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众网·海报新闻记者刘臻 通讯员丁灏 潍坊报道
近年来,青州市弥河镇为拓宽致富渠道,坚决打赢脱贫攻坚战,借助上级扶贫专项资金,出台优惠政策、加大扶持力度,创新产业扶贫模式,走出了一条“采摘扶贫、花卉扶贫、旅游扶贫”的新路子,托起了弥河镇贫困群众脱贫致富希望。
该镇除号召贫困户参与土地流转外,还引导贫困户以土地承包权经营权入股合作社,有能力的积极创办并参与合作社。合作社通过与贫困户、弥河镇政府签订《山东省财政专项扶贫资金项目帮扶协议》,接受贫困户以土地承包经营权入股,昔日的贫困户摇身一变成了合作社的“股东”,不仅每年可获得不少于3000元的基本收益,而且每年大棚承包所获得的收益按股份占比给所占地的贫困户进行利润分红。目前,赤涧村、黄泥沟村、桐峪沟村贫困户都对土地进行了流转,不仅成倍增长了土地利用价值,而且成为他们的固定收入来源,脱贫致富成效更加显著。
经弥河镇2016—2018年产业扶贫项目资产确权到村后,5个产业项目已覆盖弥河镇、云门山街道、庙子镇、东夏镇、王府街道、经济开发区、谭坊镇7个镇街、38个村,每年所产生的收益按比分配后,用于帮扶带动贫困户和发展村集体扶贫公益事业,贫困户生产生活水平显著提高,村庄基础设施日趋完善。据统计,5个产业项目2016-2020年累计收益共339.02万元,其中向贫困户分配184.02万元,向村集体分配155万元,受益贫困户户数461户,802人。
“果蔬+采摘”走出产业扶贫“活路”
走进青州鲁威有机果蔬专业合作社的草莓大棚里,一排排绿油油的草莓苗整齐地排列着,白色的花瓣锦簇着黄色的花蕊,一派生机勃勃的景象。层层叠叠的叶子下面已结出了绿色的草莓果实。生机盎然的场景饱含了种植户的倾心栽培,更凝聚了弥河镇扶贫人的滴滴汗水。青州鲁威有机果蔬专业合作社法定代表人、赤涧村党支部书记赵强介绍,大棚里的草莓是奶莓的一种,品种名称是甜宝,成熟后草莓果实呈鸡心状且果型大,果实表面和内部色泽均呈鲜红色外观美观,色泽靓丽,味美香甜且营养丰富,所以很受大家欢迎。现在,大棚里的蜜蜂正在对花蕊进行授粉。他指了下绿色的果实,再过一个月等果实变红后就可以进行采摘了。
该项目的建设运营也为村民提供了工作岗位,据统计,目前弥河镇共有7户贫困户在草莓大棚中工作,赤涧村潘秀丽就是其中一个。此时,她正在大棚内仔细地为草莓秧拔掉老叶子、进行梳花工作,“以前家里基本没什么收入,在了解到困难的生活情况后,赵书记主动找到了我,让我去他大棚里打理草莓苗,我想,在本村工作随时都能顾得上家里,我便答应了。一开始我对种植的技术一窍不通,他便亲自教授管理的方式和方法,我便渐渐摸清了门路,有了稳定的收入,生活的压力也小了,如今吃穿也不愁了。非常感谢赵书记为我提供了这么好的工作,让我看到了脱贫致富的希望”。
赵书记说,扶贫大棚每年生产草莓2500公斤,充分满足了顾客的需求。我们大棚里的草莓不上化肥、不打农药,摘下来可以直接入口,符合人们绿色环保的健康生活理念,许多游客也是慕名前来采摘。和在集市上直接购买不同的是,通过开展草莓亲子采摘等活动,游客们不仅采摘到了更加新鲜草莓,而且更深刻地了解到草莓生长的相关知识,增强了孩子的动手能力,在忙碌的生活中增添了更多的乐趣。
草莓采摘吸引了多地旅游考察团和众多新型农业经营主体带头人前来观光采摘和学习交流,为农业发展注入了活力,也拉动了弥河镇镇区第三产业的发展。弥河镇党委积极组织机关干部参与消费,通过在微信朋友圈转发游客自主采摘的活动,给草莓作宣传,吸引了更多游客前来体验消费,享受回归自然的乐趣,为消费扶贫助力,带动了休闲旅游消费。弥河镇通过多次组织管理人员到外地学习草莓防冻防害、提质提量的先进管理经验和做法,不断提升自身管理水平,草莓种植运营管理更加标准、规范,不断助力脱贫增收,更有信心、有能力打赢脱贫攻坚战。
“花卉+电商”走出产业扶贫“新路”
在精准扶贫工作中,弥河镇围绕产业扶贫的基本思路,依托当地花卉产业优势正在加大花卉种植现代化的步伐,持续推进花卉种植产业结构调整,全面提升当地农村经济发展水平。弥河镇主要领导通过到外地考察学习,发现温室大棚可以打破传统花卉的季节性生产,实现花卉的错季生产、不同地域种植和反季节上市,是带动当前贫困户脱贫致富的有效途径。
花卉产业要想发展壮大,面临启动资金、销售市场、管护技术三大瓶颈,因此,弥河镇瞄准扶贫对象和产业发展实际,着力做好花卉金融扶贫、花卉电商扶贫和花卉致富带头人培训等工作。在东部现代农业片区形成以青州(国际)花卉创业园为主体的花卉产业集群,通过引导贫困群众参与土地流转、优先聘用贫困群众到园区就业、大力倡导有能力的群众自主创业等措施,探索出了扶贫的新模式,有效地实现了贫困群众特别是建档立卡贫困户的保收增收。同时,大棚内通过发展观光农业,带动了除花卉种植外的餐饮、旅游等第三产业发展。
走进多肉种植棚,多种多样的多肉吸引游客驻足欣赏,现场采购中服务人员进行一一讲解多肉的生活习性、注意事项。同时借助“互联网+”的东风,花卉企业广泛引导花卉种植户加入淘宝等互联网购物平台,目前已有“多肉植物后花园”等46家店铺入驻淘宝商城,成功带动100多名青年实现就业,平均日成交4600多笔,月营业额达600多万元。
如今,蝴蝶兰大棚里的蝴蝶兰争奇斗艳、竞相开放,有黄色的、红色的,品种不一,样式独特。“现在,蝴蝶兰已经可以向外销售了。1盆可以装10-15头,价格在260元左右”,承包人王大龙脸上露出了笑容。
为了帮助贫困群众实现脱贫“自主造血”,弥河镇引导花卉企业对具备就业能力的建档立卡户开展花卉专业培训,不仅培养了众多的“花艺师”,还帮助贫困户实现了“自主脱贫”。
“以前地里光种玉米和小麦,每亩地一年收入也就几百块钱,后来村里帮助我们算清了这笔‘明白账’后,我们自愿把土地流转出去,每年每亩地土地承包流转费就达1700多元,我还可以就近在花卉大棚里打工挣工资,两项收入加起来比自己种地收入多很多,给我减轻了很大的生活压力”,黄泥沟村建档立卡户张福涛妻子吕井梅辛勤的在蝴蝶兰大棚中忙碌着。其他的员工,有的在给蝴蝶兰换盆,有的在把杀菌消毒过的培养植料装入袋中,有的在给蝴蝶兰浇水,大家各司其职,有条不紊的忙碌着。
在亿家红花卉全自动温室大棚中,凤梨花正在快速地生长着,有水塔花、彩苞凤梨等多个品种,其中水塔花花朵直立着,高出叶丛,很是艳丽端庄。
相关知识
【决战决胜脱贫攻坚】(十七)广西横县茉莉花产业脱贫攻坚纪实——
青州市弥河镇党建引领谱写乡村振兴新篇章
在新征程中接续奋斗——岳阳经开区巩固拓展脱贫攻坚成果同乡村振兴有效衔接工作纪实
2019年全国脱贫攻坚奖获奖先进个人和先进单位公告
朝天镇2024年度巩固拓展脱贫攻坚成果同乡村振兴有效衔接专项工作在线访谈
产业+基础+就业=脱贫——德保县大力推进脱贫攻坚纪实
青州:产业扶贫盛开“致富花”
博兴吕艺镇:打造整体脱贫全面小康的“吕艺模式” 实现脱贫攻坚乡村振兴双赢
广饶县花官镇:坚持疫情防控与脱贫攻坚“两手抓“
【两会聚焦】啃下脱贫攻坚“硬骨头”
网址: 山东青州:弥河镇创新产业扶贫模式,巩固脱贫攻坚成果 https://m.huajiangbk.com/newsview454468.html
上一篇: 论文月季花卉的栽培技术8p |
下一篇: 杨浦区质量花卉季节「上海绿有农业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