水质改善之物理方法:
1.全池泼洒生石灰等物质,调节水体pH值,吸附、沉淀水中的杂质和污染物。
2.合理使用增氧设备,加大水体溶氧量,改善水体溶氧不均等问题,促进鱼虾和浮游生物生长。
3.根据水体情况、鱼虾生长情况等因素,定期加水、换水,改善水质。
水质改善之化学方法:
1.向水中投放一些化学物质,可以迅速改善水质,前些年应用广泛。但是由于这些物质容易造成二次污染,危害鱼虾并严重威胁人们的身体健康,部分化学药剂已被禁止使用。
2.定期投放化学肥料可以增加池水肥力,保证鱼虾健康生长。
水质改善之生物方法:
随着生物学的快速发展,此方法已被广泛应用。向水体中投放经人工筛选、繁殖、复壮的益生菌,如应用最多的枯草芽孢杆菌等,可以有效降解水体中有害物质,促进有益浮游生物生长,保证鱼虾健康生长。这种方法简单高效无污染,是目前最有发展前景的方法!
水质的改善与调节是一个长期养护的过程,需要水产养殖户平时多多注意;随时监测水体状况,做好养殖管理;合理搭配使用如金菌水产专用菌,才能使水质保持在“肥、活、嫩、爽”的状态,促进鱼虾快速生长!
水质沉淀调节剂
水产养殖常用的过滤吸附剂大体分为以下几类:沉淀剂主要有*(硫酸铝钾)、聚合氯化铝。多孔吸附剂主要有沸石粉、麦饭石、膨润土等。在水产养殖中经常使用,但无毒副作用或较小,常获得较好的调节水质效果。
*:本品为无色透明结晶体或白色晶体溶于水和稀酸不溶于醇。水溶液呈酸性,通过水解或其他反应形成氢氧化铝胶状沉淀,使水体有机物质、细菌等一起聚沉,降低水体有机负荷,从而起到改良水质的作用。一般的用量是,用水溶解后,以3g/m3的水体终浓度全池泼洒。
聚合氯化铝:本品为无机高分子化合物,无色或黄色树脂状固体,其溶液为无色或黄褐色透明液体,固体产品中氧化铝含量为20%~40%,液体中氧化铝含量为8%以上。有腐蚀性。可以沉淀有机物,养殖密度大,水温高时使用效果明显。使用杀菌、杀虫剂前使用本品,能更好的保证消毒杀菌效果。使用时用水溶解后,以3g/m3的水体终浓度全池泼洒。
多孔吸附调节剂
沸石粉:本品为多孔隙颗粒,多为白色或粉红色,也有红色或棕色。其主要成分为二氧化硅和三氧化二铝。其颗粒内有大小不一的空隙和孔道,直径随品种而已。故具有良好的吸附性、吸水性、离子交换性和催化性等优良特性。它能吸收水中氨氮、有机物和重金属离子,有效降低池底硫化氢毒性,调节水体pH值,增加水中溶氧,为浮游植物生长、繁殖提供充足的碳源,提高水体光合作用强度,也含有丰富的微量元素,故常用作添加剂,饲料中用量为2.5%。如果外用撒施以20g/m3的水体终浓度撒施。
麦饭石:本品为灰白色粉末,无臭、无味,不溶于水。天然麦饭石是一种以氧化硅为主要成分,含多种元素和金属氧化物的矿物质,其内部多孔,可净化水质,排除生物体内毒素和促进酶类活力,促进生长。增加水体溶氧,防止疾病发生和缺氧浮头,其内含物氧化铁可消解水体硫化氢,氧化钙是水体内厌氧菌群对有机质进行矿化作用的促进剂。有较好的吸附性和阳离子交换能力,对细菌的吸附能力在6小时内可高达96%,对有毒金属的吸附力达98%。外用用量为:150~300g/m3的水体终浓度撒施,每15天一次。内服用量:一般按1%~3%添加。
膨润土:本品为白色粉末,含杂质时呈淡绿色,浅红色或灰白色不等。手感松软,透气性好,具强烈的吸水性,入水后能迅速形成微小颗粒,体积膨胀10~30倍,在水中呈悬浮和凝胶状,并具有阳离子交换能力和粘结力。常用于净化水质,吸附和粘集水中悬浮物使其沉淀而覆盖池底,控制营养盐类的溶出速度,从而降低水体肥度,减弱池底耗氧量,缓解缺氧和浮头。外用用量以75~150g/m3的水体终浓度撒施。
物理方法
物理方法主要是指疏挖底泥、机械除藻、引水冲淤和调水等。疏浚污染底意味着将污染物从(河道)系统中清除出去。可以较大程度地削减底泥对上覆水体的污染贡献率,从而改善水质。调水的目的是通过水利设施(如闸门、泵站)的调控引入污染河道上游或附近的清洁水源以改善下游污染河道水质。此类方法往往治标不治本。
化学方法化学方法如混凝沉淀、加入化学药剂杀藻、加入铁盐促进磷的沉淀、加入石灰脱氮等方法。研究表明,这种方法对浊度去除效果较好,对重金属等也有一定的去除效果,日药剂用量少。但该河道污水治理方法易造成二次污染。生态--生物法(包括河道曝气复氧、生物膜法,生物修复法,土地处理法、水生植物净化法)。
河道曝气法
人工曝气复氧是指向处于缺氧(或厌氧)状态的河道进行人工充氧以增强河道的自净能力,改善水质、改善或恢复河道的生态环境。河道曝气复氧一般采用固定式充氧站和移动式充氧平台两种形式。该工艺具有设备简单、机动灵话、安争可靠、投资省、见效快、操作便利、适应性广、对水生生态不产生任何危害等优点,适合于城市景观河道和微污染源水的治理。
生物膜技术
是指使微生物群体附着于某些载体的表面上呈膜状,通过与污水接触,生物膜上的微生物摄取污水中的有机物作为营养吸收并加以同化,从而使污水得到净化。
生物修复技术
是指利用微生物及其他生物,将水体或土壤中的有毒有害污染物质现场降解为C02和水,或转化为无毒无害物质的工程技术系统。用于河道污水治理的生物修复技术主要有两类。一类是直接向污染河道水体投加经过培养筛选的一种或多种微生物菌种,另一类是向污染河道水体投加微生物促生剂(营养物质),促进“土著”微生物的生长。投放药剂后,通过促生作用,促进污染物降解微生物的生长,河道中微生物由厌氧向好氧演替,生物由低等向高等演替,生物的多样性不断增加,溶解氧明显上升,黑臭消除。这种方法对于消除水体黑臭、增加水体溶解氧作用明显。
土地处理技术
土地处理技术是一种古老、但行之有效的河道污水治理技术。它是以土地为处理设施,利用土壤、植物系统的吸附、过滤及净化作用和自我调控功能,达到某种程度对水的净化的日的。
水生植物净化法
该方法是充分利用水生植物的自然净化机能的污水净化方法。例如采用浮萍、湿地中的芦苇等在一定的水域范围进行净化处理。但是生活污水的排入会产生臭气、害虫和景观影响等问题,因此选用时要综合考虑上述问题,如选择在春夏季下风口的位置种植芦苇等。
(1)湿地工程水质净化技术
利用天然洼淀,经过合理的人工修整,建设天然湿地处理系统。在耐水植物与土壤的联合作用下,使河湖水质得到一定程度的净化。
(2)天然与人工填料接触氧化技术
水流从天然滤料间流过时发生过滤吸附,同时表面生长生物膜对有机物进行氧化分解;或利用塑料(绳状、纤维状)等人工材料,作为接触氧化填料,对河湖污染水体进行净化。
(3)射流曝气增氧技术
利用浮筒式扩散曝气装置,提高水中的溶解氧值,为水体中有机物的氧化提供条件。能在水中营造庞大的循环水流,同时还能曝气,用很小的耗能就能将庞大的湖水搅动,在此基础上再在水流的流路上适当铺设一些填料,便在污染湖泊里成功地实现了接触氧化法治污,可以快速、高效、低耗能地降低湖水中的BOD含量,防止有机淤泥的淤积,消除湖水臭气。同时,造流曝气机和填料全部沉没在水中,丝毫不影响水面景观。
(4)生物浮床水质改善技术
在重度污染水域,由于水生生态系统已遭受彻底破坏,水体自净能力丧失,自然恢复的机制不复存在。人为建造人工生态系统,利用环境生物技术吸收、削减水中的N、P及有害物质,净化水质,并在有限区域重建并恢复水生生态系统。
(5)入河污水分散处理技术
为了降低输水管道投资和污水处理厂规模,特别是在近郊区比较分散的入河污水,开发入河污水分散生物处理技术,使点源污水在入河前得到就地处理。
(6)旁路新水活水技术—一体式膜生物反应器
一体式膜生物反应器可消减COD、NH3-H,其出水水质可达到城市污水厂排放标准一级A标,并且其出水稳定,占地面积小,可移动,在河道治理中可即方便管理,又可保证水质。
相关知识
浇花水质太硬怎么办?养花水质太硬的改善措施!
浇花水质太硬怎么办?养花水质太硬的改善措施
水生植物的净化作用可以改善水质吗?
改善鱼缸水质最强的水生植物
种植水生植物时水质不佳会有什么影响?如何改善水质以促进植物生长?
最佳改善水质水生植物
水生植物对水质的改善
人工湿地在城市河道水质改善中的应用
微生物水质净化剂鱼塘消毒水质处理剂水产养殖鱼虾池塘水质处理技术
河湖净化剂提高水的透明度改善水质
网址: 水质较差怎么改善 河流水质的方法 https://m.huajiangbk.com/newsview449605.html
上一篇: 【禅艺插花】禅花的构成要素 |
下一篇: 养鱼的水质怎么调理好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