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分享 > 生态恢复措施对土壤微生物数量特征的影响——以阜新海州露天矿排土场为例

生态恢复措施对土壤微生物数量特征的影响——以阜新海州露天矿排土场为例

《土壤通报》 2011年06期

收藏 | 投稿 |

论文排版

生态恢复措施对土壤微生物数量特征的影响——以阜新海州露天矿排土场为例

闫晗   吴祥云   黄静   刘政   开通知网号

【摘要】:通过对海州露天矿排土场人工林地、工程复垦地、天然草地3种修复地和荒裸地的土壤微生物数量特征进行研究,分析了土壤微生物的数量分布、垂直分布、季节间变化及其与土壤养分的相关性。结果显示,在细菌、放线菌和真菌数量上修复地显著高于荒裸地(P<0.05),修复地表现为人工林地>天然草地>工程复垦地3,种林地间为榆树和刺槐强于紫穗槐;在微生物数量在垂直分布方面,表现为根际土壤>0~10 cm土层>10~20 cm土层;在季节变化上,微生物数量的高值出现在夏季(7月)、秋季(9月),而低值则出现在春季(5月)和冬季(11月)。细菌、放线菌和真菌的数量与土壤全N、全P、全K呈显著或极显著的正相关关系,而与pH值则呈现负相关关系。荒裸地在各季节中的微生物数量均显著低于修复地(P<0.05),表明生态恢复措施有助于提高土壤微生物的数量,其中人工林地为海州露天矿排土场最佳的恢复措施。

下载App查看全文

下载全文 更多同类文献 个人查重>> 个人AIGC检测>> 文献综述>>

(如何获取全文? 欢迎:购买知网充值卡、在线充值、在线咨询)

CAJViewer阅读器支持CAJ、PDF文件格式,AdobeReader仅支持PDF格式


1234187246572142592

【引证文献】 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 前3条 1 黄香兰;叶龙华;薛立;卢广超;华南地区3种典型人工林的土壤特性研究[J];安徽农业大学学报;2014年02期 2 杨振意;许建新;薛立;许鹏波;吴彩琼;刘斌;黄石铁尾矿废弃地刺槐人工林土壤肥力研究[J];华南农业大学学报;2013年02期 3 林剑辉;孙宇瑞;孟繁佳;蔡彩霞;应用土壤圆锥指数仪评估阜新海州矿排土场复垦工程效果[J];中国农学通报;2013年32期 中国硕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5条 1 蒋彦艺;基于SEEA-CF的环境资产价值核算体系优化与应用研究[D];辽宁大学;2023年 2 甄博珺;露天矿排土场不同复垦模式生态修复效果研究[D];辽宁工程技术大学;2022年 3 周瑶;不同恢复措施下宁夏黄土丘陵区典型草原土壤性状及其质量评价[D];宁夏大学;2018年 4 王忆涵;豆科植物鹿藿和葛藤对铜尾矿砂的耐性机理及修复潜力研究[D];江西财经大学;2018年 5 张诗吟;准东露天煤矿排土场植被恢复的研究[D];新疆大学;2017年 【参考文献】 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樊文华;李慧峰;白中科;乔俊耀;许建伟;黄土区大型露天煤矿煤矸石自燃对复垦土壤质量的影响[J];农业工程学报;2010年02期 2 方晰;田大伦;武丽花;唐志娟;植被修复对锰矿渣废弃地土壤微生物数量与酶活性的影响[J];水土保持学报;2009年04期 3 郭祥云;李道亮;阜新海州露天煤矿排土场植被与土壤环境关系[J];辽宁工程技术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2009年05期 4 郑诗樟;肖青亮;吴蔚东;何圆球;丘陵红壤不同人工林型土壤微生物类群、酶活性与土壤理化性状关系的研究[J];中国生态农业学报;2008年01期 5 武丽花;方晰;田大伦;徐桂林;锰矿废弃地不同植被恢复方式下土壤微生物数量特征[J];中南林业科技大学学报;2008年01期 6 王海英;宫渊波;陈林武;嘉陵江上游不同植被恢复模式土壤微生物及土壤酶活性的研究[J];水土保持学报;2008年03期 7 王艳超;李玉灵;王辉;郭江;王颖;张丽丽;袁玉欣;不同植被恢复模式对铁尾矿微生物和酶活性的影响[J];生态学杂志;2008年10期 8 张丽娟;王海邻;胡斌;李东艳;煤矿塌陷区土壤酶活性与养分分布及相关研究——以焦作韩王庄矿塌陷区为例[J];环境科学与管理;2007年01期 9 韩玉竹;陈秀蓉;王国荣;杨成德;徐长林;东祁连山高寒草地土壤微生物分布特征初探[J];草业科学;2007年04期 10 方辉;王翠红;辛晓云;张洪满;刘其彬;平朔安太堡矿区复垦地土壤微生物与土壤性质关系的研究[J];安全与环境学报;2007年06期 【相似文献】 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闫晗;吴祥云;黄静;刘政;生态恢复措施对土壤微生物数量特征的影响——以阜新海州露天矿排土场为例[J];土壤通报;2011年06期 2 付佳;胜利矿区某露天矿排土场土地复垦技术研究[J];露天采矿技术;2017年02期 3 刘宝勇;海州露天矿排土场植被重建技术研究[J];能源技术与管理;2007年02期 4 杨智广;露天煤矿排土场生态恢复中的植被重建[J];花卉;2019年12期 5 杨彦明;刘景辉;杨汉宏;张勇;郑海峰;李立军;不同植被对黑岱沟露天煤矿复垦土壤微生物数量的影响[J];露天采矿技术;2018年01期 6 闫晗;吴祥云;黄静;蔡楠楠;排土场不同恢复措施下土壤微生物数量特征初探[J];黑龙江农业科学;2010年11期 7 任彩梅;骆银龙;王玉成;中煤龙化露天煤矿北排土场生态工程的研究与构建[J];露天采矿技术;2012年S2期 8 刘昌华,胡振琪,谢宏全,陈秋计,章后甜扎赉诺尔露天煤矿排土场复垦与中草药基地建设初探[J];中国煤炭;2004年07期 9 李双;仲召林;提高露天煤矿排土场有效容积率的关键技术研究[J];自动化应用;2023年18期 10 李鑫;张莹;论植被在露天煤矿排土场中控制水土流失的作用研究[J];商;2013年10期 中国重要会议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刘宝勇;李艳军;丁宏宇;池小波;海州露天矿排土场微生物区系分布特征研究[A];全国矿区环境综合治理与灾害防治技术研讨会论文集[C];2011年 2 邹德军;洪玥;海州露天矿排土场植被重建技术研究[A];全国矿区环境综合治理与灾害防治技术研讨会论文集[C];2011年 3 杨洪海;露天煤矿排土场工程地质勘察技术方法浅析[A];中国地质学会工程地质专业委员会、贵州省岩石力学与工程学会2005年学术年会暨“岩溶·工程·环境”学术论坛论文集[C];2005年 4 康向阳;刘妮娜;姜紫看;高欢;露天煤矿排土场稳定性分析[A];第一届中国西部矿山地质环境保护学术论坛论文摘要集[C];2017年 5 谢卓霖;陈强;朱钟麟;胡桦;吴思思;李登煜;稻田保护性耕作对土壤微生物数量和生物量碳的影响[A];庆祝中国土壤学会成立60周年专刊[C];2005年 6 关福臣;薛应东;张信;平庄西露天煤矿排土场的合理布局[A];现代化露天开采与可持续发展——全国露天采矿技术学术交流会论文集[C];2005年 7 龚雪;王继华;杨雪辰;陈黛慈;再生水灌溉对土壤微生物数量的影响研究[A];2013年水资源生态保护与水污染控制研讨会论文集[C];2013年 8 熊鸿焰;李廷轩;水旱轮作条件下长期免耕对土壤微生物数量的影响[A];“环境与健康”学术研讨会论文摘要集[C];2007年 9 门树臣;贺斯格乌拉露天煤矿东排土场稳定性分析与优化[A];第十届全国采矿学术会议论文集——专题一:采矿与井巷工程[C];2015年 10 张磊;张媛媛;袁筠;草原区露天矿生态复垦评价指标体系构建[A];2011年中国矿业科技大会论文集[C];2011年 中国博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舒继森;露天煤矿边坡稳定关键影响因素及边坡治理与采矿一体化方法研究[D];中国矿业大学;2009年 2 杨培;基于遥感图像的废弃露天煤矿生态恢复评价理论与方法研究[D];辽宁工程技术大学;2021年 3 夏嘉南;北方草原露天煤矿内排土场近自然修复技术及其管控对策研究[D];中国矿业大学;2023年 4 张帅;露天煤矿轮斗工艺系统优化与应用研究[D];中国矿业大学(北京);2018年 5 张鹏;露天煤矿高边坡风险评价模型的构建及应用研究[D];中国矿业大学(北京);2019年 6 汤万钧;露天煤矿粉尘分布和运移机理研究[D];中国矿业大学;2018年 7 刘孝阳;露天煤矿区人工扰动土壤质量时空变化研究[D];中国地质大学(北京);2018年 8 裴维南;越南纳阳露天矿排土场参数优化与边坡稳定性研究[D];中国矿业大学;2020年 9 阮苏淮;越南露天煤矿半连续开采工艺系统适应性分析与优化设计[D];中国矿业大学;2017年 10 李三川;承载河道高大内排土场变形规律与稳定性研究[D];辽宁工程技术大学;2019年 中国硕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李艳军;海州露天矿排土场复垦土壤微生物区系研究[D];辽宁工程技术大学;2012年 2 董飞洋;露天煤矿排土场不同植被恢复措施对坡面水土流失的影响[D];内蒙古农业大学;2021年 3 王丽丽;海州露天矿排土场高效土地复垦模式及效果研究[D];辽宁工程技术大学;2013年 4 单双权;盐碱土改良方式对微生物多样性的影响和功能菌株筛选[D];北京理工大学;2017年 5 向凯旋;火烧对喀斯特灌丛林的影响[D];贵州大学;2019年 6 魏永鹏;甘肃盐渍荒漠区不同草原植物群落土壤的季节性变化[D];甘肃农业大学;2017年 7 张俊娇;露天煤矿排土场坡面生态修复模式效果评价[D];北京林业大学;2021年 8 陈刚;新邱博大露天煤矿技改可行性研究[D];辽宁工程技术大学;2012年 9 刘静;安太堡露天煤矿排土场地表温度影响因素研究[D];中国地质大学(北京);2016年 10 刘凤玲;河套地区不同树种根际土壤微生物数量的研究[D];内蒙古农业大学;2010年 中国重要报纸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记者 巴依斯古楞;全国最大露天矿排土场光伏项目一期并网发电[N];内蒙古日报(汉);2024年 2 记者 刘宁;我国最大露天矿排土场光储电站并网发电[N];西安日报;2023年 3 记者 常延春;5000万欧元投入海州露天矿治理[N];阜新日报;2016年 4 记者 刘佳;海州露天矿获5000万欧元治理贷款[N];辽宁日报;2016年 5 记者 冯建平;注重遗产保护 加快治理工作[N];阜新日报;2015年 6 本报记者 金小平 特约记者 李皎;海州露天矿在金色的秋天“新生”[N];中国矿业报;2006年 7 记者 郭星;海州露天矿被多家电影厂相中[N];辽宁日报;2011年 8 王炳坤、王振宏;曾作人民币图案的露天矿:悲壮关闭[N];新华每日电讯;2005年 9 记者 侯悦林;阜新海州露天矿治理一举多赢[N];辽宁日报;2014年 10 华香裕 沈岩 本报记者 吴镝;从海州露天矿到国家矿山公园的沧桑旅程[N];辽宁日报;2006年

相关知识

采石废弃地景观与生态恢复规划——以山东淄博高新区玉皇山生态恢复工程为例
《生态恢复生态工程》.ppt
一种矿排土场土壤温湿度监测及智能化调控系统专利查询
花椒林地土壤动物多样性及其对凋落物分解的作用——以贵州花江峡谷为例
花山煤矿排矸场治理与生态环境恢复
绿色发展篇之一:矿山生态的修复者——蒙草生态集团
铝对土壤微生物区系组成的影响
矿区生态修复措施精选(九篇)
重金属和矿物油对土壤微生物生态活性的影响
额河源流采金矿区不同恢复措施对矿区物种多样性和地上生物量的影响

网址: 生态恢复措施对土壤微生物数量特征的影响——以阜新海州露天矿排土场为例 https://m.huajiangbk.com/newsview437662.html

所属分类:花卉
上一篇: 围封对荒漠草原不同植物群落土壤微
下一篇: 虎皮榕树适合什么土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