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 气候变化是一个公认的事实,随着全球气候变化研究的推进,气候变化影响研究成为学术界最为活跃的研究领域之一。本文采用M-K突变检验、线性回归拟合、气候影响度模型和灾损风险指标评估等方法进行蒲江县近37年(1980-2016年)气候变化突变检验、气候变化对5种主要农作物(水稻、小麦、玉米、红薯、油菜)产量的影响度和灾损风险评估研究,并提出相应对策。通过研究得到以下主要结论:(1)运用M-K突变检验,对蒲江县近37年来气温、降水、日照时数进行M-K突变检验。判定该县气温变化明显,突变点为1995年,变暖趋势明显。降水和日照时数变化不显著。(2)运用线性回归拟合,计算分析蒲江县近37年来5种主要农作物气候产量。该县近37年来5种主要农作物气候产量的均值由大到小依次排序为:玉米(13.43kg/hm~2)>水稻(13.34kg/hm~2)>红薯(2.12kg/hm~2)>小麦(-7.31kg/hm~2)>油菜(-7.89kg/hm~2)。5种主要农作物气候产量在气候突变前后变化明显,气候突变前排序为:红薯(96.33kg/hm~2)>玉米(30.05kg/hm~2)>油菜(-15.56kg/hm~2)>水稻(-61.90kg/hm~2)>小麦(-62.45kg/hm~2);气候突变后的排序为:水稻(50.85kg/hm~2)>小麦(33.75kg/hm~2)>玉米(10.74kg/hm~2)>油菜(-0.80kg/hm~2)>红薯(-22.31kg/hm~2)。其中,水稻和小麦的平均气候产量突变以后有所增加;玉米、红薯、油菜的平均气候产量突变以后均下降减小,尤其是红薯大幅度减少。(3)运用气候影响度模型,进行蒲江县近37年来气候变化对5种主要农作物产量的影响度分析。该县5种作物的气候影响综合度绝对值排序为:红薯(|-25%|)>小麦(|5%|)>水稻(|4%|)>玉米(|-1%|)=油菜(|-1%|)。表明气候变化对水稻、小麦基本呈现正向的增产影响;对玉米、红薯、油菜呈负向的减产影响。气候突变前综合影响度绝对值排序为:水稻(|1%|)>小麦(|0.9%|)>玉米(|0.8%|)>油菜(|-0.3%|)>红薯(|-0.2%|);突变后综合度绝对值排序为:红薯(|-3.9%|)>玉米(|-2.7%|)>小麦(|1.7%|)>油菜(|1.4%|)>水稻(|1%|)。表明该县近37年的气候变化不利于红薯、玉米生产,该县气候变化有利于油菜和小麦生产,而气候变化对水稻生产影响小。(4)运用灾损风险指标评估法,进行蒲江县近37年来5种主要农作物的灾损风险评估。其综合灾损风险指标的排序为:红薯(29.25%)>小麦(21.86%)>玉米(21.28%)>水稻(15.30%)>油菜(11.17%)。气候突变前该县主要农作物综合风险指标排序为:小麦(29.78%)>红薯(26.60%)>玉米(24.64%)>油菜(12.58%)>水稻(10.32%)。气候突变后其主要农作物综合风指标排序为:红薯(39.43%)>玉米(23.86%)>油菜(22.68%)>小麦(20.34%)>水稻(14.24%)。气候突变后,红薯、油菜灾损风险明显增大,水稻灾损风险略有上升;小麦灾损风险度有明显降低,而玉米灾损风险略有下降。(5)未来蒲江县在农业生产过程中,为适应气候变化应采取以下措施:调整农业种植结构,稳定作物生产;重视水利工程,加强田间管理;培育优良品种,改进耕作措施。
【学位授予单位】:四川师范大学
【学位级别】:硕士
【学位授予年份】:2019
相关知识
气候变化对农作物气候适宜度影响研究进展
《气候变化对中国农业影响评估报告
气候变化对农作物会产生哪些影响?
中国七大地区“气候变化—作物产量—经济影响”综合评价
气候变化对中国南方水稻产量的经济影响及其适应策略
气候变化对种植业的影响及应对策略
气候变化对植物的影响范例6篇
气候变化对森林灾害的影响及防控策略
气候变化对农业影响利弊考
气候变化对农业的影响及其缓解策略
网址: 气候变化对蒲江县主要农作物产量的影响及灾损评估 https://m.huajiangbk.com/newsview441861.html
上一篇: 2020年全球气候状况报告发布 |
下一篇: 二章花卉生长发育与生长环境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