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核农学报》 2012年01期
收藏 | 投稿 |
论文排版
孙锋 王云生 开通知网号
【摘要】:研究了盐胁迫对棉花幼苗生长的抑制作用和AM真菌侵染根系对盐胁迫的缓解作用。分别以水(对照),0.5%NaCl(盐胁迫组)和AM组(盐胁迫组中加入AM接种剂,浓度为12g/L)培养棉花幼苗30d,取根部进行外观比较,并提取各组根系中的蛋白质,利用双向电泳技术分析棉花幼苗根系蛋白质组的变化。结果表明,盐胁迫组的幼苗根系主根稍细,侧根很少,而对照和AM组主根饱满且侧根丰富,说明AM真菌能抑制盐对幼苗根部的胁迫作用。通过扫描分析3组胶图,发现有4个蛋白质斑点表现出显著的变化,盐胁迫组中均表现为表达量下降,在AM真菌与盐共处理时,这4个蛋白质点的表达均有不同程度的恢复;经鉴定分析,其中2个蛋白质斑点(S1,S2)分别被鉴定为葡萄糖磷酸变位酶与异黄酮还原酶类;同时在AM组还出现3种对照中没有的蛋白质(S5、S6、S7),可能与AM提高作物耐盐性途径相关。
下载App查看全文
下载全文 更多同类文献 个人查重>>智能排版>>
(如何获取全文? 欢迎:购买知网充值卡、在线充值、在线咨询)
CAJViewer阅读器支持CAJ、PDF文件格式,AdobeReader仅支持PDF格式
【引证文献】 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 前9条 1 孙海冰;蔡柏岩;AM真菌对植物防御性蛋白的影响:研究进展[J];中国农学通报;2018年11期 2 刘瑞显;张国伟;杨长琴;基于熵权理论的灰色关联度法在棉花耐盐性评价中的应用[J];核农学报;2017年02期 3 吴巧娟;徐剑文;刘剑光;赵君;肖松华;袁有禄;棉花应答逆境胁迫的蛋白质组学研究进展[J];江苏农业科学;2016年12期 4 刘海臣;杨文军;张春兰;霍红雁;王澜;张继星;非生物胁迫下植物根系的蛋白质组学研究进展[J];河南农业科学;2016年01期 5 王曼;刘连涛;孙红春;张永江;宋世佳;陈静;成国鹏;李存东;棉花根系总蛋白质提取及双向电泳方法的改良[J];华北农学报;2015年06期 6 刘海臣;杨文军;张春兰;霍红雁;高颖;张继星;水分胁迫下植物根系的蛋白质组学研究进展[J];北方园艺;2015年21期 7 齐丹丹;宋福强;基于2-DE与iTRAQ技术分析紫穗槐AM共生蛋白[J];生物技术;2014年05期 8 杨猛;庄文锋;魏湜;顾万荣;杨晔;王萌;李晶;玉米苗期受低温胁迫蛋白表达差异研究[J];核农学报;2013年11期 9 方献平;马华升;余红;金亮;刘辉;张乐;翁丽萍;来文国;转基因常见检测技术与蛋白质组学的应用[J];浙江农业科学;2013年10期 中国硕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3条 1 齐丹丹;应用iTRAQ技术对紫穗槐菌根蛋白的分析[D];黑龙江大学;2014年 2 王曼;氮素对棉花幼苗根系生理形态的影响及差异蛋白质组学初探[D];河北农业大学;2015年 3 蔡世林;大豆幼根对曼陀罗水浸提液胁迫的形态解剖响应[D];西北农林科技大学;2012年 【参考文献】 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 前5条 1 李寒暝;白灯莎·买买提艾力;张少民;阿依夏木·沙吾尔;蒋平安;新疆棉花品种的耐盐性综合评价[J];核农学报;2010年01期 2 郭广芳;董坤;高利艳;王顺利;王轲;晏月明;小麦根蛋白提取与双向电泳方法的优化与应用[J];植物遗传资源学报;2010年02期 3 汤日圣;黄益洪;唐现洪;钟雨;余永柱;童红玉;生物源脱落酸对盐胁迫下辣椒苗生长和某些生理指标的影响[J];江苏农业学报;2009年04期 4 陈蕊红;张改生;刘卫;叶景秀;牛娜;小麦花药蛋白质组双向电泳技术体系的优化[J];核农学报;2008年04期 5 刘冰江,李敏,刘润进AM真菌对棉花根内防御性酶活性的影响[J];西北农林科技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2005年S1期 【相似文献】 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孙锋;王云生;盐胁迫下AM菌侵染的棉花幼苗根系蛋白质组分析[J];核农学报;2012年01期 2 张抒情;王月;张亚;王立龙;柯丽霞;杨安娜;AM真菌联合柠檬酸对紫云英生长的协同效应[J];江苏农业科学;2023年09期 3 周昕南;杨亮;许静;王亚男;杨久扬;郝利君;刁风伟;郭伟;接种AM真菌对不同盐度土壤中向日葵生长的影响[J];农业资源与环境学报;2020年05期 4 谢雪曼;王凯渊;余兰;韩刚;杨治友;林钧;宋明华;罗雪峰;杨晓红;接种AM真菌改善龙眼幼苗抗寒生理的研究[J];西南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2023年02期 5 李应德;丁婷婷;段廷玉;AM真菌对紫花苜蓿应答蚜虫胁迫的影响[J];草业学报;2020年01期 6 林宇岚;李正昀;张林平;吴斐;杨滢;谭明曦;胡冬南;有机磷和AM真菌对油茶生长、根系形态和光合作用的影响[J];经济林研究;2021年01期 7 吴沛鸿;邱雅静;张欣磊;苏秀;王小赛;王艳红;AM真菌对加拿大一枝黄花与菌根植物和非菌根植物种间作用的影响[J];植物保护学报;2020年02期 8 景鹏成;吕艳萍;王树林;陈乙实;鲁为华;滴灌AM真菌孢子水溶液对苜蓿的促生长效应研究[J];草业学报;2017年09期 9 侯天钰;张应榕;蔡方源;马悦;李伟;赵玉鹏;陈波浪;施磷和AM真菌互作对棉花生长和磷素吸收的影响[J];西南农业学报;2022年04期 10 王玉丹;杨春雪;鹅绒委陵菜根际AM真菌侵染特性及物种多样性[J];西北农业学报;2020年02期 中国重要会议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刘翠花;张红锋;李菊;大次卓嘎;钟国辉;张澈;AM真菌对青稞抗旱性影响的机理研究[A];提高全民科学素质、建设创新型国家——2006中国科协年会论文集[C];2006年 2 宋福强;蔡柏岩;董爱荣;王庆贵;丛枝菌根(AM)对土壤中阿特拉津降解的研究[A];微生物实用技术生态环境应用学术研讨会论文集[C];2008年 3 马林;杨梦蛟;AM型夹片式锚具疲劳锚固性能[A];第十一届全国混凝土及预应力混凝土学术交流会论文集[C];2001年 4 冯永坤;朱宁;程阳;王晓静;冯固;AM真菌对不同磷效率基因型玉米生长和磷营养的效应[A];第五次全国土壤生物和生物化学学术研讨会论文集[C];2009年 5 刘灵;胡振兴;林钰;朱国政;康福丽;雷芸;邓荫伟;接种AM真菌对喀斯特地区两种典型土壤中油茶根际细菌群落的影响[A];中国作物学会——2015年学术年会论文摘要集[C];2015年 6 张涛;冯固;荒漠短命植物对AM真菌的依赖性研究[A];第三届全国植物生态学前沿论坛第三届全国克隆植物生态学研讨会论文摘要汇编[C];2009年 7 张霁;郭兰萍;刘大会;黄璐琦;干旱胁迫下AM真菌对苍术幼苗生长及保护酶活性的影响[A];2010年全国中药学术研讨会论文集[C];2010年 8 刘春艳;刘宝生;霍建飞;盐胁迫下AM真菌对杨树生长及脯氮酸和丙二醛含量的影响[A];中国园艺学会2010年学术年会论文摘要集[C];2010年 9 仇惠君;曾富兰;曾燕红;刘要鑫;黄京华;黄荣韶;AM真菌对黄花蒿养分吸收和有效成分积累的效应[A];生态文明建设中的植物学:现在与未来——中国植物学会第十五届会员代表大会暨八十周年学术年会论文集——第2分会场:植物生态与环境保护[C];2013年 10 宋福强;王焱;田兴军;马风林;丛枝菌根(AM)与桃树根癌病关系初探[A];中国植物病理学会2005年学术年会暨植物病理学报创刊50周年纪念会论文集[C];2005年 中国博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张焕仕;AM真菌与毛霉菌的互作在海滨盐土修复中的应用研究[D];南京大学;2011年 2 国秀丽;棉花根系形态和磷效率对土壤盐度、供磷强度和AM真菌的响应[D];中国农业大学;2017年 3 纪玲玲;AM真菌驱动的土壤团聚体形成过程与稳定机制[D];华中农业大学;2020年 4 赵金莉;毛乌素沙地克隆植物AM真菌生态学研究[D];河北大学;2007年 5 杨榕;植物-AM真菌的共生适应性对青藏高原海拔环境梯度的响应[D];中国农业大学;2017年 6 刘洪光;AM真菌提高枸杞耐盐性的机制研究[D];西北农林科技大学;2016年 7 杨晓红;AM真菌特性及其对柑桔生长影响的研究[D];西南农业大学;2001年 8 申鸿;丛枝菌根(AM)对重金属污染耐受性机理研究[D];西南农业大学;2004年 9 朱晓琴;AM真菌对刺槐光合固碳和能源性状的影响机制研究[D];西北农林科技大学;2014年 10 王启;内蒙古中温型草原AM真菌多样性及其分布影响因子研究[D];内蒙古大学;2014年 中国硕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贾雅宁;不同氮磷水平下AM真菌和芽孢杆菌对外来植物黄顶菊生长的影响[D];河北大学;2023年 2 杜鄂巍;不同养分水平条件下AM真菌和芽孢杆菌对黄顶菊竞争生长的影响[D];河北大学;2020年 3 何博;黄顶菊入侵地土壤因子及黄顶菊与AM真菌共生研究[D];西北农林科技大学;2010年 4 李雪妍;AM电器金融科技业务对绩效的影响研究[D];山东大学;2022年 5 贾婷婷;盐胁迫下AM真菌对沙枣叶片光合生理和蛋白质组的影响[D];黑龙江大学;2018年 6 王露;分子改造提高卤醇脱卤酶HheA_(AM)催化制备(3R,5R)-6-氰基-3,5-二羟基己酸叔丁酯的酶活[D];浙江大学;2018年 7 郭兆娟;基于调节M1/M2的麻黄、五味子影响AM极化差异及其机理研究[D];北京中医药大学;2018年 8 张西亮;小行星形状和自转参数的观测研究—“AM-方法”的应用[D];中国科学院研究生院(云南天文台);2006年 9 田方;独脚金内酯与AM真菌提高高羊茅抗旱性的应用研究[D];贵州大学;2022年 10 姚惟武;AM公司客户关系管理的分析与展望[D];复旦大学;2010年 中国重要报纸全文数据库 前1条 1 本报记者 马爱平;面对盐胁迫 植物应对有高招[N];科技日报;2018年
相关知识
盐胁迫下AM菌侵染的棉花幼苗根系蛋白质组分析
水杨酸浸种对棉花幼苗抗旱性的影响
NACL抑制棉花幼苗生长的机理
低温胁迫对棉花幼苗叶片光合特性的影响
本科生毕业论文盐胁迫对多花黑麦草种子萌发及幼苗生长的影响.doc
不同胁迫对美花兰幼苗活性氧代谢相关酶活性的影响
Annual Review丨中科院王二涛组发表有关菌根共生综述
脱落酸与水分胁迫下棉花幼苗水分关系及保护酶活性的影响
基于代谢组学揭示海藻糖促进长春花拮抗低温胁迫机制
棉花幼苗对低温胁迫的响应及抗冷机制初步研究
网址: 盐胁迫下AM菌侵染的棉花幼苗根系蛋白质组分析 https://m.huajiangbk.com/newsview46763.html
上一篇: 茉莉酸甲酯和脱落酸对花生幼苗根和 |
下一篇: NaCl胁迫对棉花幼苗生理特性的 |