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分享 > 多场景应用灌溉新技术——发展高效节水智慧农业的孝直实践

多场景应用灌溉新技术——发展高效节水智慧农业的孝直实践

转自:上观新闻

5月25日,济南平阴县孝直镇。风吹过田野,麦浪起舞,沙沙作响,空气里弥漫着庄稼人熟悉的芳香。

孝直镇是平阴县第一农业大镇,更是全国首批农业产业强镇。“咱们这里地形地貌比较全,有山区也有平原。”孝直镇党委书记苏东润介绍,在该镇东部的汇河冲积平原地带,土地比较肥沃;近年来,济南市小麦、玉米亩均最高单产不止一次出现在“亓集”这一带。

事实上,孝真镇粮食生产连年稳产、高产,靠的并不是“老天爷赏饭”,而是持续打造高效节水智慧农业的必然结果。

吴勇,全国农业技术推广服务中心节水农业技术处处长,这两年不止一次到孝直镇实地调研。2024年4月,全国土壤墒情监测技术培训班在平阴县举办,将多处现场教学点放在了孝直镇。培训期间,吴勇专门提到,孝直镇将多项灌溉新技术应用于不同场景,实现了节水节肥节能、粮食增产,其做法更具借鉴意义。

苏东润(中)在和圣苑村育苗大棚考察调研。

生产集约化

作为黄河进入济南的第一站,平阴县全面融入黄河流域生态保护和高质量发展重大国家战略,积极推进流域内深度节水控水、推进化肥农药减量增效。2023年11月,该县入选第四批国家农业绿色发展先行区。以此为契机,平阴县在孝直镇建设5万亩绿色循环农业示范区。位于和圣苑村的五大节水灌溉模式核心示范区,便是其中的重要组成部分。

“不管是生态农业、绿色农业,还是更进一步的低碳农业,高效都是不变的诉求之一。”苏东润表示,“为此,我们在新技术应用、硬件设施完善等方面没少花心思、下气力。”

他提到,孝直镇在高标准农田建设、提升方面着墨甚多。与此同时,该镇积极拥抱新技术并付诸行动,形成了一批农业创新产品应用场景具体案例。“比如,我们因地制宜采用多种节水模式,并结合智慧化终端、数字云平台等,将科技支撑粮食安全做扎实、见实效。”苏东润说,在和圣苑村的实践就是典型案例之一。

和圣苑村地处汇河以东,核心示范区面积910亩,为优然牧业牧场大面积流转的土地,于2023年底实施了高标准农田改造提升,种植作物为小麦。“这里集中示范展示了5种水肥一体化节水、节能灌溉模式。”孝直镇农业服务中心副主任孙久明说,“其中,地埋式(滴)渗灌203亩,地埋伸缩式喷灌233亩,固定立杆式喷灌200亩,指针式喷灌145亩,卷盘式喷灌129亩。”

土豆种植是孝直镇的重要产业,也大量采用了节水灌溉新技术。

不止于此。该示范区集高效节水灌溉、精准施肥、智能管理及沼液还田种养循环于一体。孙久明介绍,经测算,示范区内应用的地埋式渗灌技术,较传统漫灌方式节水效果超过60%、节肥效果超过30%。即使与地表式滴灌相比,其节水效果仍达到约15%。与此同时,采用地埋式渗灌技术种植的小麦,较其他灌溉方式平均增产5%到10%。

对此,和圣苑村党委书记王金山有切身感受。他认为,地埋式渗灌的最大亮点是节水节肥、省工省力,而且每亩小麦可增产100斤以上。

“通过示范区建设,显著提升了小麦抗御水旱灾害的能力,进一步提升沼液还田效率,降低了人工成本,大幅度提高了粮食综合生产能力。”苏东润说,“目前,孝直全镇应用节水灌溉模式多达7种,面积超过5.6万亩。通过推广应用这些新技术,提高了灌溉效率,减少了肥料用量,节约了能源,实现了粮食稳产、增产。”

在和圣苑村,针对节水灌溉新技术的效果,还结合果树种植开展了对比实验。“地埋式渗灌置于地下30厘米,水肥集中于根部。”王金山告诉记者,“效果比应用于小麦、玉米的种植还要好。”

节水节肥新技术结合农用杀虫灯等的应用,令孝直当地农业生产更加高效,粮食产品也更加绿色安全。

4月24日,孝直镇和圣苑村大田里的指针式喷灌设施正在工作(资料图)。

农业数字化

孝直镇耕地面积12.25万亩,土地流转率达80%以上,小麦、玉米种植面积占平阴全县的三分之一以上,年总产量15万余吨。近年来,该镇通过引进优然牧业、东方希望、东润种业、禾宝中药材等农业龙头企业,逐步夯实了“东菜中粮西药”的产业布局。

“如何发展农业新质生产力,大家都在探索。”苏东润表示,“我们的体会是,要以争取‘吃得更少、跑得更快’为检验标准。”

2022年8月,孝直镇请来省内外专家学者,共商乡村振兴大计。“高效节水智慧农业地埋式渗灌水肥一体化模式”,正是此次高端论坛的两大主旨议题之一。仅仅18个月后,全国土壤墒情监测技术培训班选择来到孝直镇和圣苑村、野场村开展现场教学,实地观摩了解节水灌溉多场景应用。

不仅如此,参训的全国各地农技专家也来到孝直镇付庄村墒情监测站点进行现场教学。

2024年4月,全国土壤墒情监测技术培训班来到孝直镇付庄村墒情监测站点进行现场教学(资料图)。

墒情是评价农田水分状况满足作物需要程度的指标。据付庄村党支部书记亓明轩介绍,监测站点的数据随时传递至大数据云平台,从而为种植结构调整、农民合理灌溉、科学抗旱保墒、节水等农业技术推广提供依据。

“在付庄村建设墒情监测站,开展测墒灌溉,也是孝直镇发展农业新质生产力的一种积极探索。”苏东润表示,节能减碳、高效优质是孝直镇发展现代农业持续努力的目标,经济效益和生态效益都要获得提高。同时,不管是新的技术还是生产模式,应用起来还要更加方便,持续走好智慧农业发展之路。

他举例说,通过数字集成系统,在手机端即可开展田间管理。再如,无人机的广泛应用,为孝直镇实现了全新的农业生产场景。

据记者了解,孝直镇已经将土壤监测、气象条件、水肥一体化以及农产品销售终端,甚至包括乡村治理,全部集成到数字云平台。可以说,在很多乡镇尚处于数字乡村建设破题阶段之际,孝直镇已将其变成富有成效的乡村振兴实践。

“如果通过大水漫灌、增水增肥的方式实现粮食增产,那不是本事;而在节水减肥控药、省工省力的前提下,实现粮食增产,这才是真本事。”苏东润强调,推进高标准农田建设、发展节水农业等,根本目的在于实现粮食稳产、增产,确保粮食安全。

又是一年麦收在即,喜悦在广袤田野间滋长。据了解,孝直镇已在谋划推进万亩无人农场的建设。可以预见,更多现代农业的美好愿景将在这片土地上化作黄河流域高质量发展的现实画卷。

大众报业·农村大众记者 边良

相关知识

多场景应用灌溉新技术,发展高效节水智慧农业的孝直实践
智慧农业灌溉技术:实现农业水资源的智能管理
智慧园林高效节水灌溉解决方案
农业高效节水灌溉控制系统
第三届智慧灌溉大会顺利召开
现代灌溉装备助高效节水农业提速——
新时期农业种植高效节水灌溉技术
智慧灌溉:引领园林与农业的绿色革命
节水灌溉新技术
用高新科技“灌水”,智慧灌溉有多硬核?

网址: 多场景应用灌溉新技术——发展高效节水智慧农业的孝直实践 https://m.huajiangbk.com/newsview441235.html

所属分类:花卉
上一篇: Research and Des
下一篇: 内蒙古:高效节水农业破解“粮水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