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割—张世俊作品展
展览时间:2017年10月11日—14日
展览地点:鲁迅美术学院美术馆一楼
我与我的创作
清晨,灰蒙蒙的空气还未泛出青白的颜色,窗外胡同里清嗓的咳嗽、哈欠声随着脚步忽远又忽近,偶尔伴随几声晨鸟的清鸣;楼边的马路,发动机的隆隆声开始不断叠加,不经意间已经演变成喇叭与人声的奏鸣混响,一天就这样开始了。
我自小生长在北方的城市,一个重工业基地、国企泛滥的地区。每天呼吸着这里与众不同的尘埃和空气。三十多年来,随着经济格局的变化,这里的人经历了几次起起伏伏的世道变化,或沉或浮的生存轨迹终会在人的身体和精神上烙下时间的印记。我对这个世界的认知就来源于这每一天与身边每一个人的关联与观察。
我的艺术创作始终关注"人",关注社会变迁中的"人"及其“痕迹”,然后尝试去表现"人"与"时间"和“环境”的痕迹。"人"是社会性动物、是信息的载体、是延续的现实世界、是生命的高级形态,而越高级的生命形态,也预示着其隐藏着最脆弱敏感的生命力。人类的社会性组织是现代人类个体生存的唯一倚仗,所以每个人的生存状态都是社会环境和时间的投射。在大时代变迁中,人极易成为社会更迭最大的牺牲品和享受者,原本连贯类同的生活,被时代的进步生硬的分割成诸段相互陌生、似无关联的生活境遇。每个人的生命历程无法回避地被时代的跳跃冲击得愈发破碎、不确定和片段化。人作为历史的创造者,在这加速变换的时代,轻易的被抛起或是遗弃,或激荡、或平庸。
时代前行的脚步注定不会随着个体的意愿而改变节奏,它肆意地摔打和磨砺着人的意志。要么沉浸其中、要么独然世外,这就是时间留给每个人的选择。而我的选择是做一个旁观者,以此拥有一个独立于样板世界的身份。我要做一棵扎根生长在城市的树精,即使呼吸不到蓝天的晴朗、喝不到泉水的清纯、嗅不到花儿的芬芳、触碰不到泥土的湿泞,也要通过我思想的根脉去建立理想的生命、寻找生存的意义。我观看身边的每一个人,找寻每一份感动,然后将他说出来,说的尽可能尽兴些,来忘掉那些无用的美景和美味。我希望我的作品能超越绘画的语言形式,传达出关于生命、生存最真挚的表现,述说不同社会个体的快乐、悲伤、困顿、忧疑、享受和期待。
三十多年来,伴随我成长的是这个城市的迟钝、懒惰、磨难和欢乐,而今,它依然故我,不嗜改变,就好像窗外的阳光来了又走,从未停歇,也从未改变。我们每个人,只需生活,去体味生命进程的种种。而我,依然要在黑夜里熄灯关窗,静思、酣睡。
张世俊
作品欣赏
《膏肓之年》 丝网版画 36X54cm
《灰色》丝网版画 36cmX54cm
《空》丝网版画 36cmX54cm
《身份》丝网版画 36cmX54cm
《身后》丝网版画 36cmX54cm
《围》丝网版画 36cmX54cm
《烟火》丝网版画 36cmX54cm
《妆》丝网版画 36cmX54cm
《老先生—白发》木板丙烯 30cmX45cm 2012
《老先生—旺火》木板丙烯 30cmX45cm 2012
《老先生—虚弱》木板丙烯 30cmX45cm 2012
《老先生—愁眉》木板丙烯 30cmX45cm 2012
《无序-饕餮之一》丙烯 120cmX180cm 2015
《无序-饕餮之二》丙稀 120cmX150cm 2015
《无序-饕餮之三》丙稀 120cmX150cm 2015
《无序-饕餮之四》丙烯 120cmX180cm
张世俊
1977年11月出生于中国辽宁沈阳。
2000年毕业于鲁迅美术学院版画系水彩专业,获文学学士学位。
2004年毕业于鲁迅美术学院版画系水彩专业,获文学硕士学位。
2000年7月至2001年7月任教于鲁迅美术学院附中。
2004年至今任教于鲁迅美术学院版画系,主要从事绘画基础教学工作。个人创作1996年至2007年以水彩画创作为主。2007年至今以丙烯、版画创作为主。
资料来源|鲁迅美术学院美术馆公众号
责任编辑:
相关知识
展览预告|亦花亦世界——张海珍花卉水彩作品展
香港春节观兰花世界 香港2013香港花卉展览预告
展览推荐 | 水流花自开——张小纲艺术作品展
迷思之像——傅文俊抽象摄影作品展
农工党党员包丽霞《花之物语》花卉摄影作品展开展
首届大运河文化摄影作品展开幕
[园林学院]校园文化建设微广场举办第27期展览暨园林学院插花设计学生作品展2016
展览预告
三月花——石晓作品展
美术与设计学院教师在多项省级美术、设计展览中获得奖项
网址: 展览预告|分割—张世俊作品展 https://m.huajiangbk.com/newsview435003.html
上一篇: 于正新剧《延禧攻略》首曝片花,网 |
下一篇: 展览预告| 不止于怪——扬州八怪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