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3年第5期Vol.23No.5检验检疫学刊JOURNALOFINSPECTIONANDQUARANTINE
检疫性有害生物—葡萄花翅小卷蛾牛春敬刘勇廖芳天津出入境检验检疫局天津300461
摘要在国内首次提出了葡萄花翅小卷蛾Lobesiabotrana(Denis&Schiffermüller)的鉴定依据并提供该种害虫详细的形态特征、生物学特性以及危害特点等信息以期使读者较全面地了解葡萄花翅小卷蛾的经济重要性为进一步研究、检疫和防治该种害虫提供参考。
关键词葡萄花翅小卷蛾检疫鉴定
中图分类号S41-30QuarantineandIdenticationofLobesiabotrana(Denis&Schiffermüller)NiuChunjing,LiuYong,LiaoFang(TianjinEntry-ExitInspectionandQuarantineBureau,Tianjin,300461)Abstract:IdenticationofLobesiabotrana(Denis&Schiffermüller)withmorphologicalcharacteristics,biologicalanddamagefeaturesisprovidedrstinChinainthepresentpapertofullyunderstandtheeconomicimportanceandtogiveareferenceforfurtherresearch,inspectionandquarantineandcontrolofthispest.KeyWords:Lobesiabotrana(Denis&Schiffermüller);EuropeanGrapevineMoth;Quarantine;Identication1前言葡萄花翅小卷蛾Lobesiabotrana(Denis&Schiffer-müller,1775)[1]英文俗称有“Europeangrapevinemoth”、“vinemoth”、“grapeberrymoth”、“grapefruitmoth”、“grapevinemoth”、“grapeleaf-roller”和“grapemoth”属于鳞翅目(Lepidoptera)卷蛾科(Tortricidae)花翅小卷蛾属(Lobesia)为严重危害多种经济植物花和果实的世界性害虫在世界许多国家包括我国被列为重要的进境植物检疫性有害昆虫[2]。该虫原产地为意大利现已传至全欧洲、非洲北部和西部、亚洲的中东和远东地区以及美国部分地区。我国尚无该种发生或入侵的报道因此应加强进境葡萄的检疫力度严防该虫随进境葡萄传入我国。为了准确地识别此虫提高检出率本文比较详细地介绍了葡萄花翅小卷蛾的识别鉴定为口岸检验检疫、农林植保和科研院校等部门进一步研究、检疫和防治该类害虫提供参考。2生物学特性葡萄花翅小卷蛾一年发生一代至多代具体代数与光周期和温度等因素有关系短日照(8h-12h)可引起滞育罗马尼亚每年1代西班牙、希腊、意大利等地则有4代。寄主对幼虫的存活和成虫的繁殖能力影响比较大。该虫的飞行、取食、交配、产卵等活动多发生在黄昏时分。产卵于花芽上卵期5d-6d幼虫在取食花芽串之前在其上吐丝结网取食3周后在花芽上或卷叶边内化蛹蛹期12d-15d这代成虫于7月后半期产卵于果实上卵单产4d-5d后幼虫孵出钻入果内一果一虫且喜选择阴面果实幼虫多在干瘪的果实内化蛹。危害性最大的第3代幼虫取食成熟果实且转主危害还吐丝结网这代幼虫很少在收获果实前化蛹它们在落叶中、果实内、藤皮下或土壤缝隙中结茧化蛹越冬[3]。3地理分布奥地利、保加利亚、塞浦路斯、捷克、芬兰、法国、德国、希腊、匈牙利、意大利、卢森堡、马其顿、马耳他、萨尔瓦多、葡萄牙、罗马尼亚、俄罗斯、斯洛伐克、斯洛文尼亚、西班牙、瑞士、乌克兰、英国、前南斯拉夫、亚美尼亚、阿塞拜疆、格鲁吉亚、伊朗、伊拉克、以色列、日本、约旦、哈萨克斯坦、黎巴嫩、叙利亚、塔吉克斯坦、土耳其、土库曼斯坦、乌兹别克斯坦、阿尔及利亚、埃及、厄里特尼亚、肯尼亚、利比亚、摩洛哥、美国[3]。4寄主该虫主要危害葡萄(Vitisvinifera)和大戟瑞香(Daphnegnidium)也危害黑莓(Rubus•57•
相关知识
什么是植物检疫?什么是检疫性有害生物
北京市检疫性危险性有害生物调查项目取得阶段性进展
贵阳市完成2022年春季种苗产地检疫 未发现检疫性和危险性林业有害生物
检疫性有害生物及外来有害生物入侵防控策略
检疫性有害生物——苹果花象
开阳县全面完成林业有害生物产地检疫调查工作
[种植技术]保护好园林观赏花木 阻截检疫性有害生物
解读|《中华人民共和国进境植物检疫性有害生物名录》更新
进境花卉种子有害生物主要检疫处理方法综述
兰科花卉有害生物风险分析及检疫防控
网址: 检疫性有害生物 https://m.huajiangbk.com/newsview452682.html
上一篇: 第五章:贮藏保鲜方法和原理 |
下一篇: 我校在DNA甲基化调控鲜切花采后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