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分享 > 发现植物免疫激活新机制

发现植物免疫激活新机制

本报讯(记者 郜阳)对于国际顶尖学术期刊《科学》(Science)来说,同一天“背靠背”发表来自一家科研单位的两篇重磅成果,在植物领域尚属罕见。北京时间今天凌晨,中国科学院分子植物科学卓越创新中心何祖华院士团队与万里研究员团队的成果同时登上《科学》。

与何祖华院士团队合作的浙江大学教授邓一文指出,提高作物对多种病原菌的广谱抗性,是农业生产急需解决的重大需求,也是植物免疫领域的前沿课题。

一个早在2010年就发现的水稻免疫抑制基因rod1,一直没离开过团队的视野。“rod1基因突变会引起活性氧积累,产生免疫自激活表型,显著提高水稻对多个病原菌如稻瘟病、白叶枯病和纹枯病的抗性,可对于rod1抑制免疫激活的信号通路一直没搞清。”邓一文告诉记者。

功夫不负有心人。头顶烈日,脚踩黄泥,在大田和实验室的奔波中,研究团队获得了18个rod1感病抑制子株系,并通过基因克隆和全基因组测序分析,发现这些抑制子的具体基因突变情况。“这项研究对基础科研和育种应用都有启发。”邓一文表示,团队提出了国际领先的作物广谱抗病理论,同时也为广谱抗病新品种的培育提供新靶标“大大推动了对植物免疫过程的认识”“是一个非常漂亮的工作”……国际同行也对研究团队的成果赞不绝口。

无独有偶,万里团队发现植物细胞内感受器的TIR蛋白可生成小分子2’cADPR,可提高植物的抗病性。团队的这一发现为发展绿色农业提供了一种能够激发农作物广谱抗病性的新型“生物农药”,还揭示了植物和细菌免疫通路交互的分子机理。

“两项研究成果共同揭示了一个在水稻和拟南芥中都保守存在的免疫激活新机制,对促进我国农业绿色可持续发展,维护生态环境,保障粮食安全具有重要意义。”中国科学院分子植物卓越中心党委副书记、副主任张余研究员指出。

值得一提的是,两篇论文的第一作者中,都出现了徐炜莹的名字。她所起到的是“中间桥梁”的重要作用——看清分子结构。

相关知识

中国科学家发现植物免疫激活新机制
科研人员发现植物免疫调控新机制
分子植物卓越中心揭示抑制植物免疫新机制
揭示抑制植物免疫新机制,探索通过遗传改良作物抗病反应的潜力
研究发现植物免疫通路的新机制
广州健康院发现疟原虫感染抑制肿瘤血管生成的新机制
我校林木分子育种团队揭示林木免疫反应调控新机制
Nature Commun | 吕东平团队揭示植物免疫核心组分BIK1稳态调控新机制
中科院上海植物逆境中心研究团队揭示植物免疫增强新机制,为作物抗病改良提供新视角
Nature丨南农大植物病毒学团队揭示植物免疫受体监控病毒靶向激素受体诱导抗病新机制

网址: 发现植物免疫激活新机制 https://m.huajiangbk.com/newsview446711.html

所属分类:花卉
上一篇: 武汉国际博览中心在哪里 怎么去
下一篇: 简述植物抗病的机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