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中国插花古代发展情况介绍 中国插花艺术源远流长, 博大精深, 是中国花文化重要的组成部分, 具有深 远的民族文化传统和丰富的文化底蕴。大约在 5000 多年以前的原始社会后期, 我们的祖先就把美丽的花卉纹饰烧制在陶器上。进入奴隶制社会的夏商西周时 期,花卉纹饰不仅可以从陶器上看到, 在青铜器上也可以看到。 到了西周至春秋 中期有了文字记载。 成书于春秋时代的中国最早的一部诗歌总集 《诗经》中记载 “维士与女,伊其相谑,赠之以勺药 ( 即芍药 )。”这是描写男女青年为表达相互 爱慕之情; 临别时折下芍药花枝相赠的诗句。 他们折下的花枝就是今天所说的切 花。 中国最早的大诗人战国时期楚国的三阊大夫屈原所作 《离骚》中有“纫秋兰 以为佩”的句子, 说明当时有采摘香花佩戴身上的时尚。 以花传情,以花、朋志, 赋予花卉以某种寓意,可见花卉进入文化领域自:春秋战国时代开始。 秦汉时期,文化艺术有了极大发展, 插花艺术也不例外, 记载,西汉惠帝时, 孝惠皇后将四时植花罗致室内,并安排于寝榻、几案上。可想而知,这些“四时 植花“不是盆花即是插花。 河北望都东汉古墓墓道壁画中绘有一个陶质圆盆, 盆 内均匀地插着 6支小红花并置于方形几架上,形成了花材、容器、几架三位一体 的形象,这是迄今为止所发现的唯一的早期中围插花。 隋唐时代,是中国插花艺术发展史上的兴旺时期。 每年农历二月十五日定为 “花朝”,即百花生日,举行大规模的赏花盛会。牡丹在唐代处于国花的地位, 宫廷中举行牡丹插花会, 有严格的程序和非常讲究的排场。 对插花所用工具、 放 置场所、养护水质、几架形状以及挂画都有严格规定,还要谱曲、咏诗讴歌,再 饮美酒方能尽兴。从而达到视觉、听觉多方面欣赏的效果。在此时期,人造花的 应用也日渐广泛。 五代十国时期,由于政局动荡不稳,许多文人雅士避乱隐居,吟诗泼墨,插 花艺术也变成他们表达思想情感的工具。 插花艺术风格也从庄重讲排场变成不拘 一格,就地取材, 名花佳卉、 山花野草都可使用。 插花器具也不仅是瓷或铜的瓶、 盘,而且扩展到竹筒、 漆器,还有吊挂和壁挂。 总之,追求自然情趣, 朴实简洁, 清新活泼, 随意洒脱。 南唐后主李煜对插花艺术的发展作出了突出的贡献, “锦 洞天”是李后主的独创。 进入宋代, 插花艺术发展到极盛时期。 当时受理学思想的影响, 插花艺术不 只追求怡情娱乐, 还特别注重构思的理性意念, 内涵重于形式, 以表现作者的理 性意趣或人生哲理、 品德节操等。 花材多选用有深度寓意的松、 柏、竹、梅、兰、 桂、山茶、水仙等上品花木。形成以花品、花得寓意人伦教化的插花形式,对后 世影响颇大。 宋代篮花注意保持花材本身的自然美, 富有蓬勃的生命力和韵律感。 如南宋 李嵩的花篮图,花篮造型制作精致美观,有优美的花纹、萱草、石榴、牡丹、蜀 葵等半开或盛开,色彩艳丽,错落有致,姿态飘逸,生机勃勃。 元代插花风格逐渐摆脱宋代理学的影响, 常用花材的寓意和谐音来表达作品 的主题,也就产生了有人所说的“心象花”。 钱选绘的吊篮式插花, 在吊篮上放 两个瓷罐, 罐里分别装满金桂和银桂, 上飘一枝三折形似如意的桂花枝条, 暗示 金贵、银贵,不如自在如意贵。反映人们祈求安定、平和、自由的愿望。 明代是插花艺术复兴、繁荣、昌盛和成熟时期,
相关知识
中国插花起源以及演变
中国插花起源及演变
中国插花的起源
中国现代花艺设计.PDF
油用牡丹起源历史演变.docx
浅论中国园林中廊、架的演变
中国插花艺术的起源及发展
《中国插花艺术发展简史》.pdf文档全文免费阅读、在线看
唐山范儿中国插花艺术的起源和发展
中国插花艺术的起源与发展
网址: 中国插花起源和演变.pdf https://m.huajiangbk.com/newsview449048.html
上一篇: 788件埃及文物来上博:曾被西方 |
下一篇: 【白梅花】绿萼梅花茶野生白梅花茶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