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荔枝从枝病
病害特点:病梢上的幼叶狭小;淡绿色,叶缘卷曲;不能展开,严重的整张叶片呈带状。成长叶呈波浪状,叶面凹凸不平,叶脉黄绿色,呈明脉现象,叶脉间呈黄绿色斑纹。叶缘向叶背卷曲,叶尖向下弯曲。小叶柄常扁化变宽。发病严重时,叶片畸形,暗褐色,不能展开。病梢上的各种畸形叶不久干枯脱落成为秃技。发病严重者,新梢丛生,节间缩短,顶部有各种畸形的叶片。当病叶脱落后,整个枝梢呈扫帚状,故名“丛枝病”。
防治方法:在新梢复叶分层生长期至始见2--3片红叶时,使用20%三氯杀螨醇乳油800倍加50%胶体硫悬浮剂400倍喷雾,或用40%氧化乐果乳油1000倍加20%杀虫双600倍喷杀。
2.荔枝根腐病
病害特点:带菌土或基质是该病发生的初侵染源。多在冬春两季发生,造成植株枯死。浇水过多或冬春地温低造成沤根后常感染此病。主要为害幼苗,病株地上部叶片褪绿,局部或全部逐渐变黄,后凋萎枯死。地下部根茎及根断续褐变,皮层腐烂。
防治方法:发病初期,喷50%立枯净可湿性粉剂900倍液,或80%绿亨2号可湿性粉剂700倍液进行防治。
3.荔枝酸腐病
病害特点:此病多为害成熟果实,一般常在蒂端开始发病,病部初呈褐色,后渐变暗褐色,病部逐渐扩大,最后导致全果变褐腐烂。果肉腐烂酸臭,流出酸水,外壳呈暗褐色硬化。其上生白色霉层(病菌的分生孢子。
防治方法:在采收、运输时,尽量避免损伤果实和果蒂。采收后,果实用抑霉唑+2,4-D浸果;喷药防治荔枝蝽象和果蛀蒂虫。在清明前后蝽象交尾期喷射80%敌百虫800~1000倍液。
4.荔枝毛毡病
病害特点:叶片在叶芽期就开始呈现黄绿色圆斑,随着叶片的长大,病斑转浓绿色,病部向叶片上表面凸起,其背面凹处披着寄主分泌的绒毛状分泌物。这些分泌物初为无色透明,一个月后转为黄褐色、8至9个月后,凸起物部分干枯而死,绒毛状物有时也成片脱落。受害花初期是灰绿色,绒毛状、,花尊膨大呈倒钟形,大小为1.5-l.9cm,2、3个月后花呈褐色而干枯。受害的花穗长期不掉落,在次年春天新芽抽出后仍可见上一年被害的花穗。
防治方法: 发病严重的地区,应在早春开花期间巡视花穗,发现病穗时全树喷射0.2波美度石硫合剂,成龄树每株喷20-25kg,以喷湿枝叶不滴水为准。用50%二氯杀螨砜可湿性粉剂1500-2000倍液;20%螨卵脂可湿性粉剂800-1600倍液:35%杀螨特乳油600-1200倍液轮换进行防治。
5.荔枝霜疫病
病害特点:荔枝自幼果至熟果、果柄、结果的小枝均可被害,高湿时叶片也发病。叶上局部褪绿,背面生白色霉层,病原菌的子实体,但通常此病发生盛期,叶片已老化,故田间叶片被害情况很少见。成果受害时,病斑不规则,无明显的边缘,潮湿时长出白色霉层,病斑扩展迅速,常全果变褐,果肉发酸,后期腐烂成肉浆,流出褐水。幼果受害后很快脱落,病部长白霉。
防治方法:于花蕾期、幼果期及果实成熟前喷洒72%克抗灵可湿性粉剂800倍液、70%乙膦·锰锌可湿性粉剂500倍液或58%甲霜灵·锰锌可湿性粉剂800倍液、75%百菌清可湿性粉剂600倍液、90%三乙磷酸铝可湿性粉剂500倍液、64%杀毒矾可湿性粉剂400倍液、60%百菌通(琥·乙磷铝)可湿性粉剂500倍液。隔10天左右1次,防治3—4次。
6.荔枝霜霉病
病害特点:主要为害近成熟的果实,有时也为害青果和叶片。果实受害,初期果皮出现褐色、不规则形病斑,随后迅速扩大至全果,变为黑褐色,果肉腐烂,具有酒味,流出褐色汁液。中、后期病部长出白色霉状物。叶片受害,先在叶面生淡绿至黄绿小斑点,扩大后变淡黄绿色,不规则形病斑,天气潮湿时病部长出白色霉状物。
防治方法:用0.5%等量式波尔多液或70%甲基托布津可湿性粉剂1000-1500倍液,50%多菌灵可湿性粉剂1000-1500倍液,在花蕾期、幼果期和果实近成熟期各喷药1次。可选用高效安全新药剂,如克露、雷多米尔、杀毒矾、大生等防治霜疫霉病。几种药剂交替使用,可有效地控制病害并减少其产生抗药性,延长药剂的使用期,特别是国产霜脲锰锌。进口农药克露防治效果好,用药成本较低,可推广应用。
7.荔枝炭疽病
病害特点:叶片受害常在叶尖开始,初时产生圆形或不规则形,淡褐色小斑,后迅速扩展为深褐色的大斑,边缘不清楚。在叶背后病斑上形成许多小粒点,为病菌的分生孢子盘,初为褐色后变为黑色,突破表皮,在湿度大时,溢出粉红色的黏液,为病菌的分生孢子团。严重时导致叶片干枯、脱落。
防治方法:用40%灭病威悬浮剂500倍液;65%代森锌可湿性粉剂500倍液;70%甲基托布津可湿性粉剂800—1000倍液;50%退菌特可湿性粉剂500-600倍液,防治霜疫霉病的64%杀毒矾锰锌和58%瑞毒霉锌对防治炭疽病也有一定的效果。
8.荔枝溃疡病
病害特点:发病初期,树皮无泽,颜色不鲜明,以后逐渐皱缩,树皮粗糙龟裂,随着龟裂扩大加深,部分皮层翘起、剥落。严重时病害延及木质部,当病斑扩展环绕枝条时,使患部以上枝条叶片变黄逐渐脱落,致使树势衰弱,甚至整枝枯死。
防治方法:
清园修剪后,树冠内外喷洒一次波尔多液水溶液,或1500倍46.1%氢氧化铜可湿性粉剂水溶液、800倍47%春雷王铜可湿性粉剂水溶液、600倍20%噻菌铜悬浮剂水溶液、1500倍33.5%喹啉铜悬浮剂水溶液等铜制剂杀菌剂。相隔一个月左右,再树冠内外喷洒一次0.5~1波美度的石硫合剂水溶液。
9.荔枝藻斑病
病害特点:主要为害叶片。发病初期在叶面出现针头大的小圆点,以后向四周扩展,形成圆形或不规则形病斑,暗绿色,上生淡绿色霉状物,有时有橙褐色毛状物。
防治方法:发病初期可用30%氧氯化铜600倍液,也可用77%可杀得可湿性粉剂600~800倍液防治。
10.荔枝叶枯病
病害特点:荔枝叶枯病主要危害果树叶片,病害***初发生在叶尖或叶缘,呈褐色,后变灰褐色至灰白色,边缘暗褐色或紫褐色,略呈波状,病健分界清晰,后期病斑上现密集的黑色小粒点,即病原菌的分生孢子器。
防治方法:发病初期,喷洒25%苯菌灵.环己锌乳油700倍液、或50%杀菌王(氯溴异氰脲酸)水溶性粉剂1000倍液进行轮换防治。
11.荔枝灰斑病
病害特点:为害叶片,发病叶片出现近圆形至不规则形较小病斑,多从叶尖或叶缘开始,后扩大为灰褐色病斑,上生黑色小粒点,即病原菌分生抱子盘。
防治方法:发病初期喷施下列药剂:70%代森锰锌可湿性粉剂600—800倍液;40%百菌清悬浮剂500—600倍液;30%氧氯化铜悬浮剂400—600倍液;50%咪鲜胺锰盐可湿性粉剂1000—1500倍液;45%三唑酮·福美双可湿性粉剂600—800倍液;10%苯醚甲环唑水分散粒剂1000—2000倍液;25%丙环唑乳油1500—2000倍液;50%异菌脲可湿性粉剂1500—2000倍液,均匀喷施,问隔10—15天再喷1次。
12.荔枝叶斑病
病害特点:为害成年叶和老叶。病斑产生于叶面或叶缘,初期为褐色小斑点,后逐渐扩大呈圆形、近圆形,数个病斑连成较大面积的叶组织枯死。病斑中央灰白色,上生小黑粒,边缘细、褐色。
防治方法:发病初期可选用30%氧氯化铜悬浮剂600倍液,77%可杀得可湿性粉剂600-800倍液,50%施保功1500倍液,50%多菌灵可湿性粉剂600一800倍液、75%白菌清可湿性粉剂1000倍液,50%咪鲜胺锰络合物可湿性粉剂1500倍液,45%三唑酮福美双可湿性粉剂600倍液防治。
13.荔枝烟煤病
病害特点:叶片、枝条、果实均可受害,发病初期在表面产生一层暗褐色小霉斑,以后增厚成煤烟状,后期散生黑色小粒点或刚毛状突起物。
防治方法:发病初期,可用30%氧氯化铜600倍液或0.3%~0.5%石灰过量式波尔多液防治。
14.荔枝白粉病
病害特点:白粉菌在荔枝果实上形成粉层,菌丝短,平铺在果皮龟裂片间缝隙内,危害严重的可扩展至果皮龟裂片上,果实成熟后果皮变褐、僵硬;严重影响品质。
防治方法:用43%好力克(戊唑醇)3000倍液;240%福星(氟硅唑)3000-5000倍液;40%多硫悬浮剂(灭病威)300倍液。每7-10天喷药1次,连续2-3次。
图文信息来自网络武哥整理编辑
相关知识
荔枝常见病虫害防治方法
【水果安全】荔枝病虫害防治方法
荔枝施肥技术及病虫害防治方法培训.ppt
荔枝生长期病虫害防治
荔枝开花前预防哪些病害?荔枝开花前喷什么药?
荔枝花穗部真菌病害鉴定
荔枝主要病虫发生规律与综合防治
荔枝病虫害综合防治
14种观赏植物17种真菌病害的病原鉴定
荔枝病虫综合防治措施
网址: 14种荔枝病害防治方法 https://m.huajiangbk.com/newsview440011.html
上一篇: 小梅园app:植物养护从此得心应 |
下一篇: 朱槿花的病害防治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