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分享 > 新时代中国调研行之看区域·西部篇

新时代中国调研行之看区域·西部篇

  临近立冬,西北地区大田里的秋收基本结束,设施大棚里的生产活动却如火如荼。在甘肃省定西市安定区香泉镇的设施大棚里,工人们正在用镊子,熟练地将一株株马铃薯脱毒种苗,扦插在铺满椰糠的托盘上。

图片

  7月24日,在定西马铃薯研究所,工人移栽马铃薯脱毒试管苗。新华社记者 范培珅 摄

  “脱毒种苗繁育的是马铃薯原原种。”定西马铃薯研究所所长李进福说,马铃薯原原种虽然只有鹌鹑蛋大小,却是优质种薯,普通马铃薯“按吨卖”,马铃薯原原种“按粒卖”。

  “目前国内售价一粒0.5元人民币左右,出口价可达0.2美元。”李进福说,他们每年生产的马铃薯原原种超过1亿粒,其中约10%出口至埃及、土耳其等国家。

  过去用于解决温饱的“土疙瘩”,如今不仅叫得响、卖得旺,还走向世界,为乡村振兴注入新动能。

  一方水土孕育一方特色。长期以来,西北地区农业发展受制于地貌多样、气候干旱,生产经营弱小、分散。但也正是独特的自然环境,让这里的农产品别具特色,牛羊肉质细嫩、果蔬品质优良、药材菌菇有益成分含量较高,这里还有多种农作物种子繁育中心。

  近年来,经过脱贫攻坚时期产业扶贫的夯基筑底,以及现代农业产业园建设、地方公用品牌培育等提质升级,秦巴山区的茶叶、六盘山区的枸杞、黄土高原的苹果等一系列西北地区优质土特产,走向了世界。

  延链补链,让大山的“绿色”连上世界的“餐桌”。位于黄土高原的甘肃省静宁县,围绕酸甜多汁、清脆可口的小苹果,建立起包含育苗研发、标准化种植、精深加工、仓储物流、金融服务等全产业链条体系。

图片

  10月12日,甘肃省平凉市静宁县威戎镇杨桥村果农在采摘苹果。新华社发(王毅摄)

  “静宁苹果生产、流通、销售环节的蝶变,符合了国内外苹果产业发展趋势和消费结构升级方向,这也是静宁苹果得以高质量发展的关键。”甘肃德美地缘现代农业集团有限公司总经理田选宾说,近年来,静宁苹果走出西北大山,走向澳大利亚、尼泊尔等30多个国家和地区。

  科技赋能,枸杞“跳”出“保温杯”。深居西北内陆的宁夏因得天独厚的气候地理条件,所产枸杞久负盛名。在宁夏沃福百瑞枸杞产业股份有限公司的生产车间,工人正忙着将红彤彤的枸杞拣选、打包、装箱,1200箱有机枸杞干果即将出口海外。“今年前10个月,我们出口枸杞产品货值突破1亿元人民币,同比增长超过30%。”该公司外贸经理王飞说。

图片

  7月11日,宁夏吴忠市同心县下马关镇五里墩村的农户在采摘枸杞。新华社记者 杨植森 摄

  近年来,宁夏通过科技赋能,从良种繁育、精深加工、品牌培育等多方面推动枸杞产业迭代升级,已开发出了药品、食品、饮品、保健品和化妆品等10大类120多种产品。银川海关最新数据显示,今年前三季度,宁夏枸杞出口超过2700吨,出口量同比增长7.1%。

  品牌培育,土特产“抱团”闯市场。近年来,甘肃从众多小而散产业中,梳理出一批地方特色优势产品,打造了“甘味”区域公用品牌。

  近日,甘肃酒泉至马来西亚巴生、甘肃酒泉至意大利拉斯佩齐亚西部陆海新通道国际货运班列首发开行,装载着挂着“甘味”品牌的洋葱、种子奔赴海外。

  甘肃省农业农村厅副厅长安国民说,今年甘肃启动“甘味出陇出海”系列活动,授权开设“甘味”运营中心63家,开设和入驻线上平台21家,特色农产品远销100多个国家和地区。前三季度,甘肃农产品出口值达23.8亿元人民币,同比增长22.7%。

  土特产一头连着增收致富、乡村振兴,一头连着人民对美好生活的需要。如今,西北地区正在通过挖潜乡土资源价值、打造地域特色产品、培育产业集群等举措,做好土特产里的“大文章”。(记者王朋、李杰、马丽娟)

相关知识

新时代中国调研行之看区域·西部篇丨“绿色”守护让西部更美——西部地区生态大保护观察
新时代中国调研行之看区域·西部篇丨这里的土地连着世界的“餐桌”——西北地区特色农产业发展观察
消费报告
新时代中国调研行之看区域·西部篇丨闻!水果界的“维C之王”,5G搞定
高质量发展调研行
高质量发展调研行|你看,这破破烂烂的山头被“缝补”成了花果山
文明之花别样红——来自广东博罗的新时代文明实践报告
2024宝鸡西部兰花园旅游攻略之西部兰花生态园
从符号学看《国家形象宣传片(人物篇)》
西部兰花园

网址: 新时代中国调研行之看区域·西部篇 https://m.huajiangbk.com/newsview438171.html

所属分类:花卉
上一篇: 剖宫产后9天伤口能否愈合
下一篇: 试管婴儿.试管苗.克隆羊三者均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