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分享 > 68岁的他1年行程5万公里,把绣球育种做到全国第一

68岁的他1年行程5万公里,把绣球育种做到全国第一

“去年某国内院校团队做过市场调研,云南市场上90%的切花绣球产品应用的都是我们公司自主研发的品种,而在盆栽绣球中,这个比例达到70%。”昆明杨月季园艺责任有限公司创始人杨玉勇告诉《中国花卉报》记者。

今年3月,记者来到杨玉勇打造的地处昆明阳宗海旁的国内唯一南半球木本花卉山地花园——南国山花生态科技园,实地探访了在我国花卉育种和产业化发展领域堪称领跑者的杨月季公司。

南国山花生态科技园荼蘼花正绽放

杨月季公司露天种植的绣球

绣球是杨月季公司目前在花卉育种和产业化推广中最为成功的花卉品类。杨玉勇从2000年开始进行绣球的资源收集、研究和育种工作,目前在国内申请新品种30个,已获新品种权15个,欧盟新品种权3个。

自育品种‘博大蓝’蓝色和粉色,新老枝条均能开花,2019年获欧盟植物新品种权。

“‘博大蓝’是绣球鲜切花市场的主打品种,花大,抗病性强,瓶插期可长达两个月,仅这一个品种就占据云南绣球鲜切花市场70%到80%的份额。‘湖蓝’是绣球盆花市场主栽品种,枝条粗,特别适合景观花海应用,在云南5月到10月下旬可露天生产,温室可周年生产。”杨玉勇说,“自育品种在很多特性方面,已经超越了国外经典绣球品种‘无尽夏’‘安娜贝拉’等。”

自育品种‘湖蓝’,新老枝均能开花,是云南省林木品种审定委员会审定的林木良种,目前已是景观绿化及盆花主栽品种。

此外,还有‘花开富贵’‘蓝宝石’等品种,具有耐寒、耐热、抗病、连续开花等特性。杨月季公司已成为我国绣球育种的标杆,让国人看到中国绣球新品种走向国际市场的曙光。

自育品种‘花开富贵’,新老枝条均能开花,始花期晚于‘博大蓝’,花朵巨大,花量多,适合鲜切花、盆花、花园植物应用,2022年获欧盟植物新品种权。

当问及杨月季公司在绣球育种上缘何能取得如此优异的成绩时,杨玉勇表示,一是从世界范围来看,绣球育种整体起步晚,不超过50年,给了我国从业者后来者赶超的机会;二是中国是绣球属植物资源分布中心,目前世界已知绣球属种和变种不到100个,其中中国占到60%。

成绩背后是育种人的坚守和默默付出。在新冠疫情影响下,今年68岁的杨玉勇为收集绣球属、蔷薇属资源,一年行程5万公里进行野外考察,足迹遍布浙江、福建、广东、广西、江西、湖南、湖北、贵州、四川、重庆等省区市。用杨玉勇的话说,在我国从事花卉育种的人,有一个共同特点,那就是都有一股子“憨劲”。

绣球育种的成功绝非偶然,早在2004年,杨月季公司培育的切花月季新品‘冰清’就已获得了植物新品种权证书,成为我国第一个具有自主知识产权的花卉品种,就此拉开我国月季生产企业育种的序幕,填补了我国鲜切花领域自主育种的空白。

杨玉勇培育出我国第一个拥有自主知识产权的月季品种‘冰清’

目前,杨月季公司的蔷薇属植物在国内已申请新品种50个,获新品种权39个。自育的大花长枝月季切花品种‘虎睛石’国内外流行,花径可达12至13厘米,花瓣表里双色,是大花月季品种群中少有的奇特色彩,瓶插期可达半月之久。‘虎睛石’已于2020年获欧盟植物新品种权,并在肯尼亚等地推广种植。

杨月季公司自育切花月季品种‘虎睛石’

“与国外相比,切花月季育种还有很长的路要走,欧洲的切花月季育种历史超百年,而我们才三四十年,差距还不小。”杨玉勇说。

杨玉勇还率先引种原产于南非、澳大利亚等地的南半球木本花卉,从中筛选出观赏价值高、适宜云南气候和土壤的4个种9个属100多个品种,并开展规模化、商品化露天种植。记者在南国山花生态科技园看到,帝王花、木百合、澳洲蜡梅、珊瑚果等花卉植物已形成规模化生产。

南国山花生态科技园正在绽放的珊瑚果,漫山遍野。

南国山花生态科技园正在绽放的帝王花

“杨总在云南鲜切花市场产品结构的构建上做出了很大贡献,比如澳洲蜡梅,是他最先引种推广并使其成为我国市场一个主打鲜切花品种的,目前我们已有2个澳洲蜡梅自育品种。”带领记者参观南国山花生态科技园的杨月季公司员工杨曾华说。

南国山花生态科技园正在绽放的澳洲腊梅

育种成果令人欣喜,但让杨玉勇头疼的依然是知识产权保护问题。“当下就有两个绣球品种侵权案件,一个刚解决,另一个还在上诉中,过两天开庭。”杨玉勇说,“目前我们也没有什么好的解决办法,只能找信誉好、有规模的企业来合作。”

为保护花卉育种人、育种企业及种植者的合法权益,就在上个月,由杨月季公司牵头,联合育种和生产企业成立了“花卉新品种研发与保护联盟”,其目的也是为了提升我国花卉育种行业的规范化、组织化、合法化和专业化程度。

(本报记者薛光卿撰稿,图片来源:昆明杨月季园艺责任有限公司、薛光卿)

声明:本文版权归属《中国花卉报》社,未经许可不得随意转载、篡改,违者追究法律责任。若需转载,请提前与本号联系。

相关知识

开屏人物|绣球为何能成为云南第六大鲜切花?他说……
侵犯“植物知识产权”最终伤了谁?最畅销国产绣球花官司打进最高法
昆明阳宗海:深耕花卉“中国芯” 昔日荒坡变“花海”
打造“世界花园”,云南花卉新品种引进及自主研发数量居全国第一
源汇区大刘镇蔡庄村68岁蔡满坡大棚里种无花果 创业梦想开了花
68岁农民成为全国“干花大王”,年销售额近三亿元,带领村民致富
“螺蛳粉”樱花火上热搜,花卉育种专家在春天里寻找希望
探秘中国鲜切花生产第一县的科技“芯”
产销量全国第一!云南鲜切花如何走向全国甚至海外?
杨月季:让更多自育品种走出国门 |“坚守育种梦”专题

网址: 68岁的他1年行程5万公里,把绣球育种做到全国第一 https://m.huajiangbk.com/newsview462653.html

所属分类:花卉
上一篇: 保护全世界的30多万种花,华人学
下一篇: 一路花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