苗木正确施肥能够充分发挥肥料的增产作用,是实现高产、稳产、低成本的一个重要措施。合理配合、互相促进有机肥料和化肥配合,氮、磷配合,是合理施肥的重要原则。在给苗木施肥过程中,我们常常会犯以下常见五大误区,现江西绿农农业发展有限公司将苗木施肥常见误区和解决方法介绍如下:
误区一:磷酸二铵随水浇施。磷酸二铵是一种以磷为主的氮、磷二元复合肥,若随水浇施,肥料易滞留在地表,造成氮素挥发,磷素留在土壤表层,不能被作物根系吸收。
解决方法:利用磷酸二氨作追肥时,采取开沟深施,施肥深度10厘米左右,施后及时覆土并浇水。
误区二:使用过磷酸钙拌种。过磷酸钙中含有3.5-5%的游离酸,具有很强的腐蚀作用,用来直接拌种,尤其是拌种后长时间放置,很容易腐蚀种子,影响出苗率。
解决方法:用过磷酸钙作种肥时,将肥料施在种子的下方或侧下方,使之与种子隔离。
误区三:用钙镁磷肥作追肥。钙镁磷肥属弱酸溶性磷肥,不溶于水,肥效迟缓,故不适合用作追肥。
解决方法:把钙镁磷肥作基肥并及早施用,使其在土壤中有较长的时间溶解和转化。为了提高肥效,也可将钙镁磷肥与有机肥料混合或共同堆沤后施用。
误区四:尿素地表浅施或施后立即大水漫灌。尿素是酰胺态氮肥,施入土壤后除少部分直接被作物吸收利用外,大部分是在土壤中脲酶的作用下转化成碳酸铵再供作物吸收;碳酸铵的化学性质很不稳定,容易分解释放出氨。尿素施在地表,也会引起氨的挥发;如果施在石灰性土壤或碱性土壤的表面,氨的挥发更为严重。另外,尿素在转化为碳酸铵之前,不能被土壤吸附,若在施肥后立即大水漫灌,会将尿素淋溶至深层,降低肥效。
解决方法:尿素在旱地施用,无论作基肥还是作追肥,都要注意深施盖土,使肥料处在湿润的土层中,以利于尿素的转化和防止转化后氨的挥发;若施肥后土壤墒情不足,可适量浇水,浇水量每亩20-30立方米为好,切忌大水漫灌。水田应在灌水前施用,最好深施,施后一般不要急于灌水,需隔3-5天(即转化为碳酸铵后)再灌。
误区五:碳酸氢铵地表浅施或随水浇施。碳酸氢铵具有易分解、挥发的特点(故有“气肥”之称),地表浅施不仅利用率低,而且气温高时氨气易从土中逸出,熏伤茎叶;随水浇施,肥料易粘附在作物茎叶上,造成不同程度的灼伤,尤其在清晨浇施时更为严重。如果浇水量小,肥料还易残留在土壤表层,造成氮素挥发损失。
解决方法:利用碳酸氢铵作追肥时,实行开沟深施并严密覆土;施肥后若墒情不足,应及时浇水,以提高肥效。有资料表明,碳酸氢铵深施比地表浅施可提高利用率10-30%,增产10%左右,比随水浇施增产8%左右。
了解更多苗木咨询请登录江西绿农官方网站: http://www.jxlnhm.com 或 http:www.jxlnmm.com
或用手机微信扫描二维码关注“赣彩绿农”微信公众号,可及时了解更多最新苗木资讯。
相关知识
美丽花卉的养殖误区与解决方法
茉莉花五大病虫害及解决方法
苗木修剪十大误区及常见修剪方法图解
成都花木基地小编谈;苗木整形修剪中常见的十大误区
常见的16种施肥误区,建议收藏
园林苗木修剪十大误区及对策
苗木修剪十大误区及对策
果树夏剪注意事项和常见误区
科普:施肥误区详解
月季花病虫害防治,常见问题与解决方法
网址: 苗木施肥常见五大误区和解决方法 https://m.huajiangbk.com/newsview453224.html
上一篇: 给月季施肥的三大误区 |
下一篇: 辣椒需肥特点,辣椒施肥误区及科学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