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分享 > 虫害防治

虫害防治

虫害防治

的根、茎、叶、花、果、籽等部位都可能遭受危害,被害部位,时期和作物种类因害虫种类不同而异,为害程度也不同,轻者造成断根、叶子缺刻、茎被蛀成孔洞,花被残食,果实、种子被蛀食,使农作物生长发育不良,造成减产和产品品质下降;重则造成缺苗断垄、空秆、白穗、烂果、碎粒,甚至需拔除毁种,没有收成。因此,防治虫害是夺取农作物高产优质不可缺少的重要措施之一。虫害防治宜采取“预防为主,综合防治”的方针。

目录 1 检疫 2 预测预报 3 生物防治 4 化学防治 5 综合防治

对为害农作物的昆虫进行预防和除治的措施。根据害虫生物学特性及其发生和消长规律,采用生物、化学、诱杀及激素等方法进行防治,使农作物在生长发育过程中不受或少受危害,保证农作物高产优质。

害虫泛指一大类为害农作物的动物(animal pest),包括有害昆虫(injurious insects)、有害螨类(phy-lophagous)和某些有害软体动物(pernicious mol-luscs)。农作物的根、茎、叶、花、果、籽等部位都可能遭受危害,被害部位,时期和作物种类因害虫种类不同而异,为害程度也不同,轻者造成断根、叶子缺刻、茎被蛀成孔洞,花被残食,果实、种子被蛀食,使农作物生长发育不良,造成减产和产品品质下降;重则造成缺苗断垄、空秆、白穗、烂果、碎粒,甚至需拔除毁种,没有收成。因此,防治虫害是夺取农作物高产优质不可缺少的重要措施之一。

虫害防治宜采取“预防为主,综合防治”的方针。

检疫

是“预防为主”的重要措施之一,通过立法手段制止危险性害虫的传播和蔓延。世界上大多数国家都建立对外、对内检疫机构。中国在40多个口岸设置了动植物检疫所(站),大部分省(自治区、直辖市)、市建立了植保检疫站。1982年颁布了《中华人民共和国进出口检疫条例》,1983年颁布了《植物检疫条例》,并制定了检疫条例细则、在国内建立无检疫对象的种苗繁殖基地,调运经过消毒处理的种苗等措施,以制止危险害虫的扩大蔓延。

预测预报

是掌握虫情消长规律,抓住有利时机主动防治的重要手段。中国从1956~1984年,中央、省、市、区、县设立了各级测报站1700多处,从上到下组成了测报网,形成了全国性的测报体系,基本上做到测报准确及时。如1983年安徽省对暴食性豆天蛾的预报准确,防治及时,减少大豆损失约1.2亿千克。中国在远距离迁飞性害虫的测报技术居于世界先进行列。如粘虫、稻飞虱、稻纵卷叶螟及地老虎等,均已掌握其迁飞规律,可以做中、长期预报及发生量预报。

生物防治

中国自20世纪50年代中期开始有计划地研究生物防治工作,释放赤眼蜂、瓢虫、平腹小蜂,保护利用草蛉、食蚜蝇、绒茧蜂,施用苏云金杆菌等多种有益生物控制虫害的面积1982年达0.13亿公顷。

化学防治

以化学药剂方法治虫仍占世界治虫的主导地位,有杀虫力强、收效快、控制害虫种群发展及时、保护性好等特点。但某些有机磷制剂,对人畜有剧毒,长期使用后害虫易产生抗性,并污染农副产品和环境,使自然生态平衡遭到破坏。氨基甲酸酯类、除虫菊酯类等化学药剂虽有高效低毒、低残留等优点,但常用害虫仍能产生抗性,对害虫天敌也不够安全。

综合防治

鉴于化学防治存在的缺点,20世纪60年代欧美一些昆虫学家,提出了化学防治与生物防治以及其他防治措施协调应用的综合防治(integrated control)或系统防治(systematic control)概念。70年代美国有些昆虫学家又提出从生态观点、经济观点、环保观点出发的综合治理(integrated pest manage-ment)策略,并在棉虫、果虫的防治上取得成效。其他国家也向这方面发展。

综合防治是控制虫害的重要手段,比任何单一的防治措施(如化学防治、生物防治、诱杀等)能更完善地解决虫害问题。它从生态、经济、环保等观点出发,充分发挥自然控制作用,根据虫情测报,因地、因时、因对象而制宜,将最有效的措施如生物防治、化学防治及农业防治中的抗虫育种、合理轮作和栽培技术等措施,取长补短的协调应用,把虫害控制在经济允许的水平以下,发挥最佳的生态、经济和社会效益。

此外利用害虫人工引发雄性不育技术及利用遗传工程改变农作物抗虫能力也有新发展。

相关知识

虫害防治培训
园林虫害防治:园林植物主要虫害防治措施
虫害防治手册
庭院花卉虫害防治
花木常见虫害防治
桃花的虫害防治大全(桃子的虫害与防治方法)
草莓的虫害防治
花卉植物虫害防治
土法防治花卉虫害
玉兰花常见虫害及防治

网址: 虫害防治 https://m.huajiangbk.com/newsview454104.html

所属分类:花卉
上一篇: 生物防治害虫几法
下一篇: 瓜类蔬菜病虫害生物防治措施有哪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