地下害虫识别与防治(二) 地下害虫识别与防治 四、地老虎类 五、地蛆 地下害虫识别与防治 四、地老虎类 学名:Agrotis ypsilon(Rottemberg) 别名:土蚕、地蚕、黑土蚕、黑地蚕、切根虫等。 分类:鳞翅目夜蛾科 寄主:各种蔬菜及农作物幼苗。 为害特点:幼虫将蔬菜幼苗近地面的茎部咬断,使整株死亡,造成缺苗断垄,严重的甚至毁种。 地理分布:全国各地。 (一)小地老虎 地下害虫识别与防治 1.形态特征 地下害虫识别与防治 成虫 幼虫 幼虫第4腹节背面观 幼虫末节背板 蛹 卵 地下害虫识别与防治 2.发生规律 (1)生活习性 1年1~7代,发生世代自南向北逐渐减少。 迁飞性害虫,在我国的越冬北界为1月份0℃等温线或北纬33°一线。在南岭以南1月份高于10℃等温线的地区,可终年繁殖。 成虫昼伏夜出,具强烈的趋化性,喜食糖蜜等带有酸甜味的汁液,成虫对黑光灯趋性强。成虫卵产在5cm以下矮小杂草或土表及残枝上。卵多散产。 l~2龄幼虫为害心叶或嫩叶,昼夜取食不入土。3龄后白天潜伏在2~3cm的表土里,夜间咬断幼苗并拖入穴中。幼虫动作敏捷,性残暴,3龄以后能自相残杀。老熟幼虫有假死习性。 地下害虫识别与防治 (2)发生条件 喜温暖及潮湿的条件,在18~26℃、相对湿度70%左右、土壤含水量20%左右时,对其生长发育及活动有利。高温对其生长发育极其不利。 一般河渠两岸、湖泊沿岸、水库边发生较多,壤土、黏壤土、沙壤土发生重。 早春菜田及周缘杂草多,可提供产卵场所;蜜源植物多,可为成虫提供补充营养的情况下,将会形成较大的虫源,发生严重。 ? 地下害虫识别与防治 (二)黄地老虎 学名:Agrotis segetum(Schiffermuller) 别名:土蚕、地蚕、切根虫、截虫? 分类:鳞翅目夜蛾科 寄主:农作物、果树苗木、蔬菜。 为害特点:幼虫多从地面上咬断幼苗,主茎硬化可爬到上部为害生长点。 地理分布:除广东、海南、广西未见报道外,其他省区均有分布。 地下害虫识别与防治 1.形态特征 地下害虫识别与防治 成虫 幼虫第4腹节背面观 幼虫末节背板 地下害虫识别与防治 2.发生规律 (1)生活习性 1年1~5代以上,在福建1月10℃等温线以南无冬蛰现象,发生世代自南向北逐渐下降。主要以老熟幼虫在土中越冬,少数以3~4龄幼虫越冬 成虫昼伏夜出,具强烈的趋化性,喜食糖蜜等带有酸甜味的汁液,成虫对黑光灯趋性强。成虫卵多产在地表的枯枝、落叶、根茬及植物距地表1~3cm处的老叶上。 初龄幼虫主要食害植物心叶,2龄以后昼伏夜出,咬断幼苗。老熟幼虫越冬在土中做土室,低龄幼虫越冬只潜入土中不做土室。春、秋两季危害,而以春季危害最重。 地下害虫识别与防治 (2)发生条件 耐旱,年降雨量低于300mm的西部干旱区,适于其生长发育。 土壤湿度适中、土质松软的向阳地块,幼虫密度大。 地块土壤干燥、土质坚硬而又无植被覆盖的环境,越冬密度极小。 灌水对控制各代幼虫危害有重要作用,可大幅度压低越冬代幼虫的越冬基数 地下害虫识别与防治 (三)大地老虎 学名:Agrotis tokionis Butler 别名:黑虫、地蚕、土蚕、切根虫、截虫? 分类:鳞翅目夜蛾科 寄主:蔬菜、玉米、烟草、棉花、果树幼苗。 为害特点:幼虫将蔬菜幼苗近地面的茎部咬断,使整株死亡,造成缺苗断垄,严重的甚至毁种。 地理分布:全国各地。 地下害虫识别与防治 1.形态特征 地下害虫识别与防治 幼虫第4腹节背面观 幼虫末节背板 成虫 地下害虫识别与防治 2.预测预报 (1)越冬代成虫盛发期预测 时间:从3月上、中旬至5月下旬。 方法:用糖醋诱蛾器或黑光灯诱蛾,逐日记载雌、雄蛾数。 指标:当蛾量突增,雌蛾比例占蛾量总数的10%左右时,表示成虫进入盛发期,诱到雌蛾最多的一天就是发蛾高峰期。发蛾高峰期加上产卵前期(4d)、卵历期、1龄幼虫历期、2龄幼虫历期的半数,就是第l代小地老虎2龄幼虫盛发期,即防治适期。 地下害虫识别与防治 (2)2龄幼虫盛发期的预测 时间:成虫盛发期后,每隔1~3d到田间查卵1次。 方法:自查得产卵高峰日起,根据气温条件,加上卵期和1龄幼虫期,即为2龄幼虫
相关知识
植物病害识别与防治
园艺植物病虫害防治(第三版)
园艺植物病虫害防治技术
园艺植物病虫害防治 苹果病虫害识别诊断与防治 苹果害虫识别与防治(二).ppt
常见园林植物病虫害识别与防治
花卉虫害识别与防治ppt
病虫害识别与防治
常见园林植物病虫害识别与防治ppt课件
农作物病虫害识别与防治技术.doc免费全文阅读
园艺植物病虫害防治方法.pptx
网址: 园艺植物病虫害防治 地下害虫识别与防治 地下害虫识别与防治(二).ppt https://m.huajiangbk.com/newsview446653.html
上一篇: 园艺花卉常见病虫害防治技术探讨( |
下一篇: 居住小区虫害预测预报的必要性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