日报讯(全媒体记者 袁嘉翊 贾兆亮)眼下,位于洋口镇凌洋垦区的西兰花种植基地一派繁忙,千亩成方连片的西兰花在蓝天白云的映照下,叶片越发鲜绿翠嫩,花球更加饱满紧实。40多名工人在田间来回穿梭,手脚麻利地收割、分拣、装筐,脸上洋溢着丰收的喜悦,现场一派繁忙。
“上海的居民晚上就能吃上我们早上摘的西兰花。”工人徐希莲自豪地说。“今年西兰花预计亩产2000多斤,销售收入可达350万元。想当年土壤刚改良后,亩产只有1600斤,现在的收成一年比一年好。”江苏省沿海农业发展有限公司如东分公司生产管理部经理时良告诉记者,这批西兰花从11月初开始采摘,将一直持续到明年2月份。
近年来,省沿海农业发展有限公司如东分公司在实现西兰花自主育苗的基础上,形成了西兰花全程“抗病品种+集约化育苗+物理诱杀+生物防治+高效低毒低残留化学农药防治”的绿色防控技术路线,病虫害综合防控效果达到90%以上,确保了农产品质量安全。“我们已经从原先的亩产1600斤左右,稳定到现在的亩产2000斤了。”时良说。
为进一步延长产业链条,公司在做好精细化种植“前半篇”文章的同时,去年还成立了江苏耕洋食品有限公司,配套占地1800平方米、具有6000吨储存能力的冷库,主动下好冷藏、加工为一体的“后手棋”,实现蔬菜错峰销售。
以西兰花为例,公司一年需要原料8000吨,除依靠基地一年两茬种植的2000吨外,还需要向周边种植大户、合作社收购6000吨西兰花。时良表示,“我们会跟他们签种植订单,确保他们用肥用药安全,保证在市场行情不好的时候,他们的西兰花也能够销售得出去。”
采摘后的新鲜西兰花,第一时间被运往江苏耕洋食品有限公司。在经过自动化的漂洗线、蒸煮线到瞬间降温冷冻的冷藏线后,西兰花“锁”鲜加工后依然翠绿。随后,通过产品包装车间工作人员的打包,速冻好的西兰花被称重封箱入库,出口海外。“我们会根据客户的要求,把西兰花分包成一公斤或者半公斤的小包装。”江苏耕洋食品有限公司生产副总杨美忠告诉记者,目前产品远销欧美国家,国内销售以食品加工企业、中央厨房、批发市场为主,今年预计销售收入8000万元。
近年来,江苏省沿海农业发展有限公司如东分公司大力发展特色高效农业,形成了集西兰花育苗、种植、加工、储藏、销售于一体的全产业链,极大地提升了种植效益,为乡村振兴赋能加码。“明年,我们还将投入1200万元建设冷库,投入460万元改造包装流水线,提高产能、品质,符合更高层次客户的要求。”杨美忠说。
一个好的产业,就是一条“致富路”。成熟的西兰花产业链,示范带动了村民自主种植的积极性,也为闲置劳动力提供了就业岗位和增收渠道,实现了双赢。“家里几亩土地流转出去了,我就到这里打打工,负责西兰花的育苗、移栽、田间管理、采摘,一天能有100元多块收入贴补家用,真的蛮好!”家住洋口镇三江口村4组的刘国梅笑着说。
编 后
产业兴旺是全面推进乡村振兴、加快农业农村现代化的前提条件。省沿海农业发展有限公司如东分公司打造的西兰花全产业链,不仅提高了种植业的附加值,提升了产业发展水平,更为乡村振兴增添了“新动能”。在由农业大县向农业强县转变的过程中,不仅政府和涉农部门要科学规划和构建好现代农业产业体系,全县200多个村也要把准农产品市场脉搏,因地制宜,积极探索新路径,培育发展更多的特色产业,在此基础上拉长产业链条,打造农民“致富链”,激发农业发展新活力,加快形成农村百业兴旺的发展格局,为乡村可持续发展夯实基础、蓄足后劲。
相关知识
“党建+金融”赋能让西兰花产业发展“链上开花”
文化赋能焕发新活力 乡村产业振兴大有可为
文化产业赋能乡村振兴
安宁花卉产业为乡村振兴赋能
区块链溯源赋能“美丽经济”,助力乡村振兴下兰花产业转型升级
青岛市“花卉经济赋能乡村振兴高质量发展”高级研修班圆满结束
青岛市“花卉经济赋能乡村振兴高质量发展”高级研修班圆满结束
以文化赋能乡村振兴 四会兰花产业建设向纵深推进
韶关翁源:“党建链”串联兰花“产业链”,赋能乡村振兴
龙武镇:发展花卉产业 为乡村振兴赋能
网址: 西兰花产业“链上开花” 为乡村振兴“赋能加码” https://m.huajiangbk.com/newsview459047.html
上一篇: 科技发布厅丨与国外种源竞争 四川 |
下一篇: 我国最大的兰花种植基地在哪里?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