二中“大成青年”走进农科院
学生们参观甘薯种质资源保存库和实验室。 本报记者 周杰 摄
本报讯(记者 魏欣)“世界甘薯看中国,中国甘薯看徐州。2022年国家甘薯种质资源试管苗库(徐州)成为农业农村部第一批确定的72个国家级农作物种质资源库(圃)之一,是国内唯一甘薯种质资源离体保存库……”10月27日上午,徐州市第二中学的100多名学生上了一堂别开生面的“思政课”。
这堂课没有在学校里进行,而是走进了徐州市农业科学院。学生们在这里聆听专家老师的讲解,实地参观国家甘薯种质资源试管苗库、小麦试验田,了解农业科学实验的过程、甘薯种质资源的研究利用以及小麦选种等,共同探索科技兴国的重要意义。
作为由市委宣传部、市文明办、市委教育工委主办,徐州报业传媒集团承办的徐州市大中小学“我们的思政课”系列活动之一,此次活动旨在通过实地参观和沉浸式体验,让学生们更加直观地了解农业科学的重要性。
徐州市农业科学院是甘薯种质资源研究的领军单位,其“国家甘薯种质资源试管苗库(徐州)”被农业农村部确定为第一批72个国家级农作物种质资源库之一,这个国内唯一的甘薯种质资源离体保存库,为学生们提供了一个绝佳的学习和实践平台。
在活动现场,学生们参观了甘薯种质资源保存库和实验室,亲身体验了甘薯种质资源的采集、保存和鉴定过程。在实验室里,学生们看到了科研人员如何利用先进的仪器设备进行甘薯种质资源的分子标记辅助选择和基因定位研究,了解了甘薯育种的基本原理和方法;在小麦F3选种圃试验田,专家老师向同学们讲解了近20年来江苏小麦单产由每亩310公斤增长到370公斤,主要得益于先进栽培措施的应用和品种的改良。学生们听得津津有味,并提出了各种问题,与专家老师进行互动交流。
紧接着,二中的师生们来到报告厅,聆听了徐州市委宣讲团成员、徐州市少先队工作学会副会长、徐州工程学院周海航教授作的题为《科技自立自强,民族复兴之光》的报告。
周海航以中国传统小说章回体结构布局,带领同学们学习了“努力实现高水平科技自立自强”的重大意义,回顾了世界三次科技革命助力强国发展的历史;宣讲了科技在中国站起来、富起来、强起来的伟大历程中的作用,中国科技走出了一条从人才强、科技强,到产业强、经济强、国家强的中国特色自主创新道路。报告倡导青年学生要弘扬科学家精神,以建设世界科技强国为己任,刻苦学习,勇攀高峰,在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科技赛道上不畏艰难、奋力奔跑。
“收获太多了,这次沉浸式体验活动使我们将课本上的知识与实践相结合。”活动现场,高一(15)班郭懿轩同学表示,“这让我明白了,只有学好科学技能并运用到实践当中,才能为中华民族的伟大复兴贡献一份力量。”
“今天的活动,我们参观并了解了甘薯与小麦的育种研究,感受到了科技对农业生产的深刻影响,这样的体验也有助于我们形成对国家发展大局的宏观认识。”高二(6)班胡天姿同学说。
“作为一种创新的教育形式,行走的思政课为高中生提供了走出教室、深入社会、亲近自然的宝贵机会。”徐州市第二中学教师曹顺顺表示,徐州市第二中学在“扎文化之根育栋梁之材”的教育愿景下,贯彻“守正出新”的办学理念,秉承“贵仁励学”的校训,致力于培养“儒风笃学、雅趣力行”的新时代儒雅人。
这次活动带领二中“大成青年”走进徐州市农业科学院,学生们亲眼见证了农业科技成果的转化和应用,感受科技对农业生产的深刻影响。这样的体验,有助于他们对“以大志向成人、大格局成才、大智慧成事”的“大成青年”的内涵要义有更深刻的理解,更有助于激发爱国情怀和报国之志。
“学生们在行走中学习,在实践中感悟,将理论知识转化为服务国家、社会的实际行动,为成为有理想、有本领、有担当的新时代青年奠定了坚实基础。”曹顺顺说。
版权声明:
徐州报业传媒集团旗下媒体徐州日报、彭城晚报、都市晨报、中国徐州网所发表之文章与图片,受《中华人民共和国著作权法》的保护,未经书面许可不得转载。
部分网站的侵权行为,如擅自转载、更改消息来源以及抄袭等,徐州报业传媒集团及其旗下媒体已经委托有关部门收集相关证据。
相关知识
【农业农村法治课堂】一图读懂农作物病虫害防治条例
高中生物学生态化课堂的教学实践研究
劳动课程天地大 插花艺术世界香丨共赏厦五实劳动实践课堂
花卉园艺走出课堂 常熟实践创新创业
劳动实践小课堂⑦
“探寻云南生物多样性之美”大课堂在昆明开讲
别开生面的“生态课”在宝丰湿地开课!
让律动进入中学音乐课堂
《小学音乐课堂创设学生活动实践研究分析》课题中期评估报告.doc
【创新创业课程】花卉园艺走出课堂 常熟实践创新创业
网址: 在实践“大课堂”读懂发展“教科书” https://m.huajiangbk.com/newsview438166.html
上一篇: 试管苗移栽时应注意哪些事项? |
下一篇: 园艺师工作成语一 爱问知识人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