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分享 > “花痴”巡抚唐训方

“花痴”巡抚唐训方

  ◆崔建华

  唐训方(1810-1876年),字义渠,今衡阳常宁市兰江乡人。清道光二十年(1840年)中举,湘军重要将领。同治年间安徽巡抚、署理湖北巡抚,后因满汉政治博弈而以直隶布政使降补,有《唐中丞遗集》存世。今观其诗文作品,可见其人不但有深厚的传统文化底蕴,而且很有生活情趣,尤其颇爱花花草草,堪称“花痴”。

  粗略统计他的诗文作品,涉及的花草树木就有松、竹、梅、桃、杏、海棠等十多个品种。《常宁历代诗选》收录其《春望》一诗,诗中描绘的就是当时春暖花开的情景:

  “如许春光到眼融,半帘诗景画图中。翻新草样深兼浅,依旧花容紫间红。丝串堤杨茑织雨,帘飘村杏燕裁风。谁将消息传摩诘,一角斑斓定化工。”

  游了一趟老家的四应山,唐训方就写了长诗《游四应山》以作纪念。诗的最末四句:“竞日乐未阑,幽泉响空谷。斜阳催我归,一路繁花馥。”其“花痴”本性可见一斑。

  道光十六年(1836年)的一个秋日,时年26岁、还是秀才的唐训方写了《丙申秋读书回龙庵偶题》一诗,也是以花花草草为主题:“为爱清虚住上方,万山苍翠泼兰房。四时花草皆诗料,写上云笺字亦香。” 意思是说,花花草草皆是写诗的好素材,写入诗中的那些字都带着花香,读来意境颇为美妙。其时唐训方正在岳麓书院求学,4年后考中举人,方才结束岳麓书院的苦读岁月。

  当然,在那个时代的湘军将领中,也并不只有唐训方一人有着深爱花花草草的“文青范”。唐训方的《咏严渭春同年瓶中白桃花》写的就是湘军将领严树森(字渭春)瓶中的白桃花,可见严树森也是爱花之人。这首诗这样写道:“笑唇一样展东风,嫩作娇容面带红。却共梅为松竹友,淡妆同立月华中。”

  严树森曾任河南巡抚、广西巡抚,与唐训方同于道光二十年中举,二人遂称同年。估计严渭春家中的白桃花是颇为美艳的,居然能让唐训方赞叹艳羡得要赋诗为记。

  唐训方直接咏叹的花,除了严树森的白桃花,还有首《咏海棠》,“开尽繁华一霎中,半浓半淡醉春风。新妆恍似瑶台见,不与凡葩艳冶同。”

  因为爱花,唐训方甚至还专门辟了块地作为花圃,而且围绕着这个花圃,他居然写了4首《园中漫兴》的同题诗。

  其《园中漫兴之一》就这样写道:“种蔬有余地,花本殖三五。牧童时窥篱,叮咛休摘取。既游亦以憩,芟草指沾土。儿童笑我痴,日与园丁伍。”诗意为叮嘱周围小孩不要偷摘损坏他的花,自己除草却弄得满手沾泥招至嘲笑。嘲笑归嘲笑,他似乎却挺享受种花过程及其中乐趣,《园中漫兴之二》和《园中漫兴之三》就都表现出了这种闲适自得:

  “种蔬不择味,种花不问名。闲提饮花壶,汲水手自倾。”

  “涉园有佳趣,落花慵自扫。岁寒松竹梅,伴予成四皓。”

  似乎这已完全是小资文青的生活格调了,诗中他甚至称,松、竹、梅加上自己,一道就成了商山“四皓”(历史上著名的隐士)。如果只是单看这些田园风的诗作,估计谁也不会想到,这些诗竟然都出自南征北战、驰骋沙场的湘军宿将之手。

  既然与松、竹、梅为伴,作为汉人士大夫而又在为满清政权效力的唐训方,估计内心是颇为矛盾的。他曾专程拜谒过明末抗清名将史可法之墓,并写下了一首七律《谒史忠正公墓》,诗中也是以高洁清香的梅,喻指史可法的爱国精神:

  “雄师席卷偪维扬,憟憟孤城孰主张。亦解兴亡关气数,忍教名节堕纲常。拼将一死终残局,剩有孤坟惨夕阳。精气化为梅万树,朝朝暮暮送清香。”

  品读唐训方笔下的一花一木,这位文武兼备、底蕴深厚的湘军宿将当年的“花痴”情结依然清晰可辨。先贤飞花摘叶皆是文章,既曾豪情满怀,又能清新小资,正所谓“心有猛虎,细嗅蔷薇”,确实值得后辈来者用心去细细品味。

相关知识

花痴病的症状是什么
花痴是什么精神病
花痴
女人花痴是什么意思 花痴是什么精神病
方同菊花节,相待洛阳扉 诗词名句
花痴什么意思 花痴的女生会专一吗
花痴的近义词
花痴的意思
你犯过花痴吗? 花痴居然真的是病?
花痴是什么意思 女孩犯花痴有什么症状

网址: “花痴”巡抚唐训方 https://m.huajiangbk.com/newsview460724.html

所属分类:花卉
上一篇: “花痴”看过来!茶乡花海百万株花
下一篇: “花痴”老刘金银花里“淘金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