银杏栽培技术
银杏属于银杏科银杏属,全科仅此一种,由植物学家林奈于 1771 年根据化石标本定名。银杏起源于距今 3 亿年的古生植物,在中生代达到了鼎盛时期。但到了白垩纪,由于气候条件变化,银杏类植物逐渐减少。到了新生代,银杏类植物除了银杏一种在我国西天目山、神农架、大别山等地得以幸存外,地球上银杏类其余种全部被毁消失。银杏成为现存种子植物中最古老的树种。
1 主要种类和品种
1.1 银杏分类
1954 年,植物学家胡先萧在总结前人工作的基础上,根据银杏的冠型、枝叶形态、叶片大小和颜色等形态特征,将银杏分为 7 个变种:垂枝银杏、裂叶银杏、塔型银杏、斑叶银杏、黄叶银杏、叶籽银杏、鸭脚银杏。
1.2 主要优良品种
1.2.1 核用品种
根据种核的外形和遗传性状,将现代栽培银杏分为 5 类,即长籽银杏类、佛指银杏类、马铃银杏类、梅核银杏类和圆籽银杏类。
1.2.1.1 长籽银杏类
长籽银杏种核长宽比大于 1.75 ,呈长卵圆形,似橄榄果或长枣核型。如橄榄果、圆枣佛手、九甫长籽、金果佛手、粗佛子、金坠子、天目长籽、余村长籽等。
1.2.1.2 佛指银杏类
佛指银杏种核长宽比为 1.5 ~ 1.75 ,呈长卵圆形。如大佛指、佛指、扁佛指、野佛指、长柄佛手、长糯白果、鸭尾银杏、贵州长白果、黄皮果、青皮果、七星果、多珠佛手、宽基佛手等。其中佛指是江苏泰兴主栽品种,在全国各地均有引种栽培。该品种采用嫁接繁殖,叶片较小,为长卵圆形,种核长卵形或纺锤形,色白腰圆,形似手指,故名 “ 佛指 ” ,是我国著名的银杏品种。
1.2.1.3 马铃银杏类
马铃银杏种核长宽比为 1.35 ~ 1.5 ,呈广卵圆形。如马铃、海洋皇、猪心白果、圆锥佛手、李子果、圆底果、药白果、处暑红、洲头大马铃、邳州大马铃等。
1.2.1.4 梅核银杏类
梅核银杏种核长宽比为 1.15 ~ 1.35 ,近广椭圆形,外观似梅核。如梅核、珍珠子、棉花果、新银 8 号、大白果、面白果等。
1.2.1.5 圆籽银杏类
种实呈球形,种核圆形,长宽比小于 1.15 。如圆铃、龙眼、大圆子、小圆子、松壳银杏、皱皮果、葡萄果、糯米白果、桐子果、八月黄、安银 1 号等。
1.2.2 观赏用品种
1.2.2.1 叶籽银杏
仅产于广西兴安县护城福寨二甲村和山东沂源织洞林场,同一短枝上有部分雌花直接坐落于叶片之上,并发育成为带叶种实,故得名。种核畸形、姿态各异、大小不一,多数呈椭圆形;胚乳丰满,绿色,没有胚芽。
1.2.2.2 垂枝银杏
仅见于广西灵川县海洋乡,且只有雌株。垂枝银杏的枝条纤细绵长,如丝条下垂,风过枝条,绿影飘然,因而具有较高的观赏价值,通常被作为公园绿化树种。
1.2.2.3 金丝银杏
雄株,实生,黄条纹叶与绿叶相间排列,从叶基直到叶缘条纹呈线状,宽度 1 ~ 2mm 。
1.2.3 叶用、材用、花用品种
近年来,部分学者开展了银杏叶用、材用和花用优良品种的选育工作。初步筛选出了一些优良的叶用、材用和花用单株和品系,如南林 B1 、 B2 和 C1 等。
1.2.4 引进品种
我国从国外引进了一些优良的核用银杏品种,如从日本引进的九寿、金兵卫、藤九郎、荣神等。这些品种树势强、产量高、品质好,单核重达 3.8g 以上,是优良的核用品种。
2 选地
根据银杏的主要适生立地因子进行选地。
编号
立地因子
适生条件
1
地貌
平原、低山、丘陵、中山
2
母岩母质
花岗岩、板页岩、砂砾岩、石灰岩、红色粘土、河湖冲积物
3
土壤类型
红壤、山地黄壤、黄棕壤、潮土、石灰土、紫色土
4
海拔高度
50~1200m
5
坡度
平坡、缓坡、斜坡
6
坡向
东、南、东南、西南、无坡向
7
坡位
脊部、上部、中部、下部、谷地、平地、全坡
8
腐殖质层厚度
厚、中、薄
9
土壤厚度
厚土、中土
10
立地类型
11 、 12 、 21 、 22 、 31 、 32 、 41 、 42 、 61 、 62 、 71 、 72
11
土壤质地
沙土、沙壤土、轻壤土、中壤土、重壤土、粘土
12
土壤酸碱度
4.5 ~ 8.5
13
极端最低温度
-20 ℃
银杏虽属单种树种,但能够生长于多种复杂的生态环境,其栽培区域跨 25 个省(自治区、直辖市)。在选择造林地时应注意以下几点: ( 1) 地势空旷、阳光充足; ( 2) 土层深厚、质地疏松、排水良好; ( 3) 地下水位低于 2 ~ 2.5m ; ( 4) 大于 10 ℃ 的年活动积温在 4000 ~ 6500 ℃ 以上,无霜期 195 ~ 300d ,年降水量 600 ~ 1200mm ; ( 5) 土壤 pH 值在 6.5 ~ 7.5 。
3 整地
3.1 林地规划
在整地前,要全面规划,特别是排灌设施的规划,确保多余的水分能及时排除。在有条件的情况下,保证在干旱季节能进行灌溉。
3.2 整地方式
银杏成片造林应尽量进行全面整地方式。山地、丘陵地要修筑水平梯田。平原一般沿南北向布设种植点,山地、丘陵地沿等高线(在水平梯田上)布设并呈品字形配置。银杏种植穴规格要求较高,必须使用大穴,长 × 宽 × 高不小于 60cm×60cm×60cm ,一般为 80cm×80cm×80cm ,大规格苗木造林时,种植穴还应适当增大。在疏松的沙土或砂壤土上,地下水位较低,种植穴宽可以小一些,但深度应大些;地下水位较高,则植穴可以浅些;在比较黏重的土壤土,则植穴可以宽些,深度可以浅些。
3.3 基肥
整地前,全面施入腐熟的厩肥,结合整地,与土壤混匀。每穴施足基肥与土壤混合均匀。
3.4 栽植密度
银杏原属高大乔木,树冠开张,是一种强喜光性树种,栽植密度不宜过大。栽植密度因栽培模式而异,第一种为矮干密植早实丰产园,常见的栽植密度有 1m×2m 、 1m×1.5m 、 2m×3m 、 2m×4m 、 4m×4m ,这种模式投入大、管理要求高,不宜在生产上大面积推广。第二种为乔干稀植丰产园,常见的栽植密度为 4m×5m 、 5m×6m 、 6m×6m 、 8m×8m 等,定干高度一般在 80cm 以上,结实之前,可进行间作,增加前期经济收入,这种模式具有较好发展前景。
4 栽植
银杏苗木从苗圃起苗后,在分级、处理、包装、运输、造林地假植和栽植取苗等工序中,必须加强保护,减少失水变干,同时尽量缩短从起苗到栽植的时间。栽植前,对苗木根系进行适当的修剪,剪除受伤的根系,发育不正常的偏根、短截过长的主根和侧根。
栽植时先在穴内填表土 20 ~ 30cm ,把苗木放入植穴中央,理好根系,使其均匀舒展,不窝根,更不能上翘、外露,栽植的深度应根据气候、土壤条件、造林季节的不同灵活掌握。栽植深度应高于苗木根颈处原土痕 2 ~ 3cm ,土壤湿润黏重可略浅栽,干旱条件下适当深栽,秋季栽植可稍深,雨季略浅。然后分层覆土,把肥沃湿润土壤填于根际,并分次踏实,使土壤与根系紧密,防止干燥空气侵入,保持根系湿润。穴面可视地区不同,整修成小丘状或下凹状,以便排水或蓄水。种植后每隔两星期浇水 1 次,连续 3 次,以保成活。
5 整形修剪
银杏修剪目的去弱留强,使树冠结构合理,透风、透光好,结实多,利于丰产。修剪时间在夏季或冬季。冬季修剪是银杏修剪的主要时期,在落叶后翌年春季发芽前进行,剪去徒长枝、着生位置不合理的枝条、感染病虫害枝等,具体措施有短截、疏剪、回缩、刻伤、缓放等。夏季修剪是冬季修剪的补充,是春天发芽后至秋季落叶前的修剪,修剪量不大,主要有抹芽、环状剥皮、摘心、疏花等措施。
果用银杏树形一般采用开心形、矮干或塔形,树体总高度要控制在 3m 左右。开心形要求控制植株高度,保持短枝粗壮,树型矮化,主干高度为 60 ~ 80cm ,第一分枝 3 ~ 6 个,枝干开张角度在 30 ~ 45° 之间,第 1 、 2 分枝长度分别控制在 40cm 左右,剪除重叠枝、交错枝、过密枝,使树冠枝干分布均匀、开心、透光、透风性强。
对于矮干丰产园的整形修剪,当年一般不修剪,对于大苗栽植,当年可在 60cm 处定干,剪口芽应饱满,对于剪后发出的新枝条使其开张角度大;通过主枝修剪,背上芽可促进主枝发育,对于过强枝可留侧芽背下芽以平衡树势、枝势。矮干丰产园还可采用以果控冠方法,在水肥适应时,嫁接 4 年后枝部半径 100cm 左右,控制结实在 100 个以内。
塔形树形保持一根或二根主干垂直往上生长,在主干的第一分枝为轮状,第一分枝角度为 45° 左右,主干上的分枝不能过密,间距应控制在 35 ~ 40cm 之间,保持主心干,四周分枝匀称。
对于叶用银杏要适时截干。一般在栽植第二年进行截干,截干高度在 30cm 左右,以后隔年截一次。修剪时,注意剪去发育较差的细弱枝,保留 4 ~ 5 根粗壮枝。
6 施肥
基肥:每年 12 月至次年 3 月上旬,结合深翻改土,依植株大小而定,沿植株树冠及根系外围,挖长 0.5 ~ 1m 、宽 0.3 ~ 0.4m 、深 0.4 ~ 0.6m 的深坑,方向按东西与南北向交替进行,施肥沟深度以略见细根为宜。然后施入腐熟的农家肥,挂果树另加钙镁磷肥 15.5kg 、石灰 l6kg 。回坑时把表土和肥料拌匀,再覆盖心土,并筑高树蔸土盘。有机肥施肥用量: 1 ~ 2 年生 2.4t/hm2 , 3 ~ 4 年生 3.36t/hm2 , 5 ~ 6 年生 4.8t/hm2 , 7 ~ 8 年生 7.2t/hm2 , 9 ~ 10 年生 9.6 ~ 14.4t/hm2 。
幼树期:每年追施 2 次肥料, 4 月中旬萌芽肥, 6 月上旬促长肥。挖 0.1 ~ 0.15m 深的条沟、环状沟或放射状沟,采用硫酸钾复合肥,每次将肥料施入后及时盖土。肥料使用量: 1 ~ 2 年生 24 ~ 33.6kg/hm2 , 3 ~ 4 年生 48 ~ 96kg/hm2 , 5 ~ 6 年生 144 ~ 240kg/hm2 。
挂果期:每年追施 3 次肥料。一是萌芽肥:以速效氮肥为主,在 2 月下旬至 3 月上旬挖 0.1 ~ 0.15m 深的条沟施入,施尿素 168kg/hm2 。二是壮果和花芽分化肥:以磷钾肥为主,在 5 月下旬至 6 月上旬挖 0.1 ~ 0.15m 深的环状沟或放射沟施人,施硫酸钾复合肥 480kg/hm2 、腐熟麸肥 720 kg/hm2 、氯化钾 309kg/hm2 。三是果后肥:在 9 月中旬挖 0.1 ~ 0.15m 深的环状沟或放射沟施入,每株施硫酸钾复合肥 16kg 、尿素 6.4kg 。施肥后注意及时浇水,促进肥料吸收。 4 月下旬至 6 月上旬,根据树势情况,还可喷施叶面肥。叶面肥种类有叶面宝、 0.3 %~ 0.5 % 的尿素液、 0.8 %~ 1.0 % 的复合肥液、 0.3 %~ 0.5 % 的磷酸二氢钾液、绿旺 1 号等。
7 中耕除草
造林后应及时松土除草。银杏幼林每年中耕除草 4 ~ 5 次,采用全面松土除草的方式,松土除草的深度应根据幼林生长情况和土壤条件确定,基本原则为里浅外深;树小浅松,树大深松;沙土浅松、黏土深松;土湿浅松、土干深松。一般松土除草的深度为 5 ~ 15cm ,加深时可增大到 20 ~ 30cm 。初期,苗木根系分布浅,松土不宜太深,随幼林年龄增大,可逐步加深;土壤质地黏重、表皮板结或幼林长期失管,可适当深松;特别干旱的地方,可深松。
8 水分管理
银杏喜湿怕涝,银杏生长需大量水分,尤其在生长高峰期 5 ~ 7 月,应根据当地气候条件和银杏对水分的需求适时灌溉,使土壤含水量达田间持水量的 80% 左右,当土壤含水量低于田间持水量的 40% 时,要引水灌溉。在雨季时,应注意排水。
9 银杏主要病虫害防治
银杏常见病虫有银杏叶枯病、银杏干枯病、银杏大蚕蛾、桃蛀螟、堆砂蛀蛾、金龟子、大袋蛾等。
9.1 主要病害及防治方法
9.1.1 叶枯病
病原菌主要在落叶上越冬,翌年 3 月间形成孢子,侵染新叶。感病部位由黄色变成褐色坏死,由局部扩展到整个叶缘,出现褐色或红褐色的叶缘病斑。病斑呈波纹状,以后病斑逐渐向叶基延伸,使整个叶片变为褐色或灰褐色。
防治方法:一是施足有机肥,加强植株基盘松土,除草等管理工作,做好园内雨季的开沟排水工作,增强植株生长旺盛,提高植株的抗病能力。二是冬季深翻园土,清扫病叶,捡除落果和剪除病枝并集中烧毁。三是叶枯病发病初期用 50 % 多菌灵 500 ~ 800 倍液喷雾,发病盛期用 70 % 甲基托布津 800 倍液喷雾,发病后期用波尔多液进行防治。
9.1.2 黄化病
症状:叶片先端部位黄化,鲜黄色,严重时会导致叶片褐色变枯。防治方法:一是多施有机肥和锌、铁等微量元素肥料;二是加强对地下害虫的防治;三是加强植株基盘松土除草,做好园内雨季的开沟排水工作;四是严把种苗质量关和定植的要求,提高植株抗病能力。
9.1.3 干枯病
病菌自伤口侵入主干或枝条,在光滑树皮上形成不规则病斑。 5 月后树干出现新病斑, 7 ~ 9 月份为发病盛期。
防治方法:保护树体,防止创伤,增强树势,提高抗病力,清除重病植株和有病枝干并及时烧毁,枝干或枝条上病斑,刮除后用 10% 碱水涂抹,效果很好。
9.2 主要虫害及防治方法
9.2.1 超小卷叶蛾
症状:发生在挂果树上。以幼虫危害严重,幼虫经 1 ~ 2d 可蛀入嫩枝内危害,被危害的植株枝梢枯死,幼果脱落 .
防治方法:成虫羽化盛期用 50 % 杀螟松乳油 250 倍和 2.5 % 溴氰菊酯乳油 500 倍液按 1 : l 的比例混合用喷雾器喷洒树干,对刚羽化出的成虫杀死率达 100 % 。在危害期初龄幼虫用 80 % 敌敌畏乳油 800 倍液或 90 % 敌百虫与 80 %敌敌畏 (1 : 1) 稀释 800 ~ 1000 倍液,或 80 % 敌敌畏 800 倍与 40% 氧化乐果混合液 1000 倍液喷洒受害枝条,效果均好。根据老龄幼虫转移到树皮内滞育的习性,于 5 月底 6 月初,用 25 % 溴氰菊酶乳油 2500 倍液喷雾,或用 25 % 溴氰菊酯乳油、 10% 氯氰菊酯乳油各 1 份,分别与柴油 20 份混合,涮于树干基部和土部以及骨干枝上成 4cm 宽毒环,对老龄幼虫致死率达 100% 。
9.2.2 金龟子
症状:苗木和幼树均有发生。幼虫咬食嫩茎和根系,成虫取食叶片,先食嫩叶,再食嫩梢,直至在嫩芽处吸取树液,严重影响植株生长。
防治方法: 4 月下旬至 5 月中旬,个别植株受害,可人工捕杀;危害量大时,傍晚用 1500 ~ 2000 倍敌杀死溶液喷杀。
9.2.3 堆砂蛀蛾
症状:以幼虫危害,白天隐藏于蛀洞内,晚上出来蛀食,其排泄物和木屑与所吐丝粘合于蛀孔周围形成堆砂状,或沿其蛀害表皮的路径成菜荑状。
防治方法:一是发现虫口数量不多的堆砂蛀蛾危害时,用铁丝插进蛀洞内,可消灭部分直洞中的害虫。二是防治堆砂蛀蛾在幼虫孵化盛期的 6 ~ 7 月间,用 80 % 敌敌畏乳油 800 ~ 1000 倍液喷干防治,间隔 l5 ~ 20d 喷施 1 次,防治 2 ~ 3 次;或冬季落叶后,蛀害处易发现,用药棉沾 80 %敌敌畏乳油原液塞入蛀洞,并用泥土封住洞口进行防治。
9.2.4 大袋蛾
症状:取食叶片危害,边取食边吐丝,将嚼食物粘连作成袋囊。
防治方法:一是人工摘除袋囊灭虫;二是注意保护家蚕追寄蝇、瓢虫、蜘蛛等天敌;三是用苏云金杆菌 1 亿孢子 /ml 浓度的菌液喷洒;四是用 90% 敌百虫 800 倍液喷杀。
9.2.5 家白蚁
症状:蛀食根系和树干,受害株开始出现枝叶枯黄,顶端干枯,严重的树干空心,全株枯死。
防治方法:在羽化孔下方离地面 15cm 处, 35° 倾斜钻入树心且深度大于主干半径,孔大小视树干粗细而定,清除钻孔内木屑后,用喷雾器向孔内喷白蚁药 ( 常规配方 +10 % 灭蚁灵 ) ,每洞喷 20 ~ 25g ,喷后用废纸或泥土堵塞孔口。
9.2.6 桃蛀螟
症状:初孵化的幼虫在果梗果蒂基部吐丝蛀食,待成长蜕皮后从果梗基部沿果核蛀入果心危害。
防治方法:一是由于桃蛀螟具有趋光性,因而夜晚可采用灯光诱杀;二是以预防为主, 7 月初用 80 % 敌敌畏乳油 1500 倍液或 90 % 敌百虫 1000 倍液喷药防治。
10 采收及加工
9 ~ 11 月,当银杏外种皮呈橙黄色时,或自然成熟脱落后,采集果实。银杏种实的采收方法很多,但无论哪种方法都应以尽可能减少对母树的伤害为原则。目前生产上常用的方法有:人工击落法、摇落法、直接摘取法、化学采收法等。
银杏种实采收后,一般采用软化外种皮等手段脱去外种皮来获得纯净的银杏种核,生产上一般采用:堆积法、浸泡法、撞打法、机械调制法等。用银杏脱皮机进行外种皮的脱离效果较好。
11 技术咨询专家
陈永忠,博士,研究员, 44 岁,湖南省林业科学院经济林果所所长,中南林业科技大学林木遗传育种学科博士生导师,享受政府特殊津贴专家,湖南省 “121” 人才工程第二层次人才,中国林学会经济林分会常务理事,中国经济林协会木本油料专业委员会委员。获 “ 全国五一劳动奖章 ” 、 “ 第五届湖南省青年科技奖 ” 、 “ 第八届中国林业青年科技奖 ” 等荣誉。主要从事油茶育种与栽培研究,先后获国家科技进步二等奖 1 项,省科技进步一等奖 1 项、二等奖 4 项、三等奖 2 项,获国家发明专利 1 项。主编与参与出版专著 5 部,发表研究论文 50 多篇。目前主持国家 “ 十一五 ” 科技支撑、国家科技部重点推广、农业成果转化资金、国家农业综合开发、国家标准化管理委员会标准制定、国家林业局重点推广等项目 10 多项。
联系方式:
电话: 0731-85578759 (办公室) 13975108019
传真: 0731-85578759
E-mail : chenyongzhong06@163.com
相关知识
白果树(银杏)的资料
一部分药用植物学名中英文对照表
中轻度水土流失区银杏林下套种花卉效益分析
园林绿化材料员复习题选编.doc
我国银杏资源及其开发利用
植物的多样性.ppt
花卉品种分类学教材.doc
国家植物园:赏景观花,认植物学名
东北地区园林绿化养护手册
花木适应性
网址: 银杏(Ginkgo biloba L.) https://m.huajiangbk.com/newsview464620.html
上一篇: 葡萄花芽分化时应多施什么肥料 |
下一篇: 香蕉花芽分化期如何施肥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