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分享 > (推荐)工厂化育苗的历史与发展现状

(推荐)工厂化育苗的历史与发展现状

1、工厂化育苗的历史与发展现状(一)国外工厂化育苗的历史与发展现状从 20 世纪 60 年代开始,发达国家的农业已经大规模实现机械化生产,美国Speedling 公司的创始人之一George Todd 首先推出了使用发泡聚苯材料制作的穴盘,并将其应用到花椰菜的育苗上。 与此同时,美国康奈尔大学的Jim Boodley和 Ray Sheldrake 教授首次提出用泥、蛭石作为育苗基质,为穴盘育苗的大规模工厂化生产进一步拓宽了思路, 并提供了优良、 稳定的育苗基质, 其后将其成功应用于蔬菜、 花卉的种苗生产, 目前穴盘育苗技术已经普及世界各地。 这种育苗技术的核心是以泥炭、蛭石、珍珠岩等轻基质作育苗基

2、质,用穴盘作育苗容器,采用机械化精量播种, 实现一次成苗的育苗方式。 由于在育苗过程中每一株幼苗根系都各自分离, 移栽时只要将种苗穴盘脱出即可达到分离的目的。 幼苗的根系完整,提高了移栽后的成活率, 而且将育苗过程进行程序化设计, 将其分为基质混合和填充、播种、基质覆盖、洒水和移栽等若干工序,为机械化流水作业提供了可能,提高了种苗生产效率。 穴盘育苗在美国等发达国家已形成一个新的种苗生产行业,它的出现带动了温室制造业、穴盘制造、基质加工业、精密播种设备等一批相关产业的技术进步。 如果以穴盘育苗为例纵观国外工厂化育苗的发展历程,国外的工厂化育苗具有以下特点:1. 穴盘育苗的市场需求量和供应量大

3、穴盘育苗在欧美等农业现代化程度比较高的国家推广普及较为迅速。 商品苗生产量居于第一位的是美国, 其次是意大利、法国、西班牙、荷兰,进入 20 世纪 90 年代以后,澳大利亚、 日本、韩国、以色列等国家穴盘育苗也形成了一定的规模。 以美国为例,最早开始专业种苗生产的公司是 Speedling 、 Kube Pak、 Pinter 和 Blackmore4 家公司,其中Speedling 公司发明的泡沫穴盘大量应用于蔬菜种苗生产, Blackmore 公司发明了硬塑胶原料穴盘,大量应用于花卉与蔬菜种苗生产。 穴盘育苗的规模增长迅速, 1979 年,美国的花坛花卉穴盘苗生产量约为 50 万株,而到了

4、 1994 年,北美地区(美国和加拿大) 花坛花卉穴盘苗的生产, 已经超过 40 亿株。到 90 年代末期,北美地区超过 90的花坛花卉均采用穴盘苗生产,加上蔬菜、盆栽植物、切花、宿根花卉、组培材料和树苗, 每年的穴盘种苗生产量已经超过 250 亿株。随着种苗产业的发展,育苗公司的生产规模迅速扩大, 90 年代初,穴盘苗生产规模最大的是 SpeedlingTransplanting和 Green Heart Farms 公司,包括花卉在内的商品苗年产量都在5 亿6 亿株。现在这两个育苗公司商品苗年产量都扩增了1 倍。产量突破了 10 亿株 ( 其中蔬菜苗产量占 80%以上 ) 。除上述世界上最

5、大的两个育苗公司外,其他公司如 Grower Transplanting 、Plante lNursery 、 Golden Fields 、Santafe Nursery、Nativadad Nursery、 Craven Transplant等商品苗产量都达到 2 亿8 亿株,西欧国家育苗场商品苗数量虽然比不上美国,但荷兰的Van De Bekerom、 Beekeh Kamp以及意大利的Restyra 等育苗公司年产商品苗数量也达到了2 亿株以上。穴盘育苗的发展,改变了蔬菜传统生产方式和种植制度,如美国移栽蔬菜面积大幅度上升。早在 20 世纪 60 70 年代,美国蔬菜作物 95%以上是

6、采用直播,出苗后再采用人工或机械间苗, 对种子价格比较昂贵的或苗期生长特别缓慢的蔬菜则采用木箱沙培育苗, 然后裸根移栽。 穴盘育苗问世以来, 蔬菜育苗移栽面积迅速增加,目前美国 100%的芹菜、鲜食番茄、抱子甘蓝, 90%的青椒, 75%的花椰菜、青花菜, 70%的冬春生菜, 30%的甘蓝、加工番茄,都采用了穴盘育苗移栽。虽然购买商品苗费用比露地直播成本加大 20%,但采用移栽苗,种植密度有保证,产量可增加 20%,更主要的是移栽比直播作物长势整齐,有利于机械化收获。因此,工厂化穴盘育苗方式的出现推动了美国现代蔬菜种植方式的革命。2. 宜地育苗,分散供苗,种苗生产专业化程度高 美国等发达国家注

7、重农业的规模化经营, 实施规模化经营的前提是建立起一整套社会化服务体系。 而蔬菜商品苗的专业化生产恰恰适应了现代化大农业发展的需要。 如美国加利福尼亚州是美国蔬菜主要生产基地, 加利福尼亚州蔬菜, 特别是鲜食蔬菜产量大约占美国市场总量的 1/2 。同样,加利福尼亚州蔬菜商品苗的产量约占全美国市场总需求量的 2/3 。1995 年全美国生产经营规模244 个,其2400hm以上的蔬菜农场共中 20 个在加利福尼亚州, 同样年产商品苗1.5 亿株以上的育苗场共有25 家,而13 家在加利福尼亚州。因此,种苗生产都是由大型的种苗生产公司来进行,从事蔬菜种植的农场主不必自己育苗, 而是委托专业种苗公司

8、生产, 种苗采用集中生产、分散供应的方式进行,形成了完整的种苗生产和供应的社会化服务体系,而这是采取传统的营养土块等育苗方式所无法实现的。3.机械化程度高, 技术管理规范工厂化育苗采用精量播种, 从基质混拌、装盘、压穴到播种、覆盖、喷水等一整套作业在一条作业线上完成,并实现了自动控制。日常运行时生产线上配 4 名作业管理人员, 生产线前端 1 人,负责把苗盘码放在传送带上;生产线中间操作人员负责监督检测精量播种机的作业质量;生产线末端人员负责把播种完毕的苗盘码放到叉车板上或拖车上; 另外 1 人则负责检查料箱基质和运送苗盘。生产线运行速度为 7001000 盘/h ,为保证机械性能处于良好运行

9、状态,每个育苗场均配备对机械和电十分熟悉的检修工 12 名,机械性能好,播种精度高, 1 穴 1 粒准确率可保持在 98%左右,成苗率 80%95%。除苗盘码放和补苗需手工作业外, 日常管理喷水、 喷肥、打药均实现机械化或自动化。大型育苗公司设备周年运行, 精量播种生产线经常工作 14h,两班倒作业。因作物种类和育苗季节不同, 每茬作物苗龄 3060d 不等,平均育苗茬次 56 茬,年人均育苗量 600 万800 万株。现代化育苗场设施先进,技术含量高,专业育苗公司都聘用一批素质好、技术全面、经验丰富的专家负责管理,指挥日常生产和市场运营,同时建立起了相应的规范化操作管理制度。例如,播种前检测

10、种子活力和萌发率,发芽率低于85的种子不能作精量播种使用;苗期不间断地检查基质理化性质、基质 EC和pH;确立精确的营养液配制浓度与养分配比, 喷水系统水分均匀度; 建立育苗温室和催芽车间环境控制管理标准; 病虫害防治; 确立壮苗标准; 商品苗贮运技术等。正是由于育苗工厂有可靠的机械和人员技术保障, 才能实现种苗的规模化和标准化生产。( 二 ) 国内工厂化育苗的历史及发展趋势我国在 20 世纪 80 年代中期将穴盘育苗技术正式引进,北京蔬菜研究中心陈殿奎研究员等承担技术设备引进和消化吸收的研究工作, 并在京郊花乡建起了我国第一座穴盘育苗生产场,于 1987 年正式投产。该育苗场从美国引进的设备

11、主要是穴盘育苗的精量播种生产线,种子丸粒化加工设备,以及72 孔和 128 孔的PS 吸塑苗盘。育苗的主要基质是从吉林省舒兰县调入,蛭石是河北省灵寿县加工生产,育苗所用 N、P、K 肥料是市场上商品肥复配,育苗温室则是自行设计的四周有围墙的塑料大棚, 采用暖气加温, 育苗温室内配有育苗床架和行走式喷水车。花乡育苗场自1987 年投入运行后,商品苗产量稳步上升,质量不断提高。1990-1993 年商品苗销售量稳定在800 万株 / 年,并经常出现供不应求的局面。春茬主要培育的蔬菜苗是为保护地提供番茄、甜 ( 辣 ) 椒、茄子 3 种茄果类菜苗及露地花椰菜、甘蓝苗,瓜类作物黄瓜、苦瓜育苗数量不多,

12、只有 10 万20 万株 / 年;夏播苗则以芹菜苗为主,夏播苗数量占全年 20%左右。花乡育苗场的成功运作使我国蔬菜育苗首次实现了专业化, 供苗实现了商品化, 生产过程实现了机械化。从花乡育苗场 10 年来 (1987-1996 年) 的生产运行情况来看, 我国穴盘育苗成本高于美国、韩国,分析其主要原因有 4 点:生产规模小,设备设施不能充分利用,没能实现满负荷运行。例如,花乡育苗场引进的精量播种生产线,每年工作时数约 160h;而美国 Green Heart Farms( 绿心育苗公司 ) 属同一型号的精量播种机,年工作时数不少于 2400h。同样就温室设施而言, 美国的育苗场每年育 56

13、茬苗,而花乡育苗场只有 1.2 茬。劳动生产率低下。与美国育苗公司相比较,那里平均每个员工 ( 包括管理人员 ) 商品苗产出量达 600 万800 万株 / 年,花乡育苗场人均商品苗产出量为 20 万25万株 / 年。能耗燃料成本占育苗成本比例高。按 20 世纪 90 年代末煤的价格 250 元/t 计算,北京地区育苗温室采用集中供暖,2冬春季育苗平均每 667m出苗量 25 万株,耗煤 30t ,折燃料费 7500 元,即燃料费成本达到每 100 株 3.0 元。花乡育苗场运转时育苗盘国产化问题尚未解决,仍然依赖进口,国内现使用的吸塑苗盘基本是从美国和韩国进口,质量为 180g 的吸塑 PS

14、苗盘国内售价每 100 个 580 元,由于附加进口海关税、 增值税等费用,国内苗盘定价较国外高 40%左右。如果以每个苗盘平均使用 3.5 次,即苗盘成本为每 100 株苗 1.5 元。尽管花乡育苗场与国外育苗工厂相比存在诸多问题, 但让人们看到了现代育苗的发展方向,特别是穴盘育苗商品性好和幼苗质量高的特点符合现代农业的发展需求,“八五”、“九五”和“十五”期间都将工厂化育苗作为国家攻关重点项目进行研究。目前,工厂化育苗所需的精量播种机、 行走式洒水车、移动式苗床、育苗穴盘、育苗生产流水线都已经实现国产化生产, 在育苗基质配方、 育苗环境控制上也进行了大量的研究, 并已经应用于育苗实际, 专

15、业化的育苗工厂在我国已屡见不鲜。 1998 年以来,国内建起的穴盘苗成规模化生产企业有 5060 家,工厂化育苗在我国有广阔的市场前景。根据估算,我国每年蔬菜生产的育苗量大约需要 4000 亿株,因此是一个巨大的种苗市场,而且我国的花卉市场方兴未艾, 草花生产已经普遍采用穴盘育苗, 果树无病毒苗和林木育苗普遍采用了容器育苗, 棉花和烟草的工厂化育苗已经在国内得到了普及和推广。 美国 Speedling( 维生 ) 公司在国内已经设立了十几个育苗场,国内的专业种苗公司数量也在不断增长, 相信未来我国的工厂化育苗将会得到更大的发展。 但目前我国工厂化育苗的技术水平和生产规模与国外相比还有较大差距,

16、 今后我国工厂化育苗产业的发展应注意以下问题:1关于育苗工厂的规模化经营问题 由于工厂化育苗需要一定的育苗设施和装备,育苗工厂的一次性投入较大, 而且生产过程中采用基质和穴盘等消耗品增加了育苗成本, 因此,工厂化育苗的育苗成本较传统的育苗成本高, 而降低成本的有效途径就是扩大育苗工厂的生产规模, 实现规模经营。 目前存在的普遍问题是我国农户经营规模小, 传统的一家一户分散育苗仍占主导, 商品化供苗还有一段路要走,也致使国内育苗工厂的育苗数量偏少,除美国 Speedling( 维生 ) 公司在中国建立的育苗场经营规模较大外,育苗量超过 3000 万株 / 年的工厂很少。而没有规模就没有育苗效益,

17、 只有育苗达到一定的规模, 单株育苗的公摊成本才会降低 ( 如育苗设施折旧费、 采暖费等 ) ,现在很多地方的育苗工厂没有发挥应有的效益,主要是规模经营不够造成的。 因此,在我国育苗需求量较大的地区要集中力量扶持壮大几家大型的育苗企业,才会促进我国工厂化育苗产业的持续发展。2关于育苗工厂的产品定位问题如何对培育的幼苗进行合理定价,即可实现赢利,又能让生产基地或农户满意一直是困扰育苗工厂经营者的重要问题。以蔬菜生产为例, 采用常规的品种进行育苗可能不会有利润, 原因是常规品种种子廉价,农户可能自己育苗。 随着我国设施蔬菜和出口创汇蔬菜的迅速发展, 从国外进口的种子逐渐增加, 而进口种子价格高,

18、农户自己育苗有很大风险, 而工厂化育苗由于有较好的设施和丰富的育苗经验, 可以保证育苗成功, 在这种情况下,农户就愿意委托育苗工厂育苗。 另外一种情况是一些技术含量高的育苗可以获得较好的回报, 如西甜瓜生产普遍采用嫁接育苗, 而很多农户由于没有掌握这一技术或自己育苗成本很高 ( 如冬季需要加温设施等 ) ,也会委托育苗工厂育苗,因此对育苗工厂的经营种类进行合理定位非常关键。3工厂化育苗的标准化需要进一步加强尽管国内近年来工厂化育苗的单项技术上取得了很多突破, 但总体而言,我国工厂化育苗的标准化程度需要进一步加强。育苗涉及种子精选与处理、基质配方、精量播种、育苗精准环境控制、水肥调控、病虫害防治、 种苗的贮藏与运输等诸多环节,如果某一个环节控制不当,都会导致育苗失败。 需要根据不同作物种类和不同地区的生态气

相关知识

工厂化育苗原理与技术
花卉工厂化育苗技术研究进展综述
何谓工厂化育苗
园艺植物的工厂化育苗与工厂化生产.pptx
中药材工厂化育苗现状及发展趋势
植物工厂化育苗的工厂与设备
成都制成新型简易工厂化育苗设施
日本切花月季工厂化生产的现状与发展
曲沃县工厂化育苗助推设施蔬菜产业发展
【植物工厂化育苗】

网址: (推荐)工厂化育苗的历史与发展现状 https://m.huajiangbk.com/newsview466927.html

所属分类:花卉
上一篇: 植物工厂长啥样?沙漠里能种水稻?
下一篇: 优秀说课课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