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新网新疆新闻1月10日电(马荟雁)村在景中,人在画中,乡村振兴打生态牌让玛纳斯县各村从“一处美”向“一片美”转变。村道宽阔平坦整洁、村屋绿树花海围绕、暖气天然气进入农家、污水垃圾统一排放运送,产业与农村人居环境整治完美结合,农户们满载着憧憬与希望自驾车进进出出的忙碌着。
因地制宜吃生态饭
兰州湾镇八家户村毗邻湿地,村党支部书记郎同生从小就生活在八家户村,见证了村庄周围环境的变迁。他说:“湿地公园处在世界候鸟迁徙3号线上,是候鸟的重要栖息地和繁殖地,每年有数百万只候鸟在此经停后南迁或北飞。在我小时候,村庄周围到处都是湿地,水鸟云集,天鹅翱翔。”
后来,随着大规模水土开发,很多湿地被开垦成了棉花地,湿地面积大幅减少,水鸟种类和数量也大幅减少。2011年,玛纳斯县国家湿地公园建立。实施“退耕还湿、退牧还湿”工程,通过制定政策,鼓励农牧民退出湿地范围里的耕地草场,保护生态。如今,湿地公园面积已从当初的9万亩增加到17万亩,湿地公园内的野生动物已达300余种。2020年,玛纳斯国家湿地公园被评为国家4A级景区。从2017年开始,八家户村在国家项目及各级财政支持下,整村推进农村人居环境整治,村上先后完成了村庄道路硬化,建成生活污水管网和污水处理站。同时,以徽派建筑风格为基础,对全村整体风貌进行提升,风貌提升后的房屋不论从观赏性、居住性、适用性方面都有了新的变化。村上还修建了景观水系,在村上空地依据不同花期栽种各类花草,使八家户村一年三季都处在一片花海中,村民们在房前屋后见缝插绿,形成绿色立体景观。八家户村依据规划建设了文化长廊、农机长廊,发展鱼塘、荷花产业,打造成既保持乡村风貌、留得住乡愁,又体现地域文化、产业特色的“村庄美、村民富、村风好”的美丽乡村。经过近些年的投入和付出,八家户村先后荣获“中国美丽休闲乡村”和“全国乡村治理示范村”称号。
“好环境就是生产力。”郎同生说。
美丽环境衍生出美丽经济,八家户村村民在家门口就吃上生态饭,村民们发展民宿、农家乐和庭院经济。村上专门设置民宿发展奖补资金,对积极发展民宿产业的村民每户补助1万元。同时,从县城引进当地有名的餐饮机构,到村上发展民宿和农家乐。目前,全村已有5家农家乐,“乔家大院”“品茗小院”等民宿在游客中已经形成了品牌。
村民幸福指数飙升
“哎-呀!这下好了!再也不用架炉子了!我到哪个房间都热热的!农民有这么好的生活,都是党的好政策!”包家店镇包家店村村民姜建萍高兴的说。
天气变冷,萧瑟寥落,而室内暖意融融,干净整洁。51岁的姜建萍特别开心,今年,她彻底告别了冬季生炉子取暖的历史,和邻居聊天绝对是“暖气非常热”这个话题。
和她同样感到幸福满满的村民张建花也说:“每天忙完工作,回到家里进门就热热的,心里别提有多舒坦了!”张建花有一个幸福的三口之家,承包了村里的采摘园,年收入逾10万元。
玛纳斯县在乡村振兴战略中举生态旗、打生态牌、走生态路。近年来加强燃煤锅炉污染治理、深入开展秸秆禁烧工作,建立了县、乡镇、村三级监管体系,持续推进大地增绿、人居环境整治、改善农民生产生活条件,加强污水、垃圾处置设施建设,推进垃圾分类减量、壮大节能环保产业等措施促进生态文明建设。
包家店村位于包家店镇区中心,2021年新建人行道、排水管网、供水管网、生活垃圾中转站及农机停放点等,改造村内道路、完成村居外立面及屋顶修缮、改造镇区供热主管网,生活环境和生活质量的巨大提升让村民们更加热爱生活,日子越过越红火。村委会利用村距新疆中能万源化工有限公司近1公里的优势,回收部分废弃不用的工业余热先行试点给村民们集中供暖,节约能源,减少环境污染。
桃产业成就“桃花村”
缘溪行,忘路之远近。忽逢桃花林,夹岸数百步,中无杂树,芳草鲜美,落英缤纷。。。。。。陶渊明的《桃花源记》描绘了理想中桃花源的安宁和乐、自由平等生活,而《桃花源记》现实升级版便坐落在玛纳斯县凉州户镇西凉州户村。
西凉州户村距离玛纳斯县县城6公里,2003年开始种植蟠桃。按照 “一村一产”“一村一特”的发展规划,成立了金色田园农业专业合作社,目前合作社有1000多亩桃林延伸桃产业链,发展“休闲农业+乡村旅游”,种植10余种品种,有贵妃血桃、北京晚蜜、黄金蟠桃、黄桃、油桃等,由于引进的都是优质品种,栽植在无污染天然净土中,用玛河雪水浇灌,全程使用农家肥,用生物制剂防虫害。绿色、生态的仙桃品质优、口感好、色泽艳丽、味甘肉细,深受食客的赞誉。合作社每年从6月中旬至10月上旬,一直以每公斤20元—25元价格销售仙桃,仙桃远销北京、上海、广州等10多个大中型城市,成为水果市场的新宠。
村民张燕从最初栽植10亩桃园扩大到37亩,每年桃花刚开时,老顾客就开始预订桃子。通过种植桃树,张燕家的日子越过越红火。张燕介绍说:“现在加入合作社种桃子的农户越来越多,每户都必须遵守仙桃绿色、生态的原则,合作社带领我们发展,销路完全不愁。”近年来,村里配套建设了新栽植桃园规划区内的水、电、路及相关设施,发展全域旅游,打响仙桃品牌,实现农民增产增收,助力乡村振兴。
2021年,西凉州户村大力开展农村人居环境整治、乡村风貌提升、文化公共设施配套等项目,新建排污主管网、修建村组道路、新建公厕、对村居外立面及屋顶修饰、粉刷、改造、对院落围墙进行整治等等,使西凉州户村人居环境脱胎换骨变成“明信片”流传四方,吸引了越来越多的人前来赏桃花、观村景、摘仙桃。西凉州户村的桃产业越做越大越做越强,昔日陶渊明理想中的桃花源,变成了令人向往的升级版的现实存在。
结合西凉州户村的产业发展,凉州户镇聘请了专业设计公司量身定做为西凉州户村设计主巷道墙景,邀请专业美术老师绘制关于“桃子和桃花”为主题的文化墙,将桃产业和文化融为一体。巷道两侧有的“画楼春早,一树桃花笑”,有的“桃花一簇开无主,可爱深红爱浅红”,有的“风急桃花也似愁,点点飞红雨”。。。。。而绘出的仙桃则个个令人垂涎欲滴,似乎伸手可摘。彩绘墙变身讲解员,使西凉州户村春有“人面桃花相映红”,夏有“桃花四散飞,桃子压枝垂”,秋则“海霞红点王母颊,玉团中涵秋水色”,冬日则慨叹“人面不知何处去”只有墙上“桃花依旧笑春风”,西凉州户村一年四季都给人美的视觉、美的遐想,慕名前来的游客络绎不绝。彩绘墙犹如锦上添花,提升了美丽乡村的颜值。也让村民在潜移默化中学习乡村振兴的精神,达到宣传与美化环境相融合的效果。
相关知识
乡村文化振兴|槐荫区:打好文化IP赋能乡村振兴“三张牌” 激活乡村发展新动能
南岸 乡村振兴绽放“绿富美”之花
乡村振兴看银川 美了生态富乡亲
乡村振兴在行动丨华溪村乡村振兴背后的生态故事
脱贫摘帽不松劲 乡村振兴再发力
“云”上问诊、手机直播……数字乡村让农民生活更美好——人民政协网
乡村振兴须践行绿色发展理念
花卉产业为乡村振兴增香添色
数字乡村建设让农民更幸福(网上中国)
【2023网聚美好安徽】打好“农文旅”融合牌 绘就乡村振兴新画卷
网址: 玛纳斯县乡村振兴打“生态牌”让乡村更美农民生活更富 https://m.huajiangbk.com/newsview443849.html
上一篇: 红巨蜜石榴苗基地、软籽石榴苗多少 |
下一篇: 养殖教程)萍乡莲花土鸡苗+供应商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