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分享 > 灰霉病的传播途径与防治方法

灰霉病的传播途径与防治方法

灰霉病是露地、保护地作物常见且比较难防治的一种真菌性病害,属低温高湿型病害,病原菌生长温度为20~30℃,温度20~25℃、湿度持续90%以上时为病害高发期。灰霉病由灰葡萄孢菌侵染所致,属真菌病害,花、果、叶、茎均可发病。

症状识别

果实染病,青果受害重,残留的柱头或花瓣多先被侵染,后向果实扩展,致使果皮呈灰白色,并生有厚厚的灰色霉层,呈水腐状,叶片发病从叶尖开始,沿叶脉间成“V”形向内扩展,灰褐色,边有深浅相间的纹状线,病键交界分明。该病害是一种典型的气传病害,可随空气、水流以及农事作业传播。在实际病害防治过程中,难以采取有效措施彻底切断传染源;在病原菌侵入的情况下,也难以彻底消灭病原菌,如药剂喷施,难以解决空气及露水中的病原菌;而单独熏棚,不能重点解决病叶、病果等病残体上或内部的病原菌。

灰霉病病苗色浅,叶片、叶柄发病呈灰白色,水渍状,组织软化至腐烂,高湿时表面生有灰霉。幼茎多在叶柄基部出现不规则水浸斑,很快变软腐烂,缢缩或折倒,最后病苗腐烂枯萎病死。

发生特点

以菌核在土壤或病残体上越冬越夏,温度在20~30℃。病菌耐低温度,7—20℃大量产生孢子,苗期棚内温度15—23℃。弱光,相对湿度在90%以上或幼苗表面有水膜时易发病。花期最易感病,借气流,灌溉及农事操作从伤口、衰老器官侵入。如遇连阴雨或寒流大风天气,放风不及时、密度过大、幼苗徒长,分苗移栽时伤根、伤叶,都会加重病情。

传染途径

(1)病菌从因农事操作、机械损伤引起的伤口侵入;

(2)底部叶片受肥害后,从叶边缘感染病菌;

(3)带菌花粉散落于叶片致使病菌侵入;

(4)茎部伤口或病果病叶附着于茎部容易感染;

(5)土壤中越冬或残存的病菌从茎基部侵入;

(6)灰霉病菌从残留花瓣处侵入;

(7)灰霉病菌从未脱落的柱头处侵入;

(8)枯死的花瓣、叶片粘贴于果面,致使病菌从果面侵入。

防治方法

由于灰霉病易传播,伤害大。等到灰霉病发生后再打药防治,往往已经晚了。所以,灰霉病重在预防。

一、减少灰霉病的病菌基数:灰霉病病菌是在土壤中、植物残存组织中栖息活动的,所以,及时摘除病果、病叶、枯枝烂叶及时带出田外深埋。

二、变温通风:选在晴天上午稍晚放风,阴天也应及时打开通风口通风排湿。加强通风换气,降低棚内湿度。

三、选择晴天上午采取浇暗水,小水的措施。

四、灰霉病属于真菌性病害,而哈茨木霉菌是针对于真菌性病害,所以可以使用哈茨木霉菌进行防治。

(来源于网络,如有侵权联系删除)

正确对待灰霉病,预防是关键!

生物防治灰霉病,哈茨木霉菌好帮手!

相关知识

花卉灰霉病的防治.pptx
灰霉病的防治
蔬菜灰霉病发生症状与防治方法
西兰花叶霉病的症状、传播途径及防治方法
节瓜灰霉病防治方法!
天竺葵灰霉病
月季灰霉病的防治方法
盆栽花卉灰霉病的发生及防治.pptx
防治月季玫瑰灰霉病的方法
温室葡萄灰霉病防治

网址: 灰霉病的传播途径与防治方法 https://m.huajiangbk.com/newsview455702.html

所属分类:花卉
上一篇: 无花果施肥技术
下一篇: 中微量元素肥施用大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