腊月二十八要“贴花花”也就是贴年画、贴春联和贴窗花。其中贴春联的习俗源于古代的“桃符”。古人以桃木为辟邪之木,《典术》曰:“桃者,五木之精也,故压伏邪气者也。”到了五代时,后蜀君主孟昶雅好文学,他每年都命人题写桃符,成为后世春联之滥觞,而题写于桃符上的“新年纳余庆,嘉节号长春”,便成为有记载的中国历史上第一副“春联”。后来,随着造纸术的问世,才出现了以红纸代替桃木的张贴春联的习俗。家家户户在屋门上、墙壁上、门楣上贴上大大小小的"福"字。寄托对幸福生活的向往,对美好未来的祝愿。
︱年画︱
年画,又称“喜画”,始于古代的“门神画”。旧时人们盛行在室内贴年画,户上贴门神,以祝愿新年吉庆,驱凶迎祥。
作为中国民间最普及的艺术品之一,每年春节,许多地方都有张贴年画的习俗。在中国历史上,四川绵竹年画、天津杨柳青、山东潍坊、江苏桃花坞的木版年画在全国最为著名,被誉为中国“四大年画”。
展开剩余89%
绵竹年画,以产于竹纸之乡的四川省绵竹市而得名。
绵竹年画以彩绘见长而区别于其它年画,有浓厚的民族特点和鲜明的地方特色。它起源于北宋,在明末清初进入繁盛时期。
杨柳青年画特别之处有二。一因挨着北京,人们要给皇家和贵族送杨柳青年画,所以年画色彩极其大气美观;二因离天津近,它的年画中多了大城市的精细,半绘半画,半印半绘,竟神似国画。
苏州桃花坞年画。桃花坞位于江苏省苏州市以北,桃花坞年画源于宋代的雕版印刷工艺,由绣像图演变而来,到明代发展成为民间艺术流派,清代雍正、乾隆年间为鼎盛时期。
潍坊杨家埠年画,杨家埠木版年画始创于明末,全以手工操作,用传统方式制作,初期受到杨柳青年画的影响,清代光绪年间达到鼎盛期,风行黄河下游一带。
杨家埠年画体裁广泛,想象丰富 ,重用原色,线条粗犷,风格纯朴。
︱春联︱
2017鸡年春联模板
四言春联
﹀
丹凤来仪,金鸡报晓。
猴岁呈祥,鸡年纳福。
雄鸡唱韵,大地回春。
神猴辞岁,金凤迎春。
鸡鸣晓旦,燕舞阳春。
鹊送喜报,鸡传佳音。
五言春联
﹀
黄莺鸣翠柳,紫燕剪春风。
知廉标五德,报午必三鸣。
红鸡啼夜晓,黄犬吠年丰。
猴引康庄道,鸡迎锦绣春。
鸡声天下曙,春意海南潮。
金鸡日独立,紫燕春双飞。
七言春联
﹀
百年天地回元气,一统山河际太平。
百世岁月当代好,千古江山今朝新。
岁通盛世家家富,人遇年华个个欢。
春雨丝丝润万物,红梅点点绣千山。
丹凤呈祥龙献瑞,红桃贺岁杏迎春。
和顺一门有百福,平安二字值千金。
绿竹别其三分景,红梅正报万家春。
年年顺景则源广,岁岁平安福寿多。
多字春联
﹀
春联对歌民安国泰,
喜字成双花好月圆。
五更分两年年年称心,
一夜连两岁岁岁如意。
人寿年丰金猴辞岁归帘洞,
民安国泰玉羽司晨报晓春。
大圣辞年万里河山留瑞霭,
雄鸡报晓千家楼阁映朝晖。
鸡鸣曙日红万里金光辉瑞霭,
柳舞春江绿千重锦浪映丹霞。
振翅欲冲霄一唱雄鸡声破晓,
迎春思试剑三擂战鼓气吞虹。
九域涌新潮四海雄鸡争唱晓,
三春辉紫气八方彩凤共朝阳。
横 披
﹀
鸡年大吉 五谷丰登喜气盈门
户纳千祥喜迎新春欣欣向荣
大展宏图 人寿年丰 百业兴旺
春满人间五福临门万事如意
新年快乐 春意盎然吉星高照
四季长安 福满人间 花好月圆
国泰民安 普天同庆四季如春
旷世新风神州春浓成就大业
盛世清风春回大地春风送暖
金鸡报晓 吉祥如意 家和万事兴
创作示范模板
上联:神猴辞岁
下联:金凤迎春
上联:鸡鸣天放晓
下联:政改地回春
上联:金鸡喜唱催春早
下联:绿柳轻摇舞絮妍
上联:人寿年丰金猴辞岁归帘洞
下联:民安国泰玉羽司晨报晓春
上联:春回大地喜庆新春闻鸡起舞
下联:福满人间欣逢盛世跃马扬鞭
︱窗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