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分享 > “香文化”系列讲座之“β

“香文化”系列讲座之“β

大家期盼已久的“香文化”系列讲座第二期于3月7日在交大芳香植物中心会议室如期举行。本次讲座的主题是《β-紫罗兰酮的秘密》,由本中心硕士研究生李淑颖主讲。整个讲座氛围轻松愉快,使得大家对香料植物紫罗兰及紫罗兰酮类化合物有了更深了解。

李淑颖从一张印有紫罗兰花(Viola odorata L.)的伊朗邮票入手,结合趣事轶闻,深入浅出地给大家介绍了香料植物紫罗兰的植物学概况,并由此引出了本次讲座的主题香料——β-紫罗兰酮。

β-紫罗兰酮及其类似化合物广泛存在于各类芳香植物花果中,在自然界的香气化学中扮演着重要的角色。紫罗兰酮的生物合成与人工化学合成途径是怎样的?玫瑰花香气与紫罗兰香气的微观异同与紫罗兰酮及其类似化合物的化学结构有着怎样奇妙的联系?紫罗兰酮在香化产品中是如何运用的?茶叶发酵工艺中产生的独特香气又与紫罗兰酮类化合物有何种联系?李淑颖围绕以上问题给我们一一进行了详细的解答。随后,李淑颖还给大家简单介绍了各类香料化学成分在化工各领域的编号情况,涉及精细化学、香精香料、化妆品原料、食品等行业,包含注册、申报、卫生、安全等法律法规事项,加深了大家对以β-紫罗兰酮为例的天然(及天然等同)香料在日化、洗化等工业领域的实际应用情况的认识。

最后,讲座在两个简单有趣的互动“识香”游戏(三角测验与日化产品评香测试)中画上了完美的句号。

李淑颖同学为交大芳香植物中心2013届应届毕业硕士,主要研究方向为蔷薇属植物资源的开发及利用。硕士期间以《华东地区油用与非油用蔷薇属资源的应用拓展研究》为课题开展深入研究,先后搜集了18份华东地区代表性非油用芳香蔷薇资源并进行了气味化学分析,再结合以仪器分析为基础的现代香味物质感官评价技术初步确认和开发了白木香花(Rosa banksiae var. banksiae)这种习见园林观赏蔷薇的天然香原料应用价值,最终顺利完成了高水平毕业论文写作,受到业内专家学者的一致好评和认可。而β-紫罗兰酮类化合物正是白木香花的特征香味物质之一。此外,个人曾先后发表中、英文学术论文6篇,屡次作为发言人、翻译或随行人员等参与多次业内学术研讨活动。李淑颖同学兴趣广泛,课外实践也非常丰富,曾从层层选拔中脱颖而出成为欧莱雅(中国)研发与创新中心2012年暑期实习生项目3名最终候人选之一,参与到彩妆创新实验室的最新产品开发项目之中。

相关知识

欧洲文化系列讲座之花与植物的象征意义(可编辑)
东南大学文化素质教育系列讲座记录.pdf
人文讲堂系列讲座第五十五期
我院举办南旅大讲堂系列讲座之《花艺与园艺》
校工会举办生活中的美学系列讲座第四讲
“此时此科”名家科普系列讲座第十一期圆满结束
三欧洲文化中植物的象征意义
王者之香  谦谦君子 ——探寻中国兰花文化的独特魅力
插花艺术——园艺知识系列讲座.ppt
早期埃及考古与艺术系列讲座

网址: “香文化”系列讲座之“β https://m.huajiangbk.com/newsview437306.html

所属分类:花卉
上一篇: “孝”文化进社区 慈孝之花遍地
下一篇: 如何让插瓶花更加好看的插花技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