植物医生 2004年第 17卷第 1期(双月刊)
13
黄花菜主要病害的发生与防治
张惠琴 沈建新 董国
(浙江省仙居县农技推广中心,317300) (浙江省台州市农科所)
黄花菜,又名金针菜,学名萱草,属百合科,为多年生宿
根草本作物,其食用部分为含苞未放的花蕾,营养丰富,是我
国传统特产之一。近年来食用花卉渐成时尚, 黄花菜也将受
到更多人的青睐。仙居县是浙江省黄花菜主要产地之一, 栽
培历史悠久, 其产品品质上乘, 享有盛名。但由于地处浙东
南 ,气候温暖,雨量充沛,田间湿度大,黄花菜病害发生较重,特别是锈病、叶斑病等真菌性病害时有发生, 严重影响黄花
菜产量和品质。近 10年来,笔者对仙居县黄花菜几种主要病
害的发生和防治进行了探索,现报道如下:
1 锈病
1. 1 症状
黄花菜锈病俗称黄锈病,又称红蠖。是危害黄花菜最重,对产量影响最大的一种真菌性病害。在黄花菜生长期可为害
叶片、茎秆和花苔。发病初期先在叶片及花茎上出现黄色或
桔红色泡状小点,即夏孢子堆,以后表皮破裂,散发出大量铁
锈状粉末。发病后期,严重的造成全株叶片枯死,其上产生黑
色长椭圆形或线条状的冬孢子堆。受害病株少抽苔或不抽
苔 ,花茎变红褐色,花蕾干瘪,易脱落。
1. 2 发病规律
该病由 Puccinia hemerocallidis菌侵染所致。病菌以冬孢子
堆在病残体上越冬, 翌年春天条件适宜时, 冬孢子萌发产生
担孢子,通过风、雨传播侵害黄花菜,再产生夏孢子堆和夏孢
子。夏孢子在黄花菜生长季节可重复产生, 不断进行再侵
染。往往先在老病区出现发病中心,然后迅速蔓延到各处。至
黄花菜生长后期在叶片、茎秆上以及10月份的秋苗上形成冬
孢子堆和冬孢子进行越冬。该病发生与气候关系密切, 一般
在 5月上中旬天气转暖时开始发生,至 10月气温下降时逐渐
停止侵害。其中以 6~7月多雨季节及秋苗生长旺季发病最为
严重。调查表明,不同品种间抗性差异明显,栽植过密、偏施
氮肥、生长过嫩,也易引发病害发生。
1. 3 防治对策
1. 3. 1 清洁田园
秋冬清除残株病叶集中销毁,以减少病源。
1. 3. 2 加强栽培管理
施足基肥,春季苗期适当施用氮肥,增施磷钾肥,增强植
株抗病力。
1. 3. 3 田间喷药
在发病初期用20 %粉锈宁 1 500倍液,每隔 15 d喷 1次 ,共喷 1~2次。
2 叶枯病
2. 1 症状
黄花菜叶枯病在当地俗称茅草燥。为害叶片及花苔, 初
发时在叶尖端和边缘上产生水渍状小点, 以后从叶尖逐渐向
下蔓延, 形成黄褐色长条形病斑, 并在其上产生大量黑色霉
点 ,严重时全叶干枯,形同枯燥茅草,常导致植株整片枯死;花
苔受害,初为水渍状,后变淡褐色椭圆形病斑,最后致使苔秆
呈灰白色干枯状。
2. 2 发病规律
该病由 Stempkylium vesicarium菌侵染引起。病菌以菌丝体
或分生孢子在田间残留的苔秆及病叶上越冬, 翌年春天分生
孢子随风雨传播,侵染黄花菜幼苗,被害植株上可不断产生分
生孢子进行再侵染。我地每年4月中下旬初发,五六月多雨季
节发生较重。该病发生与气候、品种、栽培措施关系密切。发
病的最适温度为 18~23℃,湿度为 80 %以上。调查表明,以低
洼潮湿、土壤板结瘠薄、酸性重及生长不良的园区发病明显偏
重 ......
相关知识
黄花菜的主要病害防治
花生根部主要土传真菌病害的发生与防治
黄花菜病虫害防治方法
关岭县秋延晚番茄主要病害发生规律及防治
玉米青枯病及细菌性病害的发生与防治
黄花菜锈病如何防治?
黄花菜锈病病症及防治方法
秦巴山区板栗主要病虫害的发生与防治
黄花菜病虫害防治措施
竹芋主要病虫害的发生及防治
网址: 资料下载:黄花菜主要病害的发生与防治.PDF(文献资料) https://m.huajiangbk.com/newsview447311.html
上一篇: 巨峰葡萄主要病害的种类及防治 |
下一篇: 栀子花常见病害及治疗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