凌晨,昆明斗南鲜切花市场上,刚刚采摘的鲜切花经过工人们的挑选、包装、保鲜、装车后,驶入“昆曼大通道”,开始运往东南亚各国。大约40多个小时后,美丽芬芳的云南鲜花,被包装成高级礼品的模样,出现在文莱公主的宴会、马来西亚贵族的卧室,或者是新加坡街头的花店,或者是东南亚普通家庭的客厅里。
云南鲜花,把花农、花企和整个东南亚甚至是世界联系起来。
花香四溢
云南企业开拓“邻居”市场
斗南花市情义花卉公司的办公室里,总经理刘俊峰正对着电脑查看近半月的鲜花出口情况,“一般每隔三四天就有2到3吨鲜切花出口到东南亚国家,品种以玫瑰、康乃馨、百合为主。”刘俊峰诉记者:“东南亚已是公司鲜切花出口的主要目的地之一,以往云南鲜花在东盟市场以走量为主,现在则是凭借品种结构在市场上谋得一席之地。”刘俊峰的公司从2005年开展鲜花出口东南亚的业务,目前泰国、马来西亚、新加坡、菲律宾是公司出口的主要市场。这是一个走过15年鲜花销售与生产的花卉企业,每年出口东南亚的鲜花总量都在不断增长。
相较于情义花卉这样的公司,业内在谈到“云花”出口时,“云南锦苑花卉”是无论如何也绕不过去的一家企业。云南锦苑花卉产业股份有限公司成立于1995年,经历17年发展,成为目前云南省最大的集鲜切花生产、品种研发和推广、采后处理、销售于一体的花卉企业。原先几位热爱鲜花贸易的人才,并没有预料到今天可以拥有整个云南鲜切花销售一半以上的贸易额。
泰国市场的鲜花主要来自本国及马来西亚等国家,“云花”在泰国市场的占有率在一半左右,枝条粗壮、花苞大、颜色艳丽的云南鲜切花,在泰国越来越受欢迎。目前,锦苑每周约有50多吨云南鲜花运往泰国,品种主要为康乃馨、玫瑰等。玫瑰品种中,“坦尼克”、“卡罗拉”最受欢迎,其次是“玛丽亚”、“雪山”。通过泰国作为便利的运输中转站,锦苑鲜切花的市场还辐射到东南亚其他地区,锦苑鲜切花在东南亚地区已占据较高的市场份额。
近两年,随着中国与东盟贸易往来不断密切,云南鲜花已盛开在越来越多的东盟国家。像“锦苑花卉”、“情义花卉”一样,不少企业开始瞄准“邻居”这个市场。目前,以泰国为代表的东盟各国已成为云南鲜花出口贸易快速增长的地区,是主要的目标市场之一。百合、月季、康乃馨等鲜切花品种在酒店、展会等高端市场的销售量几乎每年都以20%的速度在增长。据海关统计,“十一五”期间,云南省与东盟外贸额达156亿美元,其中“云花”出口额5000万美元,年均增速53.8%。今年上半年,鲜切花在外贸产品中的表现也极为抢眼,仅勐腊口岸鲜切花出口额就达783万美元,增长59.5%。
在昆明花卉产业联合会会长曹荣根看来,“云花”出口东盟市场还有着更大的发展潜力:“处于中国—东盟自由贸易区核心区域的云南,区位优势十分明显,随着昆曼大通道的顺利通车,中国—东盟自贸区产品互补性特点得到更充分的发挥,区域内18亿人口的消费市场将为云南花卉产业提供极大的发展空间。”
“保鲜”之困
冷链运输成关键
毫不夸张地说,“云花”在东南亚市场占有率的逐年提高,得益于“昆曼国际冷藏运输线”的构建。近两年,出口至东南亚国家的“云花”数量增幅超过50%,其中仅通过汽车运输出口至泰国的鲜切花,每年就达5000至6000吨。据云南锦苑花卉产业股份有限公司副总裁杨佩云介绍,锦苑国际物流公司每周有6个标柜的冷藏车定班向泰国曼谷出发,到达曼谷边境货场,全程40个小时左右完成单程运输任务,返程搭载泰国洋兰或水果到中国市场销售。
目前,锦苑除了实现定班发车和基本实现全程冷藏运输外,还建成完善了边境口岸货场换装功能,云南鲜切花运抵磨憨口岸货场时,泰国合作方直接进入中国货场,对方司机换上机车后,不用掏货换柜即刻出发,途经老挝到达曼谷。返程类似,中国司机进入边境货场,也不用掏货换柜直接拉走集中箱。按照此种方式,每车鲜切花可节省1300至1500元的人工等成本,每公斤鲜切花也只有航空运价的50%。杨佩云说:“鲜切花出口冷链运输业务的运作,使得云南鲜切花在泰国市场的占有率从三四年前的不到10%提高到了目前的50%至60%,并通过曼谷源源不断中转出口至其他国家。”
“昆曼大通道”无疑解决了鲜切花出口东盟物流的一时之需,不过,有许多业内人士认为,作为全国乃至亚洲最大的花卉产区,云南花卉物流还落后于花卉产业发展,较荷兰、日本等产销大国的物流相距甚远,存在诸多难题。
云南省花产办花卉技术培训推广中心陆继亮介绍,目前汽车运输还未实现全程冷链,部分产品虽然实现了无缝冷藏运输,但运程中的关键环节依旧未达到100%无缝冷藏,例如出口产品经过老挝等国家时,依旧还得掏货换箱,过境成本增加,冷链运输效率降低。“搬运、装卸工具落后,人工装卸货,包装标准化的不统一往往导致野蛮装卸、货箱空间浪费等现象,装载效率低,15米长的保温货车,装载时间在1个半小时至2个小时,而国外仅需40分钟左右。物流运输服务也有待改善,物流信息采集、发布和应用较为落后,资源报酬率低,汽车运输返程无货的情况依旧较为普遍。”陆继亮说。
陆继亮认为,目前花卉物流运输业还未真正引起有关部门的重视,政策倾斜和资金扶持力度不够,场地拥挤、运输设施设备落后、花卉物流运输技术研究匮乏制约了花卉快速送抵目的地,花卉到达终端市场的品质得不到明显提高,阻碍了花卉提质增效。
物流也是让“情义花卉”总经理刘俊峰头疼的问题。一直以来,航空运输在花卉物流中占据着主导地位,尽管目前昆明长水国际机场花卉航空运输服务体系日臻完善,已建有可供批发商使用的冷库、专用安检通道等设施设备,但花卉还会因搬运、滞留地面等原因导致品质受损。刘俊峰的公司曾接到过东盟国家几十吨的鲜花订单,但由于物流不顺畅、出口配套设施不完善等原因,公司“有单不敢接”。“云南的地理位置决定了‘云花’外运对航空运输比较依赖,但从长远发展来看,还是要发展完善的冷链冷藏运输。”刘俊峰说。
两大短板
科技研发能力弱,人才匮乏
平日只卖一两元一枝的鲜花,被拍卖出几十甚至上百元的价格时,许多人会怀疑是在炒作。或许很少有人会想到,每一枝鲜花都有自己的知识产权,其背后凝聚的是花卉的自主研发能力。
新加坡、马来西亚、泰国等东盟地区对鲜切花的品质向来有着较高的要求,花卉的颜色、饱满程度、病虫害、保鲜时间等都是考量鲜花品质的标准,而决定这些品质好坏的,正是科技研发在其中的运用。
据云南省科学技术发展研究院总工程师李平介绍,长期以来,云南种植的玫瑰、康乃馨、百合、非洲菊等大宗花卉中有90%以上是从国外引进,依靠国外企业提供种苗、种球,造成了生产成本过高和关键技术受制于人。目前,尽管已获得自主知识产权的“云花”新品种居全国之首,但与“世界花都”荷兰每年超过1000个观赏植物新品种的科技研发能力相比,差距依然很大,花卉企业对知识产权的保护意识有待提高。拥有自主知识产权,已成“云花”赢得更多海外市场的关键所在。
另一方面,云南鲜花标准化生产程度不高。在云南,85%的鲜花种植依旧以农户种植为主,种植技术不规范,品质不稳定,优质好花不多,难以打入国际市场,甚至不能进入国内高端市场。一些外贸企业因为鲜花达不到出口标准,出现“出口转内销”的情况,这直接导致云南鲜花出口率的增长不及国内消费力的增长。
李平认为,要解决上述问题,重点是对花卉科技研发进行引进、消化吸收、再创新。云南丰富的花卉资源及气候优势,为开展自主创新创造了极好的条件,同时要加大资金的投入,培育具有自主知识产权的新品种,实现科技兴花。
除科技研发能力薄弱外,人才也成为影响“云花”出口的短板。
情义花卉总经理刘俊峰来昆明做花卉出口生意之前,曾经在深圳有过多年的外贸出口经验。在他来到昆明准备招聘专业的外贸人才从事花卉出口业务时,遇到了问题:“云南比较缺乏专业的外贸人才,精通东盟国家语言的人才、熟悉国际贸易的人才、懂得外贸行业规则的人才都比较难招到,外向型企业的发展必然受阻。”刘俊峰介绍,一些企业甚至还吃过这方面的亏:“由于外贸人才、外贸经验的缺乏,以及国际市场风险意识的薄弱,昆明曾经有一家花卉公司因为盲目搞花卉外贸出口,在交易中蒙受了80多万元的损失。”
在陆继亮看来,专业花卉物流行业人才也相当匮乏。花卉物流业涉及机械、设备操作,需要熟练的技能,随着“昆曼国际冷藏运输线”的建成,花卉物流也涉及道路勘测、大型装卸方案制定以及实施、货物信息系统管理、国际贸易等方面,需要大量的专业人才。目前,云南花卉物流运输专业人才技能培训、物流人才培养尚欠缺,部分高等院校虽然也设置了一些物流专业课程,但大多都只局限于普通货物物流理论知识,针对性及实践性都较差。
走向高端
打破“内强外弱”局面
“荷兰鲜花99%的市场在欧盟、美国和日本,而云南鲜花98%的市场在国内。”李平向记者介绍了云南鲜花内外发展不均衡的现状。尽管“云花”在东南亚市场每年都有增长,但对于庞大的国内消费市场来说,云南花卉产业还是呈现“内强外弱”的局面。李平打了个形象的比喻:如果把整个花卉产业比作一个金字塔,世界花卉研发中心的荷兰处于金字塔的顶端,欧盟、美国、日本等主要销售市场处于中端,作为生产基地的云南目前处于金字塔最底端。要想“爬上”金字塔,必然需要积极开拓国外市场,争取在东南亚及其他海外地区赢得更多市场占有率。
作为最早赶上云南花卉产业化的一批人,昆明柯莱芮德园艺有限公司总经理姬翔生认为,走高端路线是云南花卉开拓国际市场的一条道路,“保鲜花”就是他在走高端路线、对现有品种进行改良的实践。姬翔生研发的保鲜花是利用鲜花和新鲜植物枝叶,经过特殊加工工艺制成的具有天然色泽的保鲜花卉,可长期保持鲜花和植物枝叶的天然色泽、质感和柔韧性,无论在视觉上、触感上都与真实花卉并无二致,保持鲜花的状态能达一两年之久,价钱也只不过比鲜切花稍贵一点。目前,保鲜花已经为姬翔生的公司在马来西亚等地区赢得了稳定的市场份额。
“尽管云南鲜花有着天然的气候资源优势,但随着技术的发展,国内一些地区的鲜花种植已经突破条件限制迎头赶上。现在的鲜花已经不能再像20年前那样靠天吃饭,如果不走高端路线,不进行产业升级,就会失去市场占有率。”姬翔生表示。
如果说走高端路线是拓展国际市场的一条道路,“技术转移”则为云南花卉开拓东盟市场提供了另一种可能。
今年7月,云南省科技厅与云南省科技发展研究院组织开办了为期20天的“中国-东盟花卉产业实用技术培训班”,有来自柬埔寨、印度尼西亚、老挝、新加坡、泰国、越南等国的20位从事花卉产业的专业技术人员和科技管理人员参加。
云南省科学技术发展研究院助理工程师汪燕告诉记者,越南、老挝等东盟国家也生产鲜花,但整体品质较差,与“云花”相比不具备竞争优势。培训班的举办就是为东盟各国从事花卉产业技术研发和管理的人才提供现代技术的新信息,使东南亚国家进一步了解云南花卉产业的发展情况,为云南省与东盟各国在花卉产业相关技术领域开展合作交流搭建桥梁与平台、拓展科技合作空间,并为先进技术向东南亚国家成功转移,赢得花卉技术市场,及云南花卉产业“走出去”打下基础。
无论是“高端路线”还是“技术转移”,背后都需要企业的运作与支撑。云南花卉发展20多年,经历过几轮洗牌,能留下来的外向型花卉企业仅有十多家,能够上规模、达到国际水平的更是屈指可数。业内流传着这样一个故事:几年前,云南一家花卉公司在省商务厅的引荐下,到文莱进行花卉种植投资考察,文莱王室公主也曾到昆明回访过企业,但最后项目还是没有谈成。一些花卉企业负责人认为,归根结底还是因为云南的企业普遍认为当前在国内市场销路已经很好,没想过要走出去。
不过,一个可喜的变化正值得期待。目前荷兰、韩国、德国、澳大利亚等越来越多的国外企业落户昆明,外企的入驻及合作项目的实施,必然带来先进的管理经验,拓展多元化的市场渠道,加快外向型花卉产业发展步伐。随着中国-东盟自由贸易区的全面推进,农产品“零关税”计划的实施,及“昆曼国际冷藏运输线”的日臻完善,云南花卉产业全方位、多渠道、多层次开展与东盟各国的花卉合作迎来了前所未有的机遇,越来越多的本土企业已经开始考虑如何让自己的企业在东盟及国际市场上走得更远、更久。(昆明日报 实习记者施阳)
相关知识
云南花企开拓东盟市场 璀璨云花香飘东盟
广西花卉苗木产业,商机在东盟
台湾企业借广西“掘金”东盟市场 做大花卉物流
“云花”香飘世界 云南花卉产业蒸蒸日上
云南晋宁“花卉专家”:云花闯世界 香飘九万里
茉莉花都香飘世界
鲜花拍卖让云花走向世界
【云视角】七夕催热鲜花市场 云南“鲜花经济”何以怒放?
广西横州茉莉花:产量占全球六成 富农兴万家
农业与互联网|电商赋能,助力玉溪鲜花产业香飘全国
网址: 云南花企开拓东盟市场 璀璨云花香飘东盟 https://m.huajiangbk.com/newsview45823.html
上一篇: 岳阳市苗木花卉管理中心2018年 |
下一篇: 鲜花电商未来发展趋势报告.ppt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