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分享 > 通道侗族文化生态保护区建设研究

通道侗族文化生态保护区建设研究

通道侗族文化生态保护区建设研究

【摘要】: 如今,中国正处于快速发展时期,在全球化、现代化、城市化进程日益加剧的时代环境下,全球各地的文化生态都受到了一定影响。通道是以侗族为主的少数民族自治县,位于中国侗族高度集中的三省坡地区核心地段,保留有独特的侗文化。在时代的发展过程中其侗文化也受到了一定的冲击,传统侗文化与现代文化的矛盾日益突出:建筑方式、风俗习惯、宗教信仰、饮食习惯等都在时代的巨变中发生了改变,传统侗文化面临被外来文化同化的严峻形势;许多物质文化遗产受人为因素或自然因素而遭到破坏,没有的得到很好地保存;一些非物质文化遗产传承面临断代的危险;随着社会经济的发展,自然生态也受到一定的破坏。文化生态保护区是我国的首创概念,目前还处于起步阶段,对于民族文化遗产的保护传承、发展创新发挥着重要作用。基于此本文通过文献查阅、实地调查、访谈等形式对通道文化生态环境展开研究,主要研究结果如下:(1)通道文化生态环境调研分析,总结文化生态特点,提出文化遗产保护存在的问题主要是缺乏相关规划、缺少新生代传承人等,文化表现形式的改变主要是传统生计方式及习俗的改变等方面。在借鉴国内外文化生态保护理论与实践的基础上,提出建设通道侗族文化生态保护区,对通道侗族文化遗产、自然生态进行整体性保护。(2)结合自然保护区保护模式理论,提出通道文化生态保护区建设的三级保护体系,即“原生态侗文化保护核心区——侗文化保护缓冲区——侗文化开发过渡区”。在对各区的文化生态完整性分析基础上,遵循“社会单元——文化生态单元——文化生态系统——文化生态圈”保护脉络,因地制宜地提出通道侗文化遗产保护策略,探索适合通道侗族生存发展的文化生态保护区建设模式。(3)根据侗族的生态观念提出文化生态保护区建设过程中景观营造要点,并融入民族特色。对芋头侗寨民俗旅游村进行规划设计,对其外部环境改造满足以文化旅游需求;对县城风貌进行改造,针对公共建筑、景观小品、步行街、民族风情园、住宅区等进行专项设计,探索满足侗族生活、精神需求的生存环境,帮助侗族居民寻回归属感。

【学位授予单位】:湖南农业大学
【学位级别】:硕士
【学位授予年份】:2015


1290318664393818112

1289887145204383744

1289887717202591744

相关知识

“花儿”文化生态保护区建设浅议
民族文化之花绚丽绽放—— 黔东南民族文化生态保护区“非遗+”融合发展综述
民族文化之花绚丽绽放——黔东南民族文化生态保护区“非遗+”融合发展综述
彝族花腰文化保护区文化建设研究
生态保护区
论松花江三湖保护区在东北生态体系建设中的战略地位
中国海洋保护区的生态环境监测工作
贵阳市小河区第一实验学校“丁香花”侗族大歌合唱团参加第四届中国少年儿童合唱节比赛介绍
象山县大力推进大花园建设加快打通“两山”转化通道
滨州生态市建设规划简本

网址: 通道侗族文化生态保护区建设研究 https://m.huajiangbk.com/newsview445237.html

所属分类:花卉
上一篇: 国外为何如此重视青少年户外营地教
下一篇: 区域文化视野下的广西文化生态保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