8月29日,由农业农村部科技教育司主办,农业农村部人力资源开发中心、中国农学会、贵州省农业农村厅、安顺市人民政府承办的2023年全国重点管理外来入侵物种(紫茎泽兰)防控技术交流及现场灭除活动在关岭自治县举行,来自全国各地的专家们齐聚一堂,共商外来物种入侵防控良策。
上午9时许,专家们前往关岭自治县白刺花替代紫茎泽兰对比区、皇竹草种植基地、耐旱花椒替代区开展现场灭除及观摩学习。
贵州科学院植物园副主任、研究员 李苇洁:来到关岭让我感受很深,因为二十年前我就知道紫茎泽兰是严重影响关岭生态发展的恶性杂草,经过二十年的实践试验,目前关岭用皇竹草及乡土植物白刺花替代紫茎泽兰,还通过种植花椒、火龙果示范点,让老百姓从种植乡土植物上看到希望,他们就会积极行动起来,外来入侵物种就能得到更好的控制。
广西壮族自治区农业生态与资源保护站科长 刘常伍:这次来关岭参观学习关岭防控外来入侵物种紫茎泽兰的经验,给我们很大的启发,他们现在采用的种植白刺花、还有蜂糖李、花椒替代种植,包括用皇竹草发展关岭牛产业,严防外来入侵植物,这都是一个很好的途径,对我们下一步工作有重要的参考意义。
据了解,紫茎泽兰生命力顽强,种子有冠毛,随风传播,每株可产70万粒种子,传播速度极快,在关岭当地群众称为“破坏草”“臭草”,能够侵入农田、园林、森林等多种生境,排斥其他植物生长,破化植物多样性,危害较大。近年来,关岭自治县通过发展关岭牛、皇竹草、蜂糖李、白刺花蜂蜜、花椒等产业,全面遏制“紫茎泽兰”生存空间,实现生物替代种植,在治理“紫茎泽兰”入侵上探索出新方法,取得了新成效。
关岭自治县新铺镇副镇长 何英彪:为扎实做好我镇的外来物种入侵防控工作,一是加大宣传力度,通过发放宣传单,召开群众会院坝会,让群众知道外来入侵物种的危害性,让群众主动参与到外来物种入侵防控工作中,达到群防群控的效果,二是在产业代替上狠下功夫,在我们原有的皇竹草、蜂糖李以及花椒等产业上狠下功夫,在适宜的地带扩大种植规模来抵御外来入侵物种,三是做好外来入侵物种的普查工作,摸清底数,为下一步外来物种入侵防控工作奠定坚实基础。
原标题:《全国各地专家齐聚关岭 共商外来物种入侵防控良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