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分享 > 宋元明清的茶花韵文——中国茶花网

宋元明清的茶花韵文——中国茶花网

宋元明清的茶花韵文

    自宋代、元代、明代至清代的900余年间,是中国茶花韵文的发展期。这一时期的茶花韵文所体现出来茶花文化的另一些特点是:茶花韵文的形式更具完备;茶花韵文的写作地区更加广大;茶花的花色品种剧增;出现大量茶花古树名园的记载;对茶花的欣赏从赞美外形深化到对花品花德的歌颂。

    1.茶花韵文的形式全面具备

  自南北朝至隋唐五代,从现在发现的资料看,描写茶花的韵文形式仅限于诗。从公元960年的宋代开始,描写茶花的韵文除诗之外,出现了大量的词、曲、赋。作为古代的韵文形式,全都具备了。

  这一时期的茶花诗我们已搜集到200多首。曾巩、苏轼、苏辙、杨万里、王十朋、陆游、范成大、文徵明、林则徐、康有为等著名诗人都曾为茶花写过诗篇。清代乾隆皇帝爱新觉罗• 弘历也曾写过五首茶花诗。其中一首《咏山茶》:"火色宁妨腊月寒,猩红高下压回栏。滇中品有七十二,谁能一一取次看。"诗人不仅写了茶花的花色如火能阻止腊月严寒的气势,而且也写了猩红色茶花压住回栏的盛开之貌及云南山茶的品种之多。

    词是中国古代晚于诗的一种韵文形式。这一时期的茶花词已发现30余首。宋代著名词人辛弃疾就写过一首《浣溪沙• 与客赏山茶一朵忽坠地戏作》:"酒面低迷翠被重,黄昏院落月朦胧。堕髻啼妆孙寿醉,泥秦宫。试问花留春几日?略无人管雨和风。瞥向绿珠楼下见,坠残红。"词的上阕写了赏花饮酒时的醉态,并借用了《后汉书• 梁冀传》中孙寿堕髻啼妆的典故。孙寿是东汉大将军梁冀之妻,"色美而善妖态,作愁眉、啼妆、堕马髻、折腰步……"。作者以孙寿的"妖态"形容赏花者的醉态,故称"戏作"。下阕写"一朵忽坠地"的落花残红,则用绿珠坠楼的典故,表达了惜春怜花之情。

  元曲,与唐诗、宋词都是中国文学史上的瑰宝。在元代,写茶花的曲我们搜集到五首。"元曲四大家"之一的马致远写过一首《[双调• 挂玉钩]题西湖》:"曲岸经霜落叶滑,谁是秋潇洒。最好西湖卖画家,黄菊绽东篱下。自立冬,将残腊,雪片似红梅,血点般山茶。"词句流畅如口语,词意清新似画图。请看西湖的景色:在潇洒的秋天,有曲岸的霜叶,有东篱的黄菊;在立冬后的"残腊",有雪中红梅,更有血点喷洒般的茶花。简直就是一轴设色彩绘的画卷。

  赋,是一种兼具韵文和散文特点的文学形式。我们搜集到古代三篇茶花赋:宋代黄庭坚的《白山花赋》、明代唐尧官的《山茶花赋》及清代戴孙的《茶花赋》。

  此外,宋代陈景沂的《全芳备祖》、清代《御定佩文斋广群芳谱》及大型类书《古今图书集成》的"博物编草木典山茶部"等文献中,还收录了许多有关茶花诗的"散联"。这也是茶花艺文中的一朵奇葩。

    2.茶花韵文的写作地区更加广大

  自南北朝至隋唐五代,茶花诗的写作地主要集中于中原地区。自宋代开始,茶花韵文的写作地域逐渐扩大,并明显地向南方延伸。

  在宋代,人们已了解到,中国南部是山茶的主要分布地带。北宋诗人梅尧臣在《山茶花树子赠李延老》诗的开头即云:"南国有嘉树,花若赤玉杯。"说的是原产南方的红色茶花。

  继唐末贯休和五代花蕊夫人之后,宋代写四川茶花的诗词增多了。写福建和广东、广西的茶花诗也有不少。这一时期比较突出的现象,是明、清时期写云南山茶的诗词数量大增,使云南山茶跃居于显赫的地位。

    这一时期的茶花韵文,从数量的比例上看,写作于中原地区的仍然居多,但写作于南方特别是云南的已跃居于醒目的地位。还须提及的是已有了写作于北京的茶花诗,那就是前文已介绍过的乾隆皇帝的《咏山茶》。考史料,乾隆并未到过云南,但他在诗中提到"滇中品有七十二",这当是从云南进贡到皇宫的茶花。

  从上述茶花韵文的写作地区,可以看出当时中国茶花栽培地域的概况了。

    3.茶花的花色品种剧增

  从已搜集到的茶花韵文看,宋代之前的茶花诗写的都是单一的红色茶花。虽然唐代已有温庭筠诗对重瓣茶花的描述,但明确写及茶花品种的诗在宋代之前尚未发现。

  自宋代以来,描写其他颜色的茶花及茶花名贵品种的韵文作品已大量涌现。这标志着茶花栽培园艺水平的提高。这方面的作品颇具学术价值的首推北宋陶弼(1015~1078年)的《山茶》诗句:"浅为玉茗深都胜,大曰山茶小海红。"玉茗,是白山茶中的上品。都胜,则是当时红色茶花的一个名品。诗中还写及了小海红,即茶梅。

  宋代写白色茶花及其名种玉茗的著名诗赋还有曾巩的《以白山茶寄吴仲庶》,黄庭坚的《白山茶赋》,谢的《玉茗花》,范成大的《玉茗花》。陆游的《眉州郡燕大醉中间道驰出城宿石佛院》诗中有"钗头玉茗妙天下,琼花一树真虚名"句,并自注:"坐中见白山茶格韵高绝。"在陆游眼中,琼花是徒有虚名,玉茗白山茶才是"妙天下"。此外,明代沈周的《白山茶》和清代吴照的《白山茶歌》也是佳作。

  写粉红色茶花的著名诗句有明代陆治《练雀粉红茶花》中的"美人初睡起,含笑隔窗纱"。美女睡醒时含笑的红润脸色,隔着窗纱,透出朦胧的粉红色,简直把这雨后的粉红茶花写活了。写粉红茶花的著名词句有明代瞿佑《南乡子• 题折枝粉红山茶》中的"岁晚自矜颜色好,端相。剩粉残脂满面妆"。一女子在傍晚怜惜自己的容貌,对镜细看,满面仍留"剩粉残脂"的粉红之妆。作者不写大红胭脂,而以美女脸上的"剩粉残脂"来形容茶花的粉红色,也可谓别出心裁了。

  这一时期还出现了许多写茶花品种的诗词。写到品种名称最多的诗是宋代徐致中的《山茶》,在22句的五言古诗中就写了黄香、粉红、玉环、红百叶、月丹、吐丝、玉磬、桃叶等八个品种。其中"黄香"是黄色且有香味茶花的最早记载。

  入诗较多的茶花品种名称,有鹤顶红、月丹、渥丹、杨妃茶和宝珠茶。

  鹤顶红,又名鹤头丹、鹤顶丹、鹤顶茶。王象晋《群芳谱》称其:"大如莲,红如血,中心塞满如鹤顶。"最早写到"鹤顶红"的诗,是宋代苏轼的《王伯扬所藏赵昌山茶》。接着他又在《和子由开元寺山茶旧无花今岁盛开》中写到了"鹤头丹"。宋代王十朋的《族兄文通赠山茶》诗也写到了"鹤顶丹"。南宋浙江金华人喻良能在其《闻庄鹏举山茶小盆葩华杂然有意举以见遗因作诗求之》中,写到了盆景中的"鹤头丹"。

  元代郝经的《月丹》诗,写了"丹霞皱月雕红玉,香雾迎春剪绛绡"。这色红花大的重瓣茶花品种"月丹",像红霞映照得起"皱"的月亮,又如雕刻成的红色玉石,更似剪叠而成的红色绡纱。元代蒲道源的《春晚山茶始开示德衡弟》则写了另一红色茶花品种"渥丹":"及兹春事深,渥丹始赫(显赫貌)",点明了渥丹的花期在晚春。明代诗人张新的《宝珠茶》则写了红色茶花的上品"宝珠"。李时珍的《本草纲目》"山茶部"载:"宝珠者,花簇如珠最胜。"王世懋的《学圃杂疏》也载:"吾地山茶重宝珠。"

  在茶花品种中,写"杨妃茶"的诗词最多。明代张新的《杨妃茶》诗是其代表作:"曾将倾国比名花,别有轻红晕脸霞。自是太真多异色,品题兼得重山茶。"诗人将这种桃红色的茶花,比作有倾国之貌的杨贵妃(即杨太真)。她那圆圆的脸盘,像轻轻晕现的红霞。明代高濂的词《惜分飞• 杨妃茶花》,更将此花比作酒醉后的杨贵妃:"酒色能多许?剩将残醉枝头吐。"醉酒之色,自然更美,所以杨妃茶这一品种又有称为"醉杨妃"的。

  关于写茶花品种的诗,最值得称道的是清代朴静子的《茶花谱》。该书录有茶花品种54种(包括10个别名),且都以品种名称作诗题赋诗,共59首。

  自宋代开始,茶梅已普遍栽培,因此也出现了许多描写茶梅的诗词。除上文已提及的宋代陶弼《山茶》诗中所称的"小海红"外,写茶梅的还有宋代刘仕亨的诗《咏茶梅花》和无名氏的词《浣溪沙• 茶梅》,明代文徵明的题画诗《茶梅双禽》。明代画家陈道复的《茶梅》诗,别有韵味地写出茶梅的小巧玲珑:"花开春雪中,态较山茶小。老圃谓茶梅,命名亦端好。"明代高濂的词《梅花令• 茶梅》不仅写了茶梅"淡粉"、"微红"的花色,而且写了花形:"花却是,与梅浑",花形与梅花相似。

  上述入诗的许多茶花品种,都是经人工培植的,充分体现了这一时期的茶花园艺水平。

    4.茶花的古树名园

  这一时期的茶花诗词,也描写了许多茶花的古树和名园。

  宋代苏辙写了宛丘(今河南淮阳)开元寺的一株花"开千余朵"的茶花古树:"大殿山茶丛百围"。两臂横伸的长度为一围,树冠的周围竟有"百围"之长,可见古树之大。明代李东阳描写了一株云南茶花是"拔地孤根耸十丈","玛瑙攒成红万朵"。按当时的长度单位折算,"十丈"约合30米,虽有点文学夸张,但树确是够高的了,且花有"万朵"之多。

  清代吴铭道的《太鼎山海潮阁看茶花》诗云:"碧桃红杏三千树,输与山茶半亩宫。"这株茶花的树冠竟能遮覆半亩之地,约合330平方米。清代康熙年间内阁中书顾贞观的词《鹊踏枝• 顾山山茶》描绘的一株山茶古树是"花覆七楼红十里,遍数东南,此树曾无比"。

  这一时期的诗词中描绘的茶花名园很多。宋代名园有四川成都的海云寺。陆游中年时曾游览观赏过海云寺的茶花,到77岁时在《山茶》诗中还念念不忘"三十年前宴海云"。诗人在《剑南诗稿》中曾自注:"成都海云寺山茶开,故事宴集甚盛。"他在《人日隅游民间小园有山茶方开》诗中又说:"山茶虽慰眼,不似海云看。"南宋范成大也写过《十一月十日海云赏山茶》和《十二月十八日海云赏山茶》两首诗。他描写当时人们踊跃赏花的情景是:“门巷欢呼十里村。”

  明代茶花名园有云南通海秀山的红云殿。明代张坦的《题红云殿茶花》诗曰:"京洛名园逊几筹。"清代的茶花名园还有苏州的拙政园。清初诗人吴伟业有一首脍炙人口的长诗《咏拙政园山茶花》。拙政园中还有一座建于清代,曾栽植18株名品茶花的"十八曼陀罗花馆"。据文献记载,当时栽植的有东方亮、洋白、渥丹、西施舌等名种。此馆至今犹存,且新植了茶花。

    5.茶花的花品花德

  自宋代开始,出现了大量赞颂茶花花品、花德的诗、词、赋。这是人们观赏茶花的一个质的飞跃:从前人单一地观赏其外形美而发展到同时欣赏其内在美,及至将茶花人格化。这源于中国的传统哲学"天人合一"。"天"是包括花草树木在内的大自然。将花与人"合一",将茶花人格化,是中国茶花文化的一个重要特点。因而,就有了许多歌颂茶花的花品和花德的佳篇。

  茶花的花期在冬春,霜雪中仍能花盛叶茂。孔子有名言:"岁寒然后知松柏之后雕也。"此处的"后雕"指坚贞的节操。因此人们常以松柏比茶花。这在宋诗中非常突出。曾巩的《山茶花》有"劲意似松柏"句。苏轼称茶花为"岁寒姿",并说茶花是"花深少态"(花色深红而端庄大方无妖冶之态),能"长共松杉斗岁寒"。杨万里颂茶花是"岁寒不受雪霜侵"。王十朋的《山茶》曰:"道人赠我岁寒种,不是寻常儿女花。"

  宋代陆游的《山茶》诗云:"雪里开花到春晚,世间耐久孰如君?"称赞山茶开花能从冬到晚春,说世间能如此"耐久"的,有谁能比得上茶花呢?他还写道:"东园三日雨兼风,桃李飘零扫地空。惟有山茶偏耐久,绿丛又放数枝红。"(《山茶一树自冬至清明著花不已》)陆游的诗多处写茶花的"耐久",正是歌颂了茶花自冬及春虽经霜雪风雨,仍能顽强地"著花不已"的高贵品质。

  明清时代的茶花诗词,在赞颂茶花历岁寒而耐久的基础上又有所深化。明代归有光的《山茶》云:"虽是富贵姿,而非妖冶容。岁寒无后凋,亦自当春风。"沈周的《红山茶》也云:"老叶经寒壮岁华,猩红点点雪中葩。愿希葵藿倾忠胆,岂是争妍富贵家。"山茶老叶经寒犹茂,仍能猩红点点地在雪中开花;茶花就像向日葵向着太阳一样表达着自己的赤胆忠心,而不去富贵之家争妍争宠。《三国志• 陈思王植传》:"若葵藿之倾叶,……诚也。"诗人笔下的红山茶成了肝胆赤诚的义士。清代段琦的《山茶花》:"独放早春枝,与梅战风雪。岂徒丹砂红,千古英雄血。"把茶花的红色写成"英雄血",可谓空前绝后。在诗人的笔下,茶花与梅花一样,成了"战风雪"的"千古英雄"。奇哉,伟哉!清代迟奋翮的《茶花》则进一步将茶花人格化。诗人先写了茶花在"万卉凋零"之时仍能"吐艳共枫红",并描绘了它的"朱颜"和"艳质"。接着进一步写了茶花的劲骨和豪兴:"骨劲自能开对雪,兴豪喜见笑迎风。"这位对雪迎风的英雄,是何等地坚强和自豪!

  在写茶花品德的作品中还有两位诗人的著名长篇:黄庭坚的《白山茶赋》和邓渼的《茶花百韵并序》。

  黄庭坚是北宋著名的诗人、书法家,与苏轼齐名,世称"苏黄"。他曾任校书郎,为《神宗实录》检讨官,继迁著作佐郎。为人正直,备受权臣谗害而遭贬谪。他在《白山茶赋》的小序中曰:"……兴寄高远,盖以自况,类楚人之橘颂,感之作《后白山茶赋》。"作者效法屈原写《橘颂》,以对白山茶的歌颂,自况高洁。赋的开头云:"孔子曰:‘岁寒然后知松柏之后雕也。'丽紫妖红,争春而取宠,然后知白山茶之韵胜也。"作者先述岁寒方知松柏坚贞的节操,继之写丽紫妖红的争春之花,从而衬托出了白山茶不去献媚争宠的"韵胜"。作者在长赋中极力着笔颂扬了白山茶是"禀金天(秋天)之正气,……乃得骨于昆阆(产玉之山),……高洁皓白,清修闲修,裴回(徘徊)冰雪之晨,偃蹇(傲立)霜月之夜。"接着作者借用了《韩非子• 二柄》中"楚灵王好细腰,而国中多饿人"的典故,将那些"争春而取宠"的权臣斥之为"彼细腰之子孙"。然后又说白山茶"盖将与日月争光,何苦与洛阳争价"。以白山茶不屑与洛阳牡丹"争价",表达了自己不与那些权臣同流合污的心志。这里,作者赋予白山茶皓白之态、高洁之心及凌霜傲雪之骨气,当为古人托花寄情的极品。

  邓渼(号直指)是明代的文学家,万历三十八年(1610年)曾巡按云南,并作了《茶花百韵并序》长诗。该诗的序言总结茶花的"十德",为后人留下了著名的茶花典故。在这长达二百句的五言古诗中,诗人用诗句阐述了茶花的艳而不妖、长寿、高大、肤纹苍润、枝条如龙、蟠根离奇、丰叶如幄、有松柏操、花期长、可插瓶水养等十种美德,赞茶花是"宜寿如山木,经霜似女贞";"莲或羞泥污,葵空向日诚";"一种皆称美,群芳孰与争?"这首诗是对茶花花品的宏观评价,是对茶花花德的全面总结。

文章来源: 中国茶花网

相关知识

81件宋元明清花器瓷精品展现千年花器瓷演变史
宏篇巨制茶花文化专著——《中国茶花文化》出版
中国茶花画的发展
中国十大稀有珍贵茶花品种
茶书精选丨中国茶花图鉴
四季茶花什么时候开花 有关四季茶花养护要点
茶花图片
茶花怎么种?茶花盆栽种植技巧!
茶花花语知多少?
普洱茶花,探秘中国云南的特色花卉:普洱茶花的魅力与养护技巧

网址: 宋元明清的茶花韵文——中国茶花网 https://m.huajiangbk.com/newsview442052.html

所属分类:花卉
上一篇: 观花拾趣丨山茶花:具松柏之骨,挟
下一篇: 探索茶花的世界:美丽与传统的完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