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分享 > 水稻细菌性条斑病防控技术意见(第六期)

水稻细菌性条斑病防控技术意见(第六期)

索 引 号 014351223/2023-00058 发布机构 农业农村局 公开日期 2023-05-09 文  号 主题分类 农业 体裁分类 组配分类 关键词 内容概述 时效说明

水稻细菌性条斑病防控技术意见(第六期) 来源:农业农村局 字体:[大 中 小]

水稻细菌性条斑病(简称细条病)是检疫性病害,该病防控难度大,扩散流行风险高。根据残留菌源、水稻品种布局及气候条件分析,预计今年水稻细菌性病害在我县老病区将呈偏重发生趋势,如果预防控制不力,将给我县粮食生产安全构成威胁。为有效控制水稻细菌性条斑病发生和流行,现提出以下防控意见:

一、病害特点

细条病病菌主要在病稻种、稻草和自生稻上越冬,成为主要初侵染源。病菌主要从气孔或伤口侵入,借风、雨、露水、昆虫和人为农事活动等多途径传播蔓延,也可通过灌溉水和雨水传到其他田块,在无病区主要通过带菌种子传入。高温高湿有利于病害发生。籼稻比粳稻易感病,晚稻比早稻易感染,后期水稻易发病蔓延;台风暴雨造成伤口,病害容易流行;偏施氮肥,灌水过深加重发病。

二、防控措施

1、加强检疫。加大植物检疫相关法规、规章宣传力度,引导农户购买正规渠道的种子,加强对调入、调出的杂交稻种检验检疫,及时开展种子市场抽检复检,发现疫情及时处置。

2、推行籼改粳。粳稻比籼稻具有较强的抗(耐)病性,对适宜籼改粳地区,可推行籼改粳,减少后期防治压力,避免细菌性条斑病发生范围扩大。

3、种子处理。种子处理是预防细菌性条斑病最有效的措施。播种前先将种子用清水浸12个小时,再用三氯异氰尿酸浸种12小时,捞起洗净后催芽;或者用噻唑锌浸种。

4、加强预防早治。防控水稻细条病重在预防,去年发病区域要把握在杂交稻移栽前、分蘖期和破口前各施药一次,尤其是要带药移栽和破口期施药预防。田间一发现病株,就要立即开展防治,并间隔3-4天连防2-3次。防治药剂可选用噻唑锌、氯溴异氰尿酸、噻霉酮等,要先喷无病区,再喷发病区。要合理轮用和混用药剂。要积极推行无人机统防统治,可减少人工喷药造成病害的人为传播。

5、科学肥水管理。做好健身栽培,培育无病壮秧,配方施肥,合理灌溉,避免病田水流向非病田,阻止病菌扩散。

三、注意事项

防治后及时回收农药包装袋等废弃物,不得随意丢弃,以免造成环境污染。

金湖县植保站

2023年5月6日

(此件公开发布)

第六期(水稻细菌性条斑病防控意见).doc

相关知识

抓紧防治水稻细菌性条斑病
水稻细菌性条斑病发生规律及综合防治策略
注意细条病——水稻细菌性条斑病防治办法
2024年水稻重大病虫害防控技术方案
水稻细菌性病害防控重大突破!贵州大学创制两款新型生物杀菌剂
2022年水稻重大病虫害防控技术方案
水稻病虫识别及绿色防控技术
2020年水稻重大病虫害防控技术方案
植物细菌性病害防控有了新选择
小麦、水稻和玉米重大病虫害防控技术方案

网址: 水稻细菌性条斑病防控技术意见(第六期) https://m.huajiangbk.com/newsview454304.html

所属分类:花卉
上一篇: 做好病虫害防控 助力农业产业发展
下一篇: 注意!事关农作物病虫害防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