。 株死亡,造成缺苗断垄。 13 DB 1410/T 129—2022 附 录 C (资料性) 临汾市园林植物常见虫害名录 中文名 学名 寄主 法桐方翅网蝽 Corythucha ciliate Say 法桐 麻皮蝽 Erthesina fullo 法桐、海棠 钝肩谱缘蝽 Plinachtus bicoloripes Scott 丝绵木 4.1 主要害虫 4.1.1 刺吸式害虫 臭椿、香椿、刺槐、杨、柳、悬铃木、榆、 斑衣蜡蝉 Lycorma delicatula 女贞、合欢、苦棟、海棠、桃、李、黄杨、 槭属植物等 14 槐豆木虱 Cyamophila willieti 槐树 梧桐裂木虱 Carsidara limbata 青桐 中国梨喀木虱 Cacopsylla chinensis 梨树 柳蚜 Aphis farinosa Gmelin 柳 柏长足大蚜 Cinara tujafilina 柏 松长足大蚜 Cinara pinihabitans 雪松、白皮松、油松、华山松 杨白毛蚜 Chaitophorus populialbae 毛白杨 栾多态毛蚜 Periphyllus koelreuteria 栾树 枫多态毛蚜 Periphyllus diacerivorus Zhang 五角枫 紫薇长斑蚜 Tinocallis Kahawaluokalani 紫薇 竹纵斑蚜 Takecallis arundinariae 竹 桃蚜 Myzus persicae 山桃、碧桃、李、杏、梅、樱花、月季等 月季长尾蚜 Longicaudus trirhodus 蔷薇科植物 棉蚜 Aphis gossypii Glover 槐蚜 Aphis sophoricola Zhang 履绵蚧 Drosicha corpulenta 绵粉蚧 Phenacoccus aceris 木槿、石榴、紫叶李、紫荆、大叶黄杨、蜀 葵、牡丹等 槐 柳、槐、白蜡、臭椿、柿子、苹果、樱花、 玉兰、月季等 柿、桑、泡桐、李、梨、忍冬、悬铃木、柳、 DB 1410/T 129—2022 核桃、槭属植物等 柿树白毡蚧 Asiacornococcus kaki 柿、梧桐、桑 石榴囊毡蚧 Eriococcus lagerostroemiae Kuwana 紫薇、石榴、女贞等 康氏粉蚧 Pseudococcus comstocki Kuwana 栾树毡蚧 Eriococcus koelreuterius Wei et Wu 栾树 日本龟蜡蚧 Ceroplastes japonica Green 悬铃木、枣、紫薇、玉兰、月季、女贞等 角蜡蚧 Ceroplastes ceriferus 白蜡蚧 Ericerus pela Chavannes 枣大球坚蚧 Eulecanium gigantea (Shinji) 朝鲜毛球蚧 Didesmococcus koreanus Borchsenius 桑、梨、卫矛、金叶女贞、紫叶小檗、槐、 柳等 木槿、石榴、菊花、玉兰、雪松、蔷薇、月 季、黄杨、桑等 女贞 枣、栾树、刺槐、槐、核桃、杨、柳、榆、 紫薇、苹果、槭属植物等 杏、李、桃、樱桃等蔷薇科植物 桃、槐、核桃、李、杏、樱花、悬铃木、连 桑白盾蚧 Pseudaulacaspis pentagona 翘、柿子、银杏、杨、柳、白蜡、黄杨、女 贞、木槿、槭属植物等 烟蓟马 Thrips tabaci Lindeman 苹果、葡萄 红蜘蛛 Tetranychuscinnbarinus 柳、山楂、海棠、五角枫等 柳叶瘿叶蜂 Pontania bridgmannii Cameron 柳 短额负蝗 Atractomorpha sinensis 菊花、一串红、美人蕉 李叶甲 Cleoporus variabilis 桃、李、梨、月季、蔷薇 卫矛巢蛾 Yponomeuta polystinellus Felder 卫矛 大袋蛾 Eumeta variegata Snellen 缀叶丛螟 Locastra muscosalis 黄刺蛾 Cnidocampa flavescens 4.1.2 食叶害虫 国槐尺蠖 Semiothisa cinerearia 桑褶翅尺蠖 Zamacra excavata Dyar 天幕毛虫 Malacosoma neustria testacea Motsch 槐、刺槐、悬铃木、泡桐、椿、桑、桃、樱 花、石榴、蔷薇等 核桃、黄栌、臭椿、女贞等 海棠、月季、石榴、樱花、杨、柳、榆、悬 铃木、槭属植物等 槐 金叶女贞、梨、核桃、山楂、桑、榆、毛白 杨、刺槐 柳 15 DB 1410/T 129—2022 丝棉木金星尺娥 Calospilos suspecta Warren 蜗牛 Fruticicolidae 丝棉木、卫矛、大叶黄杨、榆、槐、杨、柳 等 紫薇、金银木、紫荆、牡丹、海棠、月季、 蔷薇、白蜡、槐、杨、圆柏等 蛞蝓 Agriolimax agrestis Linnaeus 菊花、月季、鸢尾、海棠 卷球鼠妇 Armadillidium vulgare 君子兰、仙客来、苏铁及一些多肉植物 金缘吉丁 Lampra limbata Gebler 梨、苹果、山楂等 光肩星天牛 Anoplophora glabripennis 杨、柳、榆、苦棟、槭属植物等 桑天牛 Apriona germari(Hope) 桑、构树、无花果 云斑天牛 Batocera horsfieldi 白蜡、柳、女贞、泡桐、杨、悬铃木 桃红颈天牛 Aromia bungii 桃、杏、紫叶李、樱桃、海棠、紫叶矮樱 小线角木蠹蛾 Holcocerus insularis Staudinger 白蜡、柳、槐、山楂、海棠 红脂大小蠹 Dendroctonus valens Le Conte 柏肤小蠹 Phloeosinus aubei Perris 侧柏、桧柏 国槐小卷蛾 Cydia trasias 槐 微红梢斑螟 Dioryctria rubella Hampson 油松、华山松 小地老虎 Agrotis ypsilon Rottemberg 草坪草、杨、柳、松、柏等 华北蝼蛄 Gryllotalpa unispina Saussure 草坪草、海棠、松、柏等 华北大黑鳃金龟 Holotrichia oblita Fald 草坪草、金叶女贞、黄杨等 4.1.3 蛀干害虫 油松、白皮松 4.1.4 地下害虫 16 DB 1410/T 129—2022 附 录 D (资料性) 临汾市园林植物常见病害名录 寄主植物 柿子树 桃 山楂 梨树 寄主学名 病害名 病原学名 炭疽病 Colletrichum magmoliae Camara 叶斑病 Phyllosticta hibiscina Ell.et Ev 流胶病 Botryosphareria sp. Phomopsis sp 缩叶病 Taphrina deformans 白纹羽病 Rosellinia necatrix. Dematophora necatrix 锈病 PhakopsorapachyrhiziSydow 锈病 gynmosporangium asiaticum miyabe ex yamada 流胶病 Botryosphareria sp. Phomopsis sp Diospyros Amygdalus persica L. Crataegus pinnatifida Bunge Pyrus sorotina 炭疽病 Glomerellacingulata(Stonem.) Spauld.EtSchrenk 腐烂病 Valsa mali Miyabe et Yamada var.pyri Y.J.Lu 杏 Armeniaca vulgaris Lam. 叶斑病 PhyllostictahibiscinaElletEv 石榴 Punica granatum L. 叶斑病 Phyllosticta hibiscina Ell.et Ev 核桃 Juglans regia L. 叶斑病 Phyllosticta hibiscina Ell.et Ev 炭疽病 Colletrichum magmoliae Camara 晚樱 Cerasus serrulata (Lindl.) G. Don ex London var. lannesiana (Carri.) Makino 海棠 Malus、Chaenomeles 锈病 Puccinia sp. 石楠 Photinia serrulata Lindl. 叶斑病 Phyllosticta hibiscina Ell.et Ev 杨 Populus L. 溃疡病 Botryosphaeria ribis 柳 Salix 溃疡病 Botryosphaeriaribis 17 DB 1410/T 129—2022 (Tode)GrossetDuss 槐 叶斑病 PhyllostictasalicicolaThum. 煤污病 sooty blotch 溃疡病 Phoma eucalyptica Sacc Sophora japonica L. 栾树 Koelreuteria paniculata 流胶病 Botryosphareria sp. Phomopsis sp 白蜡 Fraxinus chinensis 流胶病 Botryosphareria sp. Phomopsis sp 法桐 Platanus orientalis Linn. 溃疡病 Phoma eucalyptica Sacc 泡桐 Paulownia 炭疽病 Colletrichum magmoliae Camara 溃疡病 Phoma eucalyptica Sacc 叶斑病 Phyllosticta hibiscina Ell.et Ev 苦楝 Melia azedarach 雪松 Cedrus deodara (Roxb.) G. Don 叶枯病 Ascochyta cycadina Scalia 云杉 Picea asperata mast 叶枯病 Ascochyta cycadina Scalia 侧柏 Platycladus orientalis(L.)Franco 叶枯病 Ascochyta cycadina Scalia 蜀桧 Sabina chinensis cv. Pyramidalis 锈病 Puccinia sp. 油松 Pinus tabuliformis Carrière 锈病 Puccinia sp. 白皮松 Pinus bungeana Zucc. 叶枯病 Ascochyta cycadina Scalia 华山松 Pinus armandii Franch. 叶枯病 Ascochyta cycadina Scalia 五角枫 AcerelegantulumFangetP.L.Chiu 叶斑病 Phyllosticta hibiscina Ell.et Ev 元宝枫 Acer truncatum Bunge 叶斑病 Phyllosticta hibiscina Ell.et Ev 玉兰 Magnolia denudata Desr. 炭疽病 Colletrichum magmoliae Camara 叶斑病 Phyllosticta hibiscina Ell.et Ev 流胶病 Botryosphareria sp. Phomopsis sp 红叶李 18 Prunus cerasifera Ehrhar f. DB 1410/T 129—2022 紫叶矮樱 Prunus × cistena N.E.Hansen ex Koehne 根癌病 Agrobacterium tumefactions 榆叶梅 Amygdalus triloba 叶斑病 Phyllosticta hibiscina Ell.et Ev 白粉病 Oidium sp. 叶枯病 Ascochyta cycadina Scalia 叶斑病 Phyllosticta hibiscina Ell.et Ev 叶斑病 Phyllosticta hibiscina Ell.et Ev 锈病 Puccinia sp. 白粉病 Oidium sp. 叶斑病 Phyllosticta hibiscina Ell.et Ev 白粉病 Oidium sp. 叶斑病 Phyllosticta hibiscina Ell.et Ev 白粉病 Oidium sp. 立枯病 Rhizoctonia solani Kuhn 叶斑病 Phyllosticta hibiscina Ell.et Ev 丛枝病 Mycoplasma Like Organisms 黄刺梅 Rosa xanthina Lindl 连翘 Forsythia suspensa 木槿 Hibiscus syriacus Linn. 紫薇 丁香 黄栌 大叶女贞 Lagerstroemia indica L. Syzygiumaromaticum Cotinus coggygria Scop. Ligustrumcompactum(Wall.exG.Don) Hook.f. & Thomson ex Decne. 竹类 煤污病 Meliolacamelliae(Catt.)Sacc CapnodiumfootiiBerk.et Desm 月季 构树 腊梅 Rosa chinensis Jacq. Broussonetia papyrifera 灰霉病 Botrytis sp 白粉病 Oidium sp. 叶斑病 Phyllosticta hibiscina Ell.et Ev 叶斑病 Phyllosticta hibiscina Ell.et Ev 炭疽病 Colletrichum magmoliae Camara 叶斑病 Phyllosticta hibiscina Ell.et Ev Chimonanthus praecox (Linn.) Link Phytophtthora sp. 金叶女贞 Ligustrum vicaryi Hort Hybrida Vicary Privet 枯萎病 Fusarium sp. 19 DB 1410/T 129—2022 卫矛 黄杨 红叶小檗 金叶榆 文冠果 萱草 Euonymus alatus (Thunb.) Sieb 叶斑病 Phyllosticta hibiscina Ell.et Ev 白粉病 Oidium sp. 白粉病 Oidium sp. 叶斑病 Phyllosticta hibiscina Ell.et Ev 白粉病 Oidium sp. 炭疽病 Colletrichum magmoliae Camara 白粉病 Oidium sp. 根结线虫病 Meloidogyne hapla 茎腐病 P.marginata 叶斑病 Phyllosticta hibiscina Ell.et Ev 锈病 Puccinia sp. Buxus sinica (Rehder & E. H. Wilson) M. Cheng F.atropuTpurea Ulmus pumila'Jinye' Xanthoceras sorbifolium Bunge Hemerocallis fulva 红瑞木 Swida alba Opiz 叶斑病 Phyllosticta hibiscina Ell.et Ev 忍冬 Lonicera japonica 叶斑病 Phyllosticta hibiscina Ell.et Ev 叶枯病 Ascochyta cycadina Scalia 叶斑病 Phyllosticta hibiscina Ell.et Ev 叶斑病 Alternaria iridicola(Ell.et Ev.)Elliott 君迁子 鸢尾 20 Diospyros lotus L. Iris tectorum Maxim.

相关知识

设施栽培园林植物病虫害防治技术规范 DBJ50
北方园林植物病虫害防治.pdf
园林植物常见病虫害及其防治措施
城市园林植物常见病虫害及防治措施
城市园林植物常见病虫害及综合防治
园林植物病虫害防治技术 9787561546123 epub pdf mobi txt 电子书 下载 2024
园林植物病虫害防治手册 2024 pdf epub mobi 电子书
02园林植物病虫害防治课.doc
园林植物常见病虫害防治
园林植物常见病虫害识别和防治

网址: 园林植物常见病虫害防治技术规范.pdf https://m.huajiangbk.com/newsview434259.html

所属分类:花卉
上一篇: 病虫害调查与预测课程提纲
下一篇: 农作物病虫害的发生、预测及综合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