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津北方网讯:折、叠、绑、扎、绕…… 8 月 14 日上午,静海区唐官屯镇刘上道村的一座宽敞工坊内,盒子花传承人、80 岁的郝同丰正和几位老伙伴一起娴熟地制作着盒子花。
" 麻绳每一圈都要紧凑,力度要恰到好处。" 郝同丰先是有条不紊地拿起竹篾子进行初步的折叠、捆绑,为盒子花搭建起大致的框架,然后一丝不苟地进行绑扎、绕圈,使框架愈发坚固稳定。
作为静海区非物质文化遗产代表性项目,盒子花也被称为盒子花灯,是刘上道村一 " 宝 "。它将造型、彩扎、剪纸、绘画、焰火等技艺融为一体,仿若古人的一种 " 盲盒 " 玩法,极力将世间所有的美好与祝福囊括其中,让人们在璀璨的灯火里感受到满满的幸福。
盒子花是一项技术性极强的手工艺,两三个晚上节目需要的道具,需要十多个人耗时一两个月才能完成。
" 模型的横向结构借助竹片、竹篾子、铁丝加以连接,竖向结构通过麻绳层层相连,从而达成叠合伸展的效果。外部采用糊纸彩绘,内部串联细信子、灯火儿。每个造型的制作都要严谨精准。" 郝同丰向记者介绍。
盒子花展演曾经是群众百看不厌的灯会之一,然而,它的传承并非一帆风顺。由于制作工艺繁杂,盒子花自上个世纪 90 年代初便不再展演,逐渐被人们遗忘。
为使这个拥有 260 多年历史的技艺重获新生,再度走进大众视野,2023 年 4 月,刘上道村驻村工作队与村两委齐心协力、精心谋划,深入挖掘研究盒子花的制作工艺、文化内涵,并引入现代化灯光艺术进行创新。在今年春节、元宵节期间,盒子花终于重回大众视野,吸引了周边约 2 万名群众前来观看。
不仅如此,这个非遗项目还从南运河畔逐步走向全国。徐州市窑湾古镇、西安市大唐芙蓉园等地皆留下了它的展演足迹。据介绍,目前刘上道村的盒子花展演已为村集体盈利 10 万余元。
" 近期,江苏、浙江、湖北、贵州、四川、重庆等地的活动主办方纷纷通过网络与我联系,邀请我们团队前往现场展示盒子花。预计到年底,盒子花文化表演收入将占全村总收入的 70%,逐步形成产业化模式。" 刘上道村党支部书记、村委会主任孙世佳自豪地说。
刘上道村的能工巧匠技艺精湛,不但能够制作出大众熟知的大话西游、荷塘月色、锦绣河山等彩绘图案,还能依照展演需求定制独特的图案。虽说过程充满艰辛,但一想到盒子花展演既能增加村集体收入,又能将静海的非遗名片推向全国,大家都觉得再苦再累也值得。
为了培育盒子花第四代传人,今年村里的暑托班专门开设了盒子花兴趣班,向孩子们传授盒子花的历史和制作原理,激发他们的兴趣。
" 孩子们聪明伶俐,正是学习的黄金时期。希望他们能够真心喜爱这门技艺,将其传承下去,让更多的人了解盒子花,讲好静海的非遗故事。" 孙世佳说,相信在众人的齐心协力之下,盒子花必定会绽放出更为璀璨的光芒。(津云新闻编辑刘颖)
查看原文
相关知识
改革开放30年中国文化发展回眸
(身边的变化)非遗跨界 安徽阜南柳编逐潮“它经济”
【非遗传承】一把剪刀纸上生花 独具匠心守护非遗
江苏徐州:保护传承文化血脉 让非遗之花绽放时代芳华
“非遗+红色旅游”:开出文化传承绚烂之花
静宁:“非遗”进校园 传承添活力
非遗知多少|探索非遗之美,传承文化之韵(五)
非遗:沂蒙挑花
足不出户get非遗技能,一起来“巧手生花”吧!
重庆春天从潼南开始,中国最美油菜花海已经开好,扫黄赏花约起来
网址: 非遗盒子花 时隔30年重放异彩!拥有260多年历史 从南运河畔走向全国 https://m.huajiangbk.com/newsview46215.html
上一篇: 与花同行 |
下一篇: 葛剑雄:“华”亦作“花”,“华夏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