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分享 > 植物功能生态学研究进展

植物功能生态学研究进展

《生态学报》 2009年10期

收藏 | 投稿 |

论文排版

植物功能生态学研究进展

周道玮   开通知网号

【摘要】:植物功能生态学是研究植物种类间或环境梯度内植物某一功能性状变化,阐释其进化意义或生态意义的生态学分支学科;围绕3个主题开展工作:(1)利用功能性状作为研究解释的变量,(2)在种类间,清晰地进行性状比较,表述一般趋势,(3)在环境梯度内,清晰或模糊地比较性状的变化。性状是指从细胞到整个有机体个体水平的可测度的任何形态、生理、物候特点,不包括任何其它生物层次和环境因素。性状一般分为功能性状、表现性状等;功能性状是指对有机体表现产生强烈影响的性状,表现性状为反应功能性状作用和变化、并指示植物适合度的性状。功能性状研究不限于个体水平,现在已广泛联系了群落和生态系统过程与功能,正在开创植物生态学研究的一个崭新领域。比较是功能生态学的研究手段和途径。中国植物和植被研究基础丰富,开展中国植物区系的植物功能性状研究将积极贡献于功能生态学发展,种系发生途径和地理分布途径可能是功能生态学研究的全新视角。

下载App查看全文

下载全文 更多同类文献 个人查重>> 个人AIGC检测>> 文献综述>>

(如何获取全文? 欢迎:购买知网充值卡、在线充值、在线咨询)

CAJViewer阅读器支持CAJ、PDF文件格式,AdobeReader仅支持PDF格式


1290318664393818112

【相似文献】 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周道玮;植物功能生态学研究进展[J];生态学报;2009年10期 2 李颖;何念鹏;刘聪聪;植物功能性状网络:概念体系发展与应用进展[J];生态学报;2024年18期 3 付全升;黄先寒;申仕康;邓涛;孙航;基于数据库的植物功能性状研究现状文献计量学分析[J];应用与环境生物学报;2021年01期 4 冯秋红;史作民;董莉莉;植物功能性状对环境的响应及其应用[J];林业科学;2008年04期 5 潘权;郑华;王志恒;文志;杨延征;植物功能性状对生态系统服务影响研究进展[J];植物生态学报;2021年10期 6 李永宁;宗鹏;植物功能性状对环境的响应及在森林经营中的应用[J];中南林业科技大学学报;2024年06期 7 曾辉;植物功能性状研究进展[J];辽宁林业科技;2023年03期 8 严正兵;刘树文;吴锦;高光谱遥感技术在植物功能性状监测中的应用与展望[J];植物生态学报;2022年10期 9 孟婷婷;倪健;王国宏;植物功能性状与环境和生态系统功能[J];植物生态学报;2007年01期 10 叶琼丹;任飞;李永慧;张子杨;樊娜;冶俊;李希来;李兰平;不同养分添加对高寒植物功能性状的影响[J];草地学报;2022年10期 中国重要会议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李文华;生态学的发展及我国面临的挑战与机遇[A];科技进步与学科发展——“科学技术面向新世纪”学术年会论文集[C];1998年 2 徐国定;生态学与形象学[A];中国科协2004年学术年会海南论文集[C];2004年 3 胡振琪;矿区是土地生态学研究的重点区域[A];新观点新学说学术沙龙文集18:土地生态学——生态文明的机遇与挑战[C];2008年 4 陈昌笃;地质生态学的趋势[A];中国农业地学研究新进展——2000年全国农业地学学术研讨会论文集[C];2000年 5 张正春;中国生态学的思想源流和基本概念[A];中国生物学史暨农学史学术讨论会论文集[C];2003年 6 王如松;骆世明;蒋菊生;张洪勋;生态学研究和应用的新动态[A];2006-2007环境科学技术学科发展报告[C];2006年 7 周杰;生态城市研究[A];科技、工程与经济社会协调发展——中国科协第五届青年学术年会论文集[C];2004年 8 刘晶茹;王如松;可持续消费的生态学研究进展[A];中国生态学会2006学术年会论文荟萃[C];2006年 9 闵庆文;成升魁;发展生态学:可持续发展的理论基础[A];生态学的新纪元——可持续发展的理论与实践[C];2000年 10 马祖飞;李典谟;非线性动力学分析方法在生态学中的应用与发展[A];生态安全与生态建设——中国科协2002年学术年会论文集[C];2002年 中国博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1条 1 孔冬;管理生态学[D];苏州大学;2003年 中国硕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田平;山西太岳山典型森林优势种植物功能性状及其影响因子研究[D];北京林业大学;2018年 2 宋光满;城郊梯度下南亚热带常绿阔叶林植物功能性状的变化[D];仲恺农业工程学院;2018年 3 周旭;不同程度石漠化环境中植物功能性状研究[D];西南大学;2015年 4 袁继红;泥炭沼泽植物功能性状与种间竞争关系实验研究[D];东北师范大学;2016年 5 曹靖;植物功能性状在水盐梯度上的变异[D];新疆大学;2015年 6 方耀成;桂林岩溶石山常绿落叶混交林植物功能性状的空间变异及其与环境的尺度关联性研究[D];广西师范大学;2022年 7 曹科;古田山植物功能性状的系统发育信号、不同性状之间的关系及其对群落结构的影响[D];浙江师范大学;2014年 8 王姗;氮、水添加对内蒙古温带典型草原植物功能性状的影响[D];内蒙古大学;2023年 9 杨士梭;延河流域植物功能性状对微地形变化的响应与生态系统服务评价[D];西北农林科技大学;2015年 10 姜姗;放牧对草原化荒漠植物功能性状和生态系统功能的影响[D];内蒙古大学;2023年 中国重要报纸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本报记者 李颖;将植物功能发挥到极致[N];中国花卉报;2009年 2 记者 李东海;全国水库生态学研究协作网成立[N];中国电力报;2024年 3 记者 付丽丽;全国水库生态学研究协作网成立[N];科技日报;2024年 4 ;《生态学——关于变化中的地球》[N];中华读书报;2003年 5 中青报·中青网记者 张文凌;生态学人 在此集聚[N];中国青年报;2021年 6 记者 钮海东 通讯员 周飞;让生态学充满青春活力[N];广东科技报;2008年 7 舒涛;省政协人资环委专家组考察江西农大生态学发展[N];光华时报;2012年 8 本报记者 杨雪;生态学家的新任务[N];黄河报;2018年 9 记者 张雯雯 通讯员 姚惠;生态学家建言云南德宏州环境保护[N];中国科学报;2012年 10 本报记者 杨东 岳虹;发挥新型举国体制优势 构建水库生态学协作平台[N];中国水利报;2024年

相关知识

恢复生态学的理论与研究进展
国内外昆虫生态学与害虫综合防治研究进展
《高山植物功能生态学》读后感
于贵瑞院士和何念鹏研究员团队的新理论框架:植物功能生态学——从器官到生态系统
植物抗病基因结构和功能研究进展
植物入侵生态学
植物根系分泌物主要生态功能研究进展
米团花和紫茎泽兰的次生代谢产物及其生态学功能研究
植物入侵生态学——互花米草案例研究
植物入侵生态学:互花米草案例研究

网址: 植物功能生态学研究进展 https://m.huajiangbk.com/newsview467148.html

所属分类:花卉
上一篇: Study on Soil Mi
下一篇: 我院黄志群研究员团队在植物多样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